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庫的型鋼混凝土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9 03:44
型鋼混凝土結構以其強度高和延性好,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尤其是抗震性能要求較高的高層建筑得到廣泛的應用。近年來,基于性能的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方法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對于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性能化抗震設計理論已有能應用于實際的研究成果。而對于型鋼混凝土結構,還未有成熟的變形性能指標限值成果,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方法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為了能在型鋼混凝土結構中引入基于變形的性能化設計方法,本論文對型鋼混凝土構件(梁、柱及剪力墻)的變形性能指標限值展開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提出了SRC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的確定方法。在我國規(guī)范基礎上,把SRC的抗震性能狀態(tài)劃分為“無損壞”、“輕微損壞”、“輕度損壞”、“中度損壞”、“比較嚴重損壞”、“嚴重損壞”及“倒塌”共7個性能狀態(tài)。根據(jù)試驗中SRC構件的骨架曲線,選取位移角為變形性能指標,在確定三個關鍵性能狀態(tài)的變形限值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各個性能狀態(tài)下SRC構件的變形限值。(2)建立了SRC構件變形性能試驗數(shù)據(jù)庫。通過搜集相關文獻,總共提取了94個SRC梁、246個SRC柱和56片剪力墻試驗數(shù)據(jù)。對于每個SRC構件,提取了試驗參數(shù)、文獻參數(shù)...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SRC構件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2.1 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研究發(fā)展簡述
1.2.2 SRC構件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3 SRC構件變形性能的研究現(xiàn)狀
1.3.1 SRC梁
1.3.2 SRC柱
1.3.3 SRC剪力墻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1.4.1 研究目的及思路
1.4.2 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SRC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的確定方法
2.1 SRC構件性能狀態(tài)的劃分
2.2 SRC構件變形性能指標的選取
2.3 SRC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的統(tǒng)一確定方法
2.3.1 SRC構件性能狀態(tài)的劃分
2.3.2 SRC構件變形限值的確定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SRC梁、柱及剪力墻變形性能試驗數(shù)據(jù)庫
3.1 SRC構件變形性能試驗數(shù)據(jù)庫總說明
3.1.1 變形性能試驗類型
3.1.2 骨架曲線的提取
3.1.3 SRC構件破壞類型
3.1.4 參數(shù)說明
3.2 SRC構件試驗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
3.2.1 SRC梁試驗數(shù)據(jù)庫
3.2.2 SRC柱試驗數(shù)據(jù)庫
3.2.3 SRC剪力墻試驗數(shù)據(jù)庫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SRC柱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
4.1 SRC柱的破壞形態(tài)劃分方法
4.1.1 SRC柱破壞形態(tài)的單參數(shù)分析
4.1.2 SRC柱破壞形態(tài)的劃分方法
4.2 SRC柱變形性能限值的參數(shù)選擇與回歸分析
4.2.1 性能點變形限值的影響因素
4.2.2 SRC柱變形限值的回歸分析
4.3 SRC柱的變形性能指標限值體系
4.3.1 性能點變形指標限值的目標超越概率
4.3.2 不同破壞形態(tài)下SRC柱控制參數(shù)組的回歸公式及其超越概率
4.3.3 SRC柱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表
4.4 SRC柱不同變形性能指標對比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SRC剪力墻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
5.1 SRC剪力墻的破壞形態(tài)劃分方法
5.1.1 SRC剪力墻破壞形態(tài)的單參數(shù)分析
5.1.2 SRC剪力墻破壞形態(tài)的劃分方法
5.2 SRC剪力墻變形性能限值的參數(shù)選擇與回歸分析
5.2.1 性能點變形限值的影響因素
5.2.2 SRC剪力墻變形限值的回歸分析
5.3 SRC剪力墻的變形性能指標限值體系
5.3.1 性能點變形指標限值的超越概率
5.3.2 不同破壞形態(tài)下SRC剪力墻回歸公式及超越概率
5.3.3 SRC剪力墻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表
5.4 SRC剪力墻不同變形性能指標對比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SRC梁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
6.1 SRC梁的破壞形態(tài)劃分方法
6.1.1 SRC梁破壞形態(tài)單參數(shù)分析
6.1.2 SRC梁破壞形態(tài)的劃分方法
6.2 SRC梁變形性能限值的參數(shù)選擇與回歸分析
6.2.1 性能點變形限值的影響因素
6.2.2 SRC梁變形限值的回歸分析
6.3 SRC梁的變形性能指標限值體系
6.3.1 性能點變形指標限值的超越概率
6.3.2 不同破壞形態(tài)下SRC梁回歸公式及超越概率
6.3.3 SRC梁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表
6.4 SRC梁不同變形性能指標對比
6.5 本章小結
結論和展望
結論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SRC構件變形性能試驗數(shù)據(jù)庫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型鋼混凝土T形截面構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徐金俊,陳宗平,薛建陽. 建筑結構學報. 2018(06)
[2]基于試驗的型鋼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指標限值研究[J]. 季靜,劉寒,陳彬彬. 土木工程學報. 2017(06)
