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層氣成本計量與定價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06 06:06
本文關鍵詞:煤層氣成本計量與定價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煤層氣是近年來新崛起的潔凈、優(yōu)質能源和化工原料。我國是一個高能耗國家,隨著工業(yè)快速發(fā)展和城市轉型升級對能源的消耗需求,新型清潔能源的開發(fā)已經成為未來低碳經濟發(fā)展的趨勢所在,煤層氣資源的開發(fā)將成為我國能源戰(zhàn)略的重要構成部分。 煤層氣是成煤母質在煤化作用過程中生成的,主要以吸附或游離狀態(tài)賦存于煤層及其圍巖中的非常規(guī)天然氣。煤層氣的開發(fā)利用不僅可以提高煤礦瓦斯事故防范水平,還能有效減小溫室氣體的排放,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通過十多年的勘探開發(fā)實踐,我國已從單純的技術引進、模仿,發(fā)展到探索適合我國煤層特征和地質條件的關鍵技術,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步。但是,要加速推進我國煤層氣產業(yè)化進程,還需要完善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的軟環(huán)境,加快對煤層氣產業(yè)的相關立法與制度建設,規(guī)范煤層氣成本計量與核算流程,完善煤層氣定價機制體系建設。 本文運用資源經濟學、作業(yè)成本管理和定價等相關理論,概述了我國煤層氣資源的儲量、特征及開發(fā)模式,分析了我國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的現狀和未來的方向。結合煤層氣開發(fā)的流程及特點,將煤層氣的成本分為勘探成本、鉆井抽采成本、加工處理成本和儲存運輸成本四部分;針對煤層氣開發(fā)的不同階段,分別進行了成本費用的構成分析與相關會計科目的設置,并得出成本計量與核算的基本流程。通過對比當前我國煤層氣和天然氣定價機制,對煤層氣定價機制的現狀和問題進行了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得出了我國煤層氣定價所應遵循的原則:政府指導、市場參與,公開透明的價格調節(jié)機制,差別定價、平滑調整;以當量計算法為基礎,構建了煤層氣與石油價格聯動定價機制。最后總結了本文的研究內容和成果,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處以及未來研究的發(fā)展方向。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①結合煤層氣生產工藝流程,對煤層氣的成本構成加以界定和分析,進一步確定煤層氣成本計量與核算的基本流程;②創(chuàng)新性的使用當量計算法來將煤層氣的價格與石油價格加以聯動,使煤層氣的價格充分體現出自然資源的稀缺程度、市場的供求狀況和環(huán)境治理成本,促進煤層氣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煤層氣(CBM) 成舉計量 定價機制 價格聯動機制 當量計算法
【學位授予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426.22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緒論11-21
- 1.1 選題依據和立論背景11-12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2-17
- 1.2.1 國外研究現狀12-14
- 1.2.2 國內研究現狀14-17
-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17-18
- 1.4 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18-20
- 1.4.1 研究的主要內容18-19
- 1.4.2 研究方法19-20
- 1.5 研究的技術路線圖20-21
- 2 相關理論基礎21-27
- 2.1 資源經濟學理論21-24
- 2.1.1 可耗竭資源經濟理論與霍特林定律21-22
- 2.1.2 自然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22-24
- 2.2 作業(yè)成本管理理論24-25
- 2.2.1 作業(yè)成本管理理論的產生24
- 2.2.2 作業(yè)成本管理理論的內容24-25
- 2.3 定價理論25-26
- 2.3.1 成本導向定價理論25
- 2.3.2 需求導向定價理論25
- 2.3.3 競爭導向定價理論25-26
- 2.4 本章小結26-27
- 3 我國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綜述27-41
- 3.1 煤層氣概述27-29
- 3.1.1 煤層氣定義27
- 3.1.2 煤層氣基本特征27-29
- 3.2 我國煤層氣資源的儲量及開發(fā)模式29-32
- 3.2.1 我國煤層氣資源儲量29
- 3.2.2 我國煤層氣資源的主要特點29-31
- 3.2.3 我國煤層氣資源的開發(fā)模式31-32
- 3.3 國外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綜述32-35
- 3.3.1 美國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32-33
