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持股偏好模型的我國開放式基金選股策略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F832.51;F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畢秋香;;開放式基金仍可鎖定[J];新經(jīng)濟;2004年02期
2 陳東;;開放式基金 向我們走來[J];改革先聲;2001年05期
3 ;3D神奇投資組合 買彩票也能成白領[J];現(xiàn)代營銷(經(jīng)營版);2011年07期
4 程克松;王文飛;劉濱財;;對銀行推廣開放式基金的調(diào)查[J];黑龍江金融;2001年11期
5 ;3D神奇投資組合 買彩票也能成白領[J];現(xiàn)代營銷(經(jīng)營版);2011年06期
6 陳昊;;上市開放式基金LOFS架構及前景展望[J];金融經(jīng)濟;2005年16期
7 王南;王曼;;我國積極配置型基金積極組合管理能力研究[J];時代金融;2011年17期
8 熊倩琨;;淺談弱市特征下開放式基金的流動風險[J];金融經(jīng)濟;2005年08期
9 王娟;;當前市場下的開放式基金投資策略[J];國際金融;2008年09期
10 宋光輝;王曉暉;;明星現(xiàn)象、家族策略與投資者的選擇——基于中國主動型股票類基金的經(jīng)驗證據(jù)[J];財貿(mào)經(jīng)濟;201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強;孫劍平;;投資組合的對偶優(yōu)化問題分析[A];江蘇省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朱曉穎;林非園;張新武;劉鳳祥;;第十四章 開放式基金評價及問題[A];新世紀社會經(jīng)濟變革與理性思考——WTO游戲規(guī)則對行為導向價值觀念的滲透與影響[C];2002年
3 朱曉穎;林非園;張新武;劉鳳祥;;第十五章 開放式基金運作對策[A];新世紀社會經(jīng)濟變革與理性思考——WTO游戲規(guī)則對行為導向價值觀念的滲透與影響[C];2002年
4 朱曉穎;林非園;張新武;劉鳳祥;;第十二章 開放式基金運作理論[A];新世紀社會經(jīng)濟變革與理性思考——WTO游戲規(guī)則對行為導向價值觀念的滲透與影響[C];2002年
5 魏小波;吳潤衡;;對我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收益率波動性的一點淺析[A];數(shù)學·力學·物理學·高新技術交叉研究進展——2010(13)卷[C];2010年
6 曾淵滄;郝剛;王兆軍;;關于馬鞍式期權投資組合[A];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9年
7 劉志偉;雷秋惠;王未卿;劉鶴;;關于開放式基金的思考[A];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鄒小們;余君;;一個有效的保險資金投資策略——VaR套補的權變投資組合保險策略及其實證分析[A];經(jīng)濟發(fā)展與社會和諧:保險與社會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論壇文集·2004[C];2004年
9 肖繼輝;彭文平;;我國基金行業(yè)存在錦標賽效應嗎?——來自開放式基金的經(jīng)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樊鴻雁;;論開放式基金的風險及法律防范[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趙杰;開放式基金發(fā)生“贖回風潮”被證實[N];國際金融報;2003年
2 記者 劉興祥 唐健;開放式基金全面遭遇凈贖回[N];證券時報;2003年
3 胡朝輝;開放式基金困局待解[N];中國經(jīng)營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王平平;開放式基金空前火爆 投資組合多變受寵[N];財經(jīng)時報;2004年
5 趙文;開放式基金真有那么好[N];中國貿(mào)易報;2001年
6 河北證券 孫輝業(yè) 李長江;開放式基金的三種風險[N];金融時報;2001年
7 李東楓;通過開放式基金構建企業(yè)年金投資組合[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4年
8 Morningstar晨星(中國)研究中心 梁銳漢;ETF基金PK傳統(tǒng)開放式基金[N];證券時報;2007年
9 潘秀峰;適于長期投資的開放式基金[N];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2年
10 王禮陽;基金緣何遭遇贖回[N];金融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品;開放式基金費用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尚兆霞;多目標投資組合問題優(yōu)化模型與多目標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徐占東;開放式基金業(yè)績評價和投資風格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4 孫思;中國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價值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5 安曉敏;最優(yōu)化方法及其在投資組合中的應用[D];湖南大學;2009年
6 虞紅霞;中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7 羅桂美;博弈論與投資組合中的魯棒優(yōu)化[D];湖南大學;2009年
8 周亮;實數(shù)編碼量子進化算法及在投資組合中的應用[D];東華大學;2012年
9 李文;金融體系中的開放式基金[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盛軍鋒;開放式基金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理論與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豐珂;基于持股偏好模型的我國開放式基金選股策略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柏先紅;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健康發(fā)展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2年
3 尹航;我國開放式基金投資組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4 王威;開放式證券基金產(chǎn)業(yè)投資取向探究[D];西北大學;2001年
5 廖軍;開放式基金投資策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6 黎偉;流動性風險的VaR模型及其在投資組合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暨南大學;2006年
7 黃勇;中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8 縱美華;基本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的多元化投資:收益比較與風險規(guī)避[D];西北大學;2008年
9 韓璐;我國開放式基金牛市投資風格研究[D];燕山大學;2009年
10 梅向東;我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795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7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