生存論基礎上的“新”消費觀
[Abstract]:Consumption is a basic activity and a way of life that people carry out in order to survive.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growth of economy, the modern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overproduction, which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a large amount of wasteful consumption. Therefore, consumption as a way of human existence has become a kind of consumption that runs counter to the interests of human sustainabl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becomes one of the greatest threats to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re-examin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modern social consumption view.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2009年度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校內青年基金項目(09QN0013)
【分類號】:F014.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萌;論電視傳播在當代文化發(fā)展中作用[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2 徐文策;;轉型期大眾傳媒失范前因透視[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田文林;抗拒與變遷:中東經濟現(xiàn)代化的多維透視[J];阿拉伯世界;2001年03期
4 何池友;精英文化對大眾文化的審美范導作用[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穆亞一;消費異化的產生與危害[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6 韓慶祥,王勤;從文藝復興“人的發(fā)現(xiàn)”到現(xiàn)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現(xiàn)代西方人的問題研究的清理與總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7 金民卿;后現(xiàn)代精神和中國大眾文化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8 李佑新;現(xiàn)代性問題與中國現(xiàn)代性的建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9 曹海英;;論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價值觀[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10 史鼎新,何明升;網民在線活動研究述論[J];北方論叢;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韋路;嚴燕蓉;;媒介:訊息還是權力?——對麥克盧漢“媒介即訊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2 張翼;;市民社會的敘事寶典——評DV的文化傳播意義[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3 賀建平;;消費社會的炫耀性消費與廣告的意義建構[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4 杜云南;;城市·消費·文學·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徐明宏;;夫妻同悅的理想與現(xiàn)實——論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轉向[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童世駿;;資本的“文明化趨勢”及其內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論壇2007論文集[C];2007年
7 趙慧珍;陳玉洪;;從《野鵝》看清教倫理的負面影響[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李鵬;;消費價值體系與消費社會的產品設計[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9 楊向榮;;距離的生成與消解——現(xiàn)代主義與后現(xiàn)代主義的一種解讀[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鳳亮;詩·思·史:沖突與融合——米蘭·昆德拉小說詩學引論[D];暨南大學;2001年
2 劉學軍;超越傳統(tǒng)——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常晉芳;網絡哲學引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4 張軍;人的發(fā)展的歷史形態(tài)及其當代意蘊[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5 劉君栩;資本與生產力關系的哲學審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6 畢世響;鄉(xiāng)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7 陳共德;互聯(lián)網精神交往形態(tài)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呂坤良;網絡言論傳播引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閻光才;識讀大學:組織文化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玉玲;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2 史曉玲;美國六十年代反文化運動透視[D];蘇州大學;2001年
3 白旭東;現(xiàn)代西方文化的哲學反思與當前主導文化精神的確立[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4 李煒;大眾文化視野中的池莉現(xiàn)象[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劉水平;精英藝術:神的誕生與隱退[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杜娟;死與變:論弗·伍爾夫小說中的存在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丁社教;生產力價值論[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1年
8 儲繼紅;永恒的潛在的結[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謝慧英;網絡寫作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10 檀巧芳;九十年代中國紀錄片研究二題[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趙小鳴;;消費主義價值觀存在的危害性[J];資料通訊;2007年09期
2 邢雁欣;;消費主義價值觀批判[J];道德與文明;2010年04期
3 李素云;;消費主義與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34期
4 胡金鳳;;試析當代中國的消費主義傾向[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安強;郝學軍;;從消費主義價值觀看農村的建筑節(jié)能問題[J];建筑節(jié)能;2009年02期
6 周懷紅;;消費主義倫理批判[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周懷紅;;消費主義批判與消費倫理之建構[J];學術論壇;2010年12期
8 魏紅霞;;消費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緣由考量[J];經濟問題探索;2010年10期
9 趙瑞華;;消費主義價值觀之傳媒兜售路徑探討[J];新聞知識;2011年05期
10 陶永華;王素瑛;;警惕消費主義 促進和諧發(fā)展[J];特區(qū)經濟;2007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華僑大學講師 羅建平;節(jié)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選擇[N];福建日報;2009年
2 彭程;要奢侈還是要毀滅[N];光明日報;2002年
3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xiāng)村治理研究中心 邢成舉;“新土地拋荒”不能視若無睹[N];新農村商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黃朝輝;消費主義價值觀批判[D];吉林大學;2010年
2 鄭麗紅;消費主義價值觀批判——提倡綠色消費觀[D];吉林大學;2009年
3 畢文芬;西南大學學生時尚消費認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孫鳳月;論商業(yè)街景觀的文化張力[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739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jsxs/217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