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石膏膠結相似材料在固-流耦合試驗中的適用性
本文關鍵詞:水泥石膏膠結相似材料在固-流耦合試驗中的適用性
更多相關文章: 相似材料 固流耦合 水理性質(zhì) 正交設計方法 回歸分析
【摘要】:通過不同配比下相似材料試件的水理性質(zhì)正交試驗,分析了以水泥和石膏作為膠結劑,石英砂作為骨料的相似材料吸水率、軟化系數(shù)和滲透系數(shù)隨砂膠比(骨料與膠結材料質(zhì)量比)、水膏比(水泥占膠結材料百分比)、石英砂粒徑的變化規(guī)律。通過對比分析,證明此種相似材料在一定配比情況下遇水不會發(fā)生崩解,而是產(chǎn)生類似巖石的軟化現(xiàn)象,適用于原型巖體為孔隙較發(fā)育的石灰?guī)r和砂巖,并且不以吸水特性為研究對象的相似材料固-流耦合模型試驗研究。通過對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到了吸水率、軟化系數(shù)和滲透系數(shù)與砂膠比、水膏比和石英砂粒徑之間的經(jīng)驗方程。通過神華新街臺格廟礦區(qū)白堊系志丹群巨厚層砂巖含水層固-流耦合相似材料模型試驗,證明水泥石膏膠結相似材料可以應用于固-流耦合試驗中,并且經(jīng)驗方程可用于對相似材料的水理性質(zhì)進行驗算。
【作者單位】: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關鍵詞】: 相似材料 固流耦合 水理性質(zhì) 正交設計方法 回歸分析
【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資助(No.2013BAB10B06)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No.2013YJS064)
【分類號】:TU502
【正文快照】: 1引言相似材料模型試驗是一種常用的巖土工程研究方法,其在理論上已經(jīng)取得許多研究成果[1-2],在應用上也相當廣泛[3-5],但模型試驗依然面臨許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對水的模擬,特別是固-流耦合材料的研究[6]。許多研究單位曾試圖采用“固-流”兩相模型試驗進行相關課題研究,如煤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龔召熊,郭春茂,高大水;地質(zhì)力學模型材料試驗研究[J];長江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報;1984年00期
2 董金玉;楊繼紅;楊國香;伍法權;劉紅帥;;基于正交設計的模型試驗相似材料的配比試驗研究[J];煤炭學報;2012年01期
3 李仲奎,徐千軍,羅光福,王愛民;大型地下水電站廠房洞群三維地質(zhì)力學模型試驗[J];水利學報;2002年05期
4 朱煥春,謝謨文;確定相似材料配比的正交試驗途徑[J];武漢水利電力學院學報;1990年04期
5 張杰,侯忠杰;固-液耦合試驗材料的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18期
6 李樹忱;馮現(xiàn)大;李術才;李利平;李國瑩;;新型固流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其應用[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02期
7 黃慶享;張文忠;侯志成;;固液耦合試驗隔水層相似材料的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S1期
8 韓濤;楊維好;楊志江;杜子博;王勇;薛森森;;多孔介質(zhì)固液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J];巖土力學;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艷華;郭志昆;;巖土工程反分析的初步探討[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3期
2 李月;劉立;李玉梅;張中興;梁偉;;地基層狀巖石縱波波速與密度相關性試驗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1期
3 崔可銳;侯方;;安徽蘆嶺—朱仙莊煤礦的構造特征和構造演化[J];安徽地質(zhì);2004年03期
4 施筍;龐建勇;龍卿吉;;礦山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及其工程應用[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5 徐銀燕;;隧道工程圍巖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分析與破壞基本判據(jù)[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6 劉春,姜德義,黃衛(wèi)東,林登發(fā);萬梁高速路典型滑坡及其治理措施[J];地下空間;2004年04期
7 陳金鋒,杜文龍,姚凱,王躍文;兩種大直徑嵌巖樁極限承載力比較分析[J];地下空間;2004年04期
8 胡盛斌;鄧建;彭建華;;充填物對巖石疲勞裂紋萌生及擴展的影響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06期
9 巖小明;李夕兵;李地元;郭雷;;露天開采地下礦室隔離層安全厚度的確定[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年04期
10 黃雷;劉東燕;;錨固后巖體穩(wěn)定性分析的能量法初探[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光順;段海峰;江昌民;董山;;綜采工作面無線傳輸?shù)V山壓力監(jiān)測系統(tǒng)應用研究[A];2010全國采礦科學技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盛建紅;廖文景;李偉明;;高山石膏礦井下礦柱安全系數(shù)計算及分析[A];2010'中國礦業(yè)科技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劉鵬博;李路;姚永超;明世祥;;基于礦巖性質(zhì)模糊聚類分析的巷道分級支護研究[A];2011年中國礦業(yè)科技大會論文集[C];2011年
4 吳吉南;張德琦;;陷落柱內(nèi)輔運大巷膨脹地壓治理技術探討[A];第七次煤炭科學技術大會文集(上冊)[C];2011年
5 祝效華;湯歷平;吳華;賈彥杰;石昌帥;;高頻扭轉(zhuǎn)沖擊作用下硬地層破巖機理研究[A];第十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011)下冊[C];2011年
6 曾細龍;林欽河;蔡進斌;;云浮硫鐵礦采空區(qū)深孔爆破處理技術[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7 黃明;劉新榮;;周期循環(huán)荷載下Kelvin蠕變模型特性探討[A];第一屆全國巖土本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劉永茜;楊軍;余德運;;爆破沖擊邊坡穩(wěn)定性DDA模擬研究[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9 李高帥;李曉泉;蔡波;;突出煤樣與非突出煤樣三軸壓縮試驗研究[A];重慶力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王振;胡千庭;金洪偉;;煤巖失穩(wěn)的發(fā)生機制研究[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1)[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風清;煤與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預測指標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陳紹杰;深部條帶煤柱長期穩(wěn)定性基礎實驗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9年