[3]剪跨比為1的內置鋼板-混凝土組合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朱愛萍,肖從真,陳濤,田春雨. 土木工程學報. 2016(10)
[4]型鋼混凝土柱基于變形的性能指標限值研究[J]. 蔣歡軍,李瑩輝,王鵬. 建筑結構學報. 2016(05)
[5]實腹式型鋼混凝土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擬靜力及混合試驗研究[J]. 蔡新江,鞏牧華,賈紅星,田石柱. 建筑結構學報. 2016(05)
[6]基于變形和能量雙重準則的型鋼混凝土異形柱地震損傷行為研究[J]. 陳宗平,徐金俊,薛建陽,王妮. 土木工程學報. 2015(08)
[7]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鋼高強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陳宗平,柯曉軍,陳宇良. 土木工程學報. 2015(07)
[8]L、T、十形截面型鋼混凝土異形柱滯回性能對比分析[J]. 徐金俊,陳宗平,陳宇良. 實驗力學. 2015(02)
[9]型鋼混凝土異形柱抗震性態(tài)及其量化指標研究[J]. 徐金俊,陳宗平,陳宇良,薛建陽,葉培歡. 土木工程學報. 2014(S2)
[10]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論發(fā)展[J]. 張建新,李輝,李青寧. 四川建筑科學研究. 2014(04)
博士論文
[1]一種改進的性能化評估體系及SRC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研究[D]. 周新顯.華南理工大學 2018
[2]RC梁、柱及剪力墻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研究與試驗驗證[D]. 崔濟東.華南理工大學 2017
[3]型鋼高強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研究[D]. 馮宏.重慶大學 2013
[4]基于材料應變的RC梁、柱及剪力墻構件抗震性能指標限值研究[D]. 戚永樂.華南理工大學 2012
[5]型鋼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設計計算理論研究[D]. 張亮.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1
[6]型鋼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構件及其框架結構的地震損傷研究[D]. 王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0
[7]型鋼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墻抗震性能及性能設計理論研究[D]. 白亮.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9
[8]型鋼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基本性能及設計計算理論研究[D]. 車順利.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8
[9]型鋼與混凝土粘結—滑移關系及型鋼混凝土剪力墻抗震性能研究[D]. 董宇光.同濟大學 2006
[10]低周反復荷載下型鋼高強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D]. 李俊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基于材料應變的型鋼混凝土剪力墻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研究[D]. 林榕.華南理工大學 2018
[2]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的型鋼混凝土梁、柱抗震性能指標限值研究[D]. 劉寒.華南理工大學 2016
[3]端部加強的SRC中高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劉攀.重慶大學 2016
[4]內置豎向型鋼混凝土低矮剪力墻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 張力.重慶大學 2015
[5]內置豎向型鋼混凝土中高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鄧宇.重慶大學 2015
[6]鋼骨超高強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分析[D]. 鄭林.大連理工大學 2014
[7]高軸壓比鋼骨高強混凝土角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張石昂.清華大學 2013
[8]帶暗支撐型鋼高強混凝土低矮剪力墻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 華川.重慶大學 2012
[9]不同型式暗支撐型鋼高強混凝土中高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黃建軍.重慶大學 2012
[10]暗斜撐對型鋼—高強混凝土低矮剪力墻抗震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D]. 吳義保.重慶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77887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SRC構件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2.1 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研究發(fā)展簡述
1.2.2 SRC構件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研究現(xiàn)狀
1.3 SRC構件變形性能的研究現(xiàn)狀
1.3.1 SRC梁
1.3.2 SRC柱
1.3.3 SRC剪力墻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1.4.1 研究目的及思路
1.4.2 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章 SRC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的確定方法
2.1 SRC構件性能狀態(tài)的劃分
2.2 SRC構件變形性能指標的選取
2.3 SRC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的統(tǒng)一確定方法
2.3.1 SRC構件性能狀態(tài)的劃分
2.3.2 SRC構件變形限值的確定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SRC梁、柱及剪力墻變形性能試驗數(shù)據(jù)庫
3.1 SRC構件變形性能試驗數(shù)據(jù)庫總說明
3.1.1 變形性能試驗類型
3.1.2 骨架曲線的提取
3.1.3 SRC構件破壞類型
3.1.4 參數(shù)說明
3.2 SRC構件試驗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
3.2.1 SRC梁試驗數(shù)據(jù)庫
3.2.2 SRC柱試驗數(shù)據(jù)庫
3.2.3 SRC剪力墻試驗數(shù)據(jù)庫
3.3 本章小結
第四章 SRC柱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
4.1 SRC柱的破壞形態(tài)劃分方法
