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非對稱性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09-09 07:59
【摘要】:近年來,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明顯增大,雙向波動特征明顯;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有所放緩,進入經濟“新常態(tài)”。在經濟“新常態(tài)”背景下,針對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非對稱性影響研究有了新的意義。文章首先分析了改革開放以后,人民幣匯率變動情況以及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情況。第三章分析了人民幣對美元、歐元和日元等三大貨幣的匯率變動情況,以及人民有效匯率近年來的變動情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的進出口總額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從改革開放初期到90年代,我國始終保持了進出口貿易的基本平衡發(fā)展,但是90年代之后基本處于貿易順差的態(tài)勢。在“后危機”時期,對外貿易進入從突破增長到增速放緩的“新常態(tài)”時期。之后本文在第五章選取中國與三個代表性國家(或經濟體)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雙邊貿易進行計量研究。對于三個國家的計量結果在具體的數(shù)值上雖有不同,但結果與理論預期一致,進口的價格彈性為負,出口的價格彈性為正。進一步本文對匯率變動方向和波動大小對于雙邊貿易的非對稱性影響進行了計量檢驗。計量結果顯示,就進口來說,升值的效應要明顯小于貶值;與之相反,對于出口來說,貶值的效應要小于升值的效應。人民幣變動波幅較大時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大于波幅較小時的影響。因此,本文建議中國應加大對自主品牌產品的投入與研發(fā),減少對高端產品進口的對外依存度,盡可能地在國際市場上不受制于人。一步到位的、激進式的匯率改革將引致進口價格的劇烈波動,從而對我國的對外貿易產生不利影響,進而破壞國內穩(wěn)定的價格環(huán)境,所以應該以穩(wěn)步、漸進的方式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我國應該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戰(zhàn)略。
【圖文】:
第 1 章 引言1.1 概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一直保持高速發(fā)展。投資,消費和對外貿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其中對外貿易在三十多年中獲得了跨越式的發(fā)展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為 206.4 億美元,僅占世界貿易總額的 0.78%,進口出口總額分別為 108.6 億美元和 97.8 億美元; 2015 年,我國進出口總39586.4 億美元,是 1978 年的 192 倍,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分別達到 億美元和 22765.7 億美元,分別是 1978 年的 155 倍和 233 倍。其間,我國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圖 1 描述了 1994—2015 年我國貿出口額、進口額及貿易順差狀況。
圖 1.2 1994-2015 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及實際有效匯率走勢數(shù)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處于復蘇階段,,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都進入態(tài)”。經濟新常態(tài)下,中國經濟面臨增速換擋,結構調整的挑戰(zhàn)。同時,2在美元加息的預期下,人民幣面臨著較大的貶值壓力。盡管 2015 年中國戶順差仍然很高,其中,貨物貿易順差 5981 億美元,同比擴大 56.7%,新高。但是,綜合來看,2015 年全年,中國進出口總值 24.59 萬億元,降 7%,為 2009 年以來出現(xiàn)的首次負增長,亦遠低于 6%的政府預期目標? 14.14 萬億元,進口 10.45 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 1.8%和 13.2%。全年易順差 3.69 萬億元,同比擴大 56.7%。按美元計,2015 年中國出口和進下降 2.8%和 14.1%。在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明顯增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波明顯,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有所放緩的“外貿新常態(tài)”下,進一步探討人民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非對稱性影響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需要關政策來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及結構調整,更好的應對我國經濟的
【學位授予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832.6;F752.6
【圖文】:
第 1 章 引言1.1 概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一直保持高速發(fā)展。投資,消費和對外貿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其中對外貿易在三十多年中獲得了跨越式的發(fā)展年,我國進出口總額為 206.4 億美元,僅占世界貿易總額的 0.78%,進口出口總額分別為 108.6 億美元和 97.8 億美元; 2015 年,我國進出口總39586.4 億美元,是 1978 年的 192 倍,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分別達到 億美元和 22765.7 億美元,分別是 1978 年的 155 倍和 233 倍。其間,我國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圖 1 描述了 1994—2015 年我國貿出口額、進口額及貿易順差狀況。
圖 1.2 1994-2015 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及實際有效匯率走勢數(shù)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網站金融危機之后,全球經濟處于復蘇階段,,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都進入態(tài)”。經濟新常態(tài)下,中國經濟面臨增速換擋,結構調整的挑戰(zhàn)。同時,2在美元加息的預期下,人民幣面臨著較大的貶值壓力。盡管 2015 年中國戶順差仍然很高,其中,貨物貿易順差 5981 億美元,同比擴大 56.7%,新高。但是,綜合來看,2015 年全年,中國進出口總值 24.59 萬億元,降 7%,為 2009 年以來出現(xiàn)的首次負增長,亦遠低于 6%的政府預期目標? 14.14 萬億元,進口 10.45 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 1.8%和 13.2%。全年易順差 3.69 萬億元,同比擴大 56.7%。按美元計,2015 年中國出口和進下降 2.8%和 14.1%。在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明顯增大,人民幣匯率雙向波明顯,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有所放緩的“外貿新常態(tài)”下,進一步探討人民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非對稱性影響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需要關政策來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及結構調整,更好的應對我國經濟的
【學位授予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832.6;F752.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宗憲;李祥發(fā);;中美經濟因素、人民幣實際匯率波動與中美雙邊貿易差額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13年07期
2 儲成兵;;人民幣匯率變動對進口價格傳遞效應研究——以農產品進口價格傳導為例[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2年09期
3 李宏彬;馬弘;熊艷艷;徐Z
本文編號:25334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253346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