- 3.3.2 加拿大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33-34
- 3.3.3 澳大利亞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34
- 3.3.4 俄羅斯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34-35
- 3.4 我國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綜述35-40
- 3.4.1 我國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現狀35-37
- 3.4.2 我國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存在的主要問題37-38
- 3.4.3 我國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的機遇38-39
- 3.4.4 我國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目標及方向39-40
- 3.5 本章小結40-41
- 4 煤層氣成本計量體系研究41-55
- 4.1 煤層氣開發(fā)流程及特點分析41-43
- 4.1.1 煤層氣開發(fā)流程的特點41
- 4.1.2 煤層氣開發(fā)流程41-43
- 4.2 煤層氣勘探成本43-46
- 4.2.1 煤層氣勘探成本費用構成分析43
- 4.2.2 煤層氣勘探成本會計科目分析與設置43-45
- 4.2.3 煤層氣勘探成本計量與核算流程分析45-46
- 4.3 煤層氣鉆井開采成本46-50
- 4.3.1 煤層氣鉆井開采成本費用構成分析46-47
- 4.3.2 煤層氣鉆井開采成本會計科目分析與設置47-49
- 4.3.3 煤層氣鉆井開采成本計量與核算流程分析49-50
- 4.4 煤層氣加工處理成本50-52
- 4.4.1 煤層氣加工處理技術分析與成本費用研究50-51
- 4.4.2 煤層氣加工處理成本會計科目分析與設置51
- 4.4.3 煤層氣加工處理成本計量與核算流程分析51-52
- 4.5 煤層氣儲存運輸成本52-54
- 4.5.1 煤層氣儲存運輸方式52-53
- 4.5.2 煤層氣儲存運輸成本費用構成及會計科目設置53
- 4.5.3 煤層氣儲存運輸成本的計量與核算流程分析53-54
- 4.6 本章小結54-55
- 5 我國煤層氣定價機制研究55-65
- 5.1 定價方法研究55-56
- 5.1.1 成本加成定價法55
- 5.1.2 市場凈回值定價法55-56
- 5.2 我國煤層氣定價機制的現狀和問題研究56-58
- 5.2.1 我國煤層氣定價機制現狀研究56-57
- 5.2.2 我國煤層氣定價機制存在的問題57-58
- 5.3 我國煤層氣定價原則分析58-59
- 5.3.1 確定政府指導,市場參與的煤層氣價格形成機制58
- 5.3.2 建立公開透明的價格調節(jié)機制58-59
- 5.3.3 遵循煤層氣差別定價和平滑調整原則59
- 5.4 我國煤層氣定價機制——油氣聯動定價機制的構建59-64
- 5.4.1 煤層氣與石油關聯性分析59-62
- 5.4.2 油氣聯動定價機制的構建62-64
- 5.5 本章小結64-65
- 6 結論與展望65-69
- 6.1 結論65-66
- 6.2 所作的主要工作和創(chuàng)新點66-67
- 6.2.1 主要工作66
- 6.2.2 創(chuàng)新點66-67
- 6.3 展望67-69
- 參考文獻69-71
- 致謝71-73
-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研究成果7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成金華,吳巧生;中國自然資源經濟學研究綜述[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王長元;張武;陳久福;肖露;;煤礦區(qū)低濃度煤層氣含氧液化工藝技術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1年04期
3 馬成松;黃正鵬;;天然氣的地下儲存[J];國外油田工程;1993年01期
4 羅良忠;;我國天然氣定價問題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8年01期
5 彭文艷;張媛媛;;日本天然氣價格調整機制研究及其經驗借鑒——以日本東京燃氣公司為例[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1年10期
6 孟致毅;歐李梅;;完善我國自然資源價格機制的思考[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1年12期
7 吳杰,孫秀娟;美國石油天然氣會計準則的發(fā)展歷史及啟示[J];會計研究;2000年12期
8 趙選民,何玉潤;關于石油天然氣會計核算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02年02期
9 孫鳳嬌;高博;;中國煤層氣產業(yè)發(fā)展面臨的問題和前景展望[J];煤炭技術;2011年04期
10 彭格林,趙志忠;澳大利亞煤層氣勘探開發(fā)中的關鍵——原地應力研究[J];煤田地質與勘探;1998年03期
本文關鍵詞:煤層氣成本計量與定價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55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4255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