3 何峰;巖石蠕變—滲流耦合作用規(guī)律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4 李剛;水巖耦合作用下軟巖巷道變形機理及其控制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5 張華;沖擊荷載作用下巖石動態(tài)損傷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6 郭佳奇;巖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機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李鵬飛;海底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分析與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康富中;深埋超大規(guī)模地下鐵路車站結構方案及關鍵支護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杜朝偉;海底隧道襯砌水壓力及結構受力特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10 吳起星;復合地層中盾構機滾刀破巖力學分析[D];暨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桑培淼;注水強化松軟煤壁穩(wěn)定性的規(guī)律及工藝參數(shù)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呼慶華;近井筒開采引起覆巖移動變形破壞規(guī)律及其治理技術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唐杰兵;平煤十一礦軟巖破壞巷道修復治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尚群;趙莊礦3#煤層瓦斯抽采鉆孔合理封孔深度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宋家勇;安林煤礦炮放面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及頂煤冒放性預測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潘建武;含單一天然弱面巖石試樣的力學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李波;義安礦水力沖孔卸壓增透消突技術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何壽迎;黃島LPG地下儲庫穩(wěn)定性分析及支護設計優(yōu)化[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馮銀銀;隧道圍巖應力與位移數(shù)值模擬與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張澤;大臺煤礦深部原巖應力場及巖爆地質(zhì)力學成因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召熊,郭春茂,高大水;地質(zhì)力學模型材料試驗研究[J];長江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報;1984年00期
2 沈泰;地質(zhì)力學模型試驗技術的進展[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1年05期
3 范鶴;劉斌;王成;范澤;;高填土涵洞相似材料的試驗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8期
4 唐東旗;李運成;姚秀芳;;斷層帶留設防水煤柱開采的相似模擬試驗研究[J];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5年06期
5 梁冰,孫可明,薛強;地下工程中的流─固耦合問題的探討[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6 胡耀青;趙陽升;楊棟;;三維固流耦合相似模擬理論與方法[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7 胡耀青;趙陽升;楊棟;;采場變形破壞的三維固流耦合模擬實驗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8 徐德敏;黃潤秋;張強;鄧英爾;;高圍壓條件下孔隙介質(zhì)滲透特性試驗研究[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07年06期
9 董萬里,張連弟;二灘水電站拱壩壩肩巖體穩(wěn)定性的地質(zhì)力學模型試驗中的聲波測試[J];工程地質(zhì)學報;1998年04期
10 彭海明,彭振斌,韓金田,安偉剛,劉鐵雄;巖性相似材料研究[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2年1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令強;楊小林;梁為民;余永強;;模擬煤體的相似材料試驗研究[J];煤礦爆破;2007年01期
2 李樹忱;馮現(xiàn)大;李術才;李利平;李國瑩;;新型固流耦合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其應用[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02期
3 王展;;采礦工程相似材料及模型試驗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32期
4 鄒威;許強;劉漢香;;大型振動臺試驗相似材料研究[J];山地學報;2012年04期
5 李生才;胡景陽;周梅;;一種模擬表土地層的相似材料配比研究[J];阜新礦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02期
6 程圣國,羅先啟,方坤河;土質(zhì)滑坡相似材料試驗設計理論及評價方法研究[J];水力發(fā)電;2002年04期
7 蘇偉;冷伍明;雷金山;劉成軍;;巖體相似材料試驗研究[J];土工基礎;2008年05期
8 李文杰;葛毅鵬;張芳芳;;基于相似理論的相似材料配比試驗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9 黃戡,卿凇,謝國柱,陳科平,曾四平,黃斌;水泥石膏相似材料的模擬實驗[J];西部探礦工程;2003年12期
10 劉德軍;呂晶;張強勇;段抗;陳旭光;;具有流變特性的鹽巖相似材料的研制及應用[J];巖土工程學報;2011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武伯_";朱合華;徐前衛(wèi);明娟;;Ⅳ級軟弱圍巖相似材料的試驗研究[A];《巖土力學》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2 李勇;朱維申;王漢鵬;李術才;張強勇;;新型巖土相似材料的力學試驗研究及應用[A];第六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李國梁;康后金;韓超;泮曉華;李四強;;深基坑大型物理模擬試驗土質(zhì)相似材料的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中)[C];2012年
4 侯耀青;史長鰲;劉秀格;;3D TLS在相似模型開采實驗中的應用研究[A];中國測繪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黃慶享;張文忠;侯志成;;固液耦合試驗隔水層相似材料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杜旭妹;濕陷性黃土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其物理力學性能與濕陷影響因素分析[D];蘭州交通大學;2014年
2 王來強;單點數(shù)碼照相法在相似材料沉陷預計模型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3 巴蕾;海勃灣礦業(yè)公司路天煤礦綜采放頂煤相似材料模擬試驗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096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909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