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動汽車供應網絡發(fā)展的多主體仿真和預測
本文選題:電動汽車 + 供應網絡 ; 參考:《經濟體制改革》2015年02期
【摘要】:當前新能源汽車正處在市場化的關鍵時期,在此背景下,本文針對北京電動汽車產業(yè),基于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建立了一個包含個人消費者、政府、電動汽車經銷商、電動汽車生產商、動力電池生產商、電力公司6類主體的多主體仿真模型,利用現(xiàn)實數(shù)據(jù)對北京電動汽車供應網絡的發(fā)展進行分析,通過對不同政策進行模擬預測,進而找到能促進電動汽車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為政府制定相關的政策提供實際參考。
[Abstract]:At present, the new energy vehicle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marketiz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aiming at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establishes a system that includes individual consumer, government, electric car dealer, etc. The multi-agent simulation model of electric vehicle manufacturer, power battery manufacturer and electric power compan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supply network in Beijing by using realistic data, and the different policies are simulated and forecasted. Then find out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provide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作者單位】: 北京工業(yè)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新興技術未來分析理論方法與產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11&ZD140)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重點項目“北京制造業(yè)供應網絡演化的復雜適應系統(tǒng)仿真”(10Ab JG377)
【分類號】:F224;F426.4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維勇;梅勃;錢軍;許磊;;基于多智能代理的供應鏈仿真模型的構建[J];計算機應用;2007年S1期
2 黃天辰,韓京才;基于Agent技術的復雜適應系統(tǒng)分析與建模[J];計算機仿真;2005年09期
3 張曉宇;趙海斌;周小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問題分析——基于我國汽車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視角[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11年02期
4 李新;王宛山;韓洋;柴躍廷;孫宏波;;一種柔性供應鏈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J];系統(tǒng)仿真學報;201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石艷麗;基于復雜適應系統(tǒng)的我國石油開發(fā)政策模擬與仿真[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建衛(wèi);;基于多Agent和復雜自適應系統(tǒng)的金融生態(tài)評價模型[J];河南科學;2011年03期
2 李洋;;多代理強化學習在智能教學系統(tǒng)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0年05期
3 余曉明;曾君;郭紅霞;柳澹;;基于multi-Agent和Petri網的分布式風光互補系統(tǒng)[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8年02期
4 陳康;趙曉哲;郭銳;;基于對象Petri Net的復雜適應系統(tǒng)建模[J];火力與指揮控制;2012年12期
5 向詩劍;馬鐵駒;;ABM與GIS集成及在分析新能源汽車擴散中的應用[J];管理科學學報;2014年01期
6 馬麗紅;張禮剛;趙書銀;孫宏凱;何文辰;;增長型供應鏈演化網絡的度分布[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7 陳揚;王學鋒;;產業(yè)鏈視角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策略與瓶頸分析[J];蘭州學刊;2014年08期
8 趙燦燦;邱君降;張曉冬;;面向主體行為的供應鏈運作過程仿真模型[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4年10期
9 鮑澤林;;油氣并舉在石油開采中的作業(yè)分析[J];民營科技;2014年11期
10 張軼;錢曉東;;基于復雜網絡的供應鏈建模及仿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Li Guojia;Wang Dingwei;;Design and Simulation on RFID-Enabled Hybrid Pull/Push Control Strategy for Multi-Echelon Inventory of Supply Chain[A];第26屆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艷麗;基于復雜適應系統(tǒng)的我國石油開發(fā)政策模擬與仿真[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高保祿;大型復雜機電設備分布式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3 史旭華;基于多Agent系統(tǒng)的人工免疫網絡及其應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王德吉;復雜環(huán)境下自適應智能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5 曾欽志;基于Multi-Agent的林產品配送中心建模與仿真[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6 劉慧;復雜系統(tǒng)與國際關系研究[D];外交學院;2008年
7 黨政軍;煤炭清潔化利用對我國能源安全的作用和影響機制[D];中國地質大學;2012年
8 顧瑞蘭;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財稅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年
9 唐宇凌;基于網絡結構的區(qū)域旅游合作與競爭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10 劉俊;林紙供應鏈原料供應優(yōu)化與仿真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洪超;基于演化博弈論的發(fā)電商競價行為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2 陶俊;基于分布式智能體的復雜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3 李菁;我國混合動力汽車財稅政策的經濟效應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4 向詩劍;復雜自適應系統(tǒng)視角下新能源汽車擴散的仿真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5 張志洋;電動汽車加電運營支撐模型研究與應用[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6 錢斌;餐飲類論壇中口碑再傳播現(xiàn)象的實證研究與仿真模擬[D];浙江大學;2008年
7 李強;基于Agent的城市固體廢物計量收費管理模式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8 馬熙源;大規(guī)模復雜系統(tǒng)CA/MAS查證確認及北京人口發(fā)展仿真建模[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年
9 陳勇;輸水洞施工的方案比選及其基于MAS反饋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10 劉娟娟;基于多智能體的演化博弈仿真系統(tǒng)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霞;沈西挺;孫石磊;;基于Swarm平臺的電信客戶忠誠度建模與仿真研究[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2 查金祥;王立生;;網絡購物顧客滿意度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2006年01期
3 金艷鳴;雷明;黃濤;;環(huán)境稅收對區(qū)域經濟環(huán)境影響的差異性分析[J];經濟科學;2007年03期
4 劉慶福,王國松,任勇剛,周桂芬;障礙中國國民汽車消費的因素[J];吉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5 高翔,林杰,張煒;基于Agent的供應鏈仿真模型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5年32期
