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個人特征對股權激勵模式選擇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9 11:10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模式的選擇問題一直受社會各界關注。本文利用2006年到2017年期間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數(shù)據,研究了高管個人特征如何對股權激勵模式的選擇產生影響。結果表明,被激勵高管的個人特征如高管年齡、任期、學歷與社會資本顯著影響公司股權激勵模式的選擇,年齡越大、任期越久、學歷越高、社會資本越豐富的高管,公司更傾向選擇限制性股票激勵模式;男性高管越多的公司,越傾向選擇股票期權激勵模式,然而性別對其影響并不顯著。本文在經過一系列的穩(wěn)健性和內生性檢驗后,研究結論依然成立。本文研究結果豐富了股權激勵相關理論,并為上市公司科學合理地選擇股權激勵模式提供參考。
【文章來源】:運籌與管理. 2019,28(1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1 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的比較分析
1.2 不同股權激勵模式與高管決策
1.3 高階理論下的高管個人特征與高管決策行為
1.4 研究假設
(1)高管年齡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2)高管性別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3)高管任期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4)高管學歷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5)高管社會資本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2 研究設計
2.1 樣本選擇與數(shù)據來源
2.2 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
(2)解釋變量。
(3)控制變量。
2.3 模型設計
3 實證結果及分析
3.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3.2 高管個人特征對股權激勵模式選擇影響的回歸分析
3.3 穩(wěn)健性檢驗
3.4 內生性檢驗
4 研究結論與啟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管理層權力與或有事項信息披露——基于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調節(jié)效應研究[J]. 張敦力,張婷. 審計與經濟研究. 2018(02)
[2]企業(yè)風險承擔:女兒不如男嗎?——基于CEO性別的分析[J]. 李彬,郭菊娥,蘇坤. 預測. 2017(03)
[3]高管團隊海外背景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研究[J]. 劉鳳朝,默佳鑫,馬榮康. 管理評論. 2017(07)
[4]股權激勵模式對股權激勵效果的影響——基于A股市場的經驗證據[J]. 楊力,朱硯秋. 山東社會科學. 2017(03)
[5]股權激勵計劃:工具還是面具?——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具選擇與現(xiàn)金股利政策[J]. 陳紅,郭丹. 經濟管理. 2017(02)
[6]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基于激勵對象視角的研究[J]. 肖淑芳,石琦,王婷,易肅. 會計研究. 2016(06)
[7]獨立董事個人社會資本異質性的治理效應研究[J]. 高鳳蓮,王志強.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6(03)
[8]股權激勵如何驅動企業(yè)研發(fā)支出?——基于股權激勵異質性的視角[J]. 葉陳剛,劉桂春,洪峰. 審計與經濟研究. 2015(03)
[9]不同股權激勵方式對民營企業(yè)研發(fā)投資的影響——基于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 楊大鳳.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15(01)
[10]高管團隊背景特征視角下的會計穩(wěn)健性與投資效率關系研究[J]. 韓靜,陳志紅,楊曉星. 會計研究. 2014(12)
本文編號:3351298
【文章來源】:運籌與管理. 2019,28(11)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1 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的比較分析
1.2 不同股權激勵模式與高管決策
1.3 高階理論下的高管個人特征與高管決策行為
1.4 研究假設
(1)高管年齡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2)高管性別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3)高管任期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4)高管學歷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5)高管社會資本與股權激勵模式選擇
2 研究設計
2.1 樣本選擇與數(shù)據來源
2.2 變量定義
(1)被解釋變量。
(2)解釋變量。
(3)控制變量。
2.3 模型設計
3 實證結果及分析
3.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3.2 高管個人特征對股權激勵模式選擇影響的回歸分析
3.3 穩(wěn)健性檢驗
3.4 內生性檢驗
4 研究結論與啟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管理層權力與或有事項信息披露——基于環(huán)境不確定性的調節(jié)效應研究[J]. 張敦力,張婷. 審計與經濟研究. 2018(02)
[2]企業(yè)風險承擔:女兒不如男嗎?——基于CEO性別的分析[J]. 李彬,郭菊娥,蘇坤. 預測. 2017(03)
[3]高管團隊海外背景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研究[J]. 劉鳳朝,默佳鑫,馬榮康. 管理評論. 2017(07)
[4]股權激勵模式對股權激勵效果的影響——基于A股市場的經驗證據[J]. 楊力,朱硯秋. 山東社會科學. 2017(03)
[5]股權激勵計劃:工具還是面具?——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具選擇與現(xiàn)金股利政策[J]. 陳紅,郭丹. 經濟管理. 2017(02)
[6]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基于激勵對象視角的研究[J]. 肖淑芳,石琦,王婷,易肅. 會計研究. 2016(06)
[7]獨立董事個人社會資本異質性的治理效應研究[J]. 高鳳蓮,王志強. 中國工業(yè)經濟. 2016(03)
[8]股權激勵如何驅動企業(yè)研發(fā)支出?——基于股權激勵異質性的視角[J]. 葉陳剛,劉桂春,洪峰. 審計與經濟研究. 2015(03)
[9]不同股權激勵方式對民營企業(yè)研發(fā)投資的影響——基于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 楊大鳳.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15(01)
[10]高管團隊背景特征視角下的會計穩(wěn)健性與投資效率關系研究[J]. 韓靜,陳志紅,楊曉星. 會計研究. 2014(12)
本文編號:33512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35129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