6 吳愛峰;畢政;鐘亦平;張世永;;基于JADE視頻點播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6年08期
7 崔琳琳;柴躍廷;;供需鏈仿真系統(tǒng)功能評價體系分析[J];計算機工程;2008年23期
8 楊城;謝志龍;;復雜適應系統(tǒng)的多層級建模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9年22期
9 廖守億,戴金海;基于多Agent的天戰(zhàn)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方法研究[J];計算機仿真;2003年01期
10 孫世巖,劉忠,劉健;復雜適應系統(tǒng)理論與計算機作戰(zhàn)模擬[J];計算機仿真;2003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鄭明橋;[N];經濟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鄧宏鐘;基于多智能體的整體建模仿真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2 李宏亮;基于Agent的復雜系統(tǒng)分布仿真[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1年
3 王冰;復雜網絡的演化機制及若干動力學行為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朱曄;復雜適應系統(tǒng)軟件平臺SWARM在金融體系中的博弈仿真研究[D];華僑大學;2002年
2 王文芳;復雜適應系統(tǒng)演化探究——基于Agent技術的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苑國良;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J];機電信息;2004年14期
2 涂東曉;電動汽車“快跑”[J];新財經;2004年03期
3 張煜,張春潤,資新運,姜大海;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及其發(fā)展趨勢[J];汽車電器;2004年09期
4 ;天津加緊研發(fā)電動汽車[J];中國能源;2004年09期
5 ;科博會上的電動汽車[J];科技潮;2004年07期
6 張軍;電動汽車“大卸八塊”[J];科技潮;2004年10期
7 李喜超;;突破產業(yè)桎梏——論電動汽車標準化[J];時代汽車;2005年05期
8 王宇寧 ,姚磊 ,王艷麗;國外電動汽車的發(fā)展戰(zhàn)略[J];汽車工業(yè)研究;2005年09期
9 蘇曉洲;湖南電動汽車實用化攻關取得新突破[J];汽車電器;2005年09期
10 ;我國自主研制的電動汽車躍上新臺階[J];汽車電器;2005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惠琴;歐萬彬;鮑健強;葉瑞克;;電動汽車:引領城市低碳交通的未來[A];生態(tài)城市建設與生態(tài)危機管理——中國未來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曉勤;魯植雄;逄小鳳;;淺述電動汽車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A];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國川;朱小平;王宗社;;電動技術在卡車上的應用[A];低碳陜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楊宗義;;河南省電動汽車發(fā)展現(xiàn)狀和建議[A];河南省汽車工程學會第二屆科研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何玉鑫;;電動汽車研究與發(fā)展現(xiàn)狀[A];第三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瞿文龍;;使用電動汽車充電站電池作為基站應急電源的初步設想[A];通信電源新技術論壇2011通信電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張生文;劉志遠;劉海峰;;電動汽車剩余行駛里程估計與仿真方法的研究[A];第13屆中國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劉林;;十五”期間,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電動汽車專項及共性關鍵技術 《電機及其控制系統(tǒng)》簡介[A];四川省電工技術學會電機專業(yè)委員會二○○一年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9 張文娟;李朗如;;電動汽車用永磁無刷直流電機的有限元分析[A];2002中國電動汽車研究與開發(fā)[C];2002年
10 白文杰;孫立清;常玉華;王志福;;串行通信及其在電動汽車仿真的應用[A];2002中國電動汽車研究與開發(fā)[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鋼;奧地利:電動汽車明年起上路[N];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2 記者 尹江勇;積極推動電動汽車產業(yè)發(fā)展[N];河南日報;2010年
3 記者 杜鵬;滿足我市推廣電動汽車需求[N];黃石日報;2010年
4 朱忠東 楊炳榮;18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將在漳投建[N];閩南日報;2010年
5 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總會計師 許毅蒙;服務國家戰(zhàn)略 支持產業(yè)轉型 加快電動汽車發(fā)展[N];國家電網報;2011年
6 史德;電動汽車如何一綠到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年
7 記者 彭源長;中德將統(tǒng)一電動汽車充電接口標準[N];中國電力報;2014年
8 徐瑤譯;美國電動汽車市場漸趨繁榮 上半年銷售逾5萬輛[N];中國電力報;2014年
9 本報特約撰稿 黃劏劏 本報見習記者 劉炎林;杭州電動汽車充換電計費技術“領跑”市場[N];中國能源報;2014年
10 劉娟 李亞杰;電動汽車為何遭遇“障礙”[N];中國改革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積勇;電動汽車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2 付翔;中國電動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動力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3 鄭丹;電動汽車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以及交互作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4 王建;電動汽車充電對電網的影響及有序充電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5 于強強;基于行為的電動汽車充換電需求與服務容量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6 田博;中國電動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財稅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年
7 李秋碩;電動汽車接入電網的電能有序利用模型與控制策略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4年
8 張翔;電動汽車建模與仿真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9 史樂峰;需求側管理視角下的電動汽車充放電定價策略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10 羅漢武;電動汽車靈活接入的充電設施需求預測、運行與能效評估方法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陽;輪式驅動電動汽車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俞志文;微型電動汽車用直流無刷電機的驅動器設計[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3 石舒婭;基于系統(tǒng)動力學的電動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4 張新磊;電動汽車總體設計及性能仿真優(yōu)化[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霍風利;我國發(fā)展電動汽車產業(yè)的可行性及對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張菁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與發(fā)展的多方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于瀅;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宋亞輝;城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布局規(guī)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王嘉悅;電動汽車有源在線絕緣監(jiān)測裝置的研究與開發(fā)[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10 姚澤勝;電動汽車用串勵直流電機控制原理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870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8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