4.1.1 SRC柱破壞形態(tài)的單參數(shù)分析
4.1.2 SRC柱破壞形態(tài)的劃分方法
4.2 SRC柱變形性能限值的參數(shù)選擇與回歸分析
4.2.1 性能點變形限值的影響因素
4.2.2 SRC柱變形限值的回歸分析
4.3 SRC柱的變形性能指標限值體系
4.3.1 性能點變形指標限值的目標超越概率
4.3.2 不同破壞形態(tài)下SRC柱控制參數(shù)組的回歸公式及其超越概率
4.3.3 SRC柱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表
4.4 SRC柱不同變形性能指標對比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SRC剪力墻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
5.1 SRC剪力墻的破壞形態(tài)劃分方法
5.1.1 SRC剪力墻破壞形態(tài)的單參數(shù)分析
5.1.2 SRC剪力墻破壞形態(tài)的劃分方法
5.2 SRC剪力墻變形性能限值的參數(shù)選擇與回歸分析
5.2.1 性能點變形限值的影響因素
5.2.2 SRC剪力墻變形限值的回歸分析
5.3 SRC剪力墻的變形性能指標限值體系
5.3.1 性能點變形指標限值的超越概率
5.3.2 不同破壞形態(tài)下SRC剪力墻回歸公式及超越概率
5.3.3 SRC剪力墻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表
5.4 SRC剪力墻不同變形性能指標對比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SRC梁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
6.1 SRC梁的破壞形態(tài)劃分方法
6.1.1 SRC梁破壞形態(tài)單參數(shù)分析
6.1.2 SRC梁破壞形態(tài)的劃分方法
6.2 SRC梁變形性能限值的參數(shù)選擇與回歸分析
6.2.1 性能點變形限值的影響因素
6.2.2 SRC梁變形限值的回歸分析
6.3 SRC梁的變形性能指標限值體系
6.3.1 性能點變形指標限值的超越概率
6.3.2 不同破壞形態(tài)下SRC梁回歸公式及超越概率
6.3.3 SRC梁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表
6.4 SRC梁不同變形性能指標對比
6.5 本章小結
結論和展望
結論
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SRC構件變形性能試驗數(shù)據(jù)庫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型鋼混凝土T形截面構件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徐金俊,陳宗平,薛建陽. 建筑結構學報. 2018(06)
[2]基于試驗的型鋼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指標限值研究[J]. 季靜,劉寒,陳彬彬. 土木工程學報. 2017(06)
[3]剪跨比為1的內置鋼板-混凝土組合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朱愛萍,肖從真,陳濤,田春雨. 土木工程學報. 2016(10)
[4]型鋼混凝土柱基于變形的性能指標限值研究[J]. 蔣歡軍,李瑩輝,王鵬. 建筑結構學報. 2016(05)
[5]實腹式型鋼混凝土十字形截面柱抗震性能擬靜力及混合試驗研究[J]. 蔡新江,鞏牧華,賈紅星,田石柱. 建筑結構學報. 2016(05)
[6]基于變形和能量雙重準則的型鋼混凝土異形柱地震損傷行為研究[J]. 陳宗平,徐金俊,薛建陽,王妮. 土木工程學報. 2015(08)
[7]配矩形螺旋箍筋型鋼高強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J]. 陳宗平,柯曉軍,陳宇良. 土木工程學報. 2015(07)
[8]L、T、十形截面型鋼混凝土異形柱滯回性能對比分析[J]. 徐金俊,陳宗平,陳宇良. 實驗力學. 2015(02)
[9]型鋼混凝土異形柱抗震性態(tài)及其量化指標研究[J]. 徐金俊,陳宗平,陳宇良,薛建陽,葉培歡. 土木工程學報. 2014(S2)
[10]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論發(fā)展[J]. 張建新,李輝,李青寧. 四川建筑科學研究. 2014(04)
博士論文
[1]一種改進的性能化評估體系及SRC構件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研究[D]. 周新顯.華南理工大學 2018
[2]RC梁、柱及剪力墻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研究與試驗驗證[D]. 崔濟東.華南理工大學 2017
[3]型鋼高強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研究[D]. 馮宏.重慶大學 2013
[4]基于材料應變的RC梁、柱及剪力墻構件抗震性能指標限值研究[D]. 戚永樂.華南理工大學 2012
[5]型鋼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設計計算理論研究[D]. 張亮.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1
[6]型鋼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構件及其框架結構的地震損傷研究[D]. 王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0
[7]型鋼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墻抗震性能及性能設計理論研究[D]. 白亮.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9
[8]型鋼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基本性能及設計計算理論研究[D]. 車順利.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8
[9]型鋼與混凝土粘結—滑移關系及型鋼混凝土剪力墻抗震性能研究[D]. 董宇光.同濟大學 2006
[10]低周反復荷載下型鋼高強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研究[D]. 李俊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基于材料應變的型鋼混凝土剪力墻變形性能指標限值研究[D]. 林榕.華南理工大學 2018
[2]基于試驗數(shù)據(jù)的型鋼混凝土梁、柱抗震性能指標限值研究[D]. 劉寒.華南理工大學 2016
[3]端部加強的SRC中高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劉攀.重慶大學 2016
[4]內置豎向型鋼混凝土低矮剪力墻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 張力.重慶大學 2015
[5]內置豎向型鋼混凝土中高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鄧宇.重慶大學 2015
[6]鋼骨超高強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分析[D]. 鄭林.大連理工大學 2014
[7]高軸壓比鋼骨高強混凝土角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張石昂.清華大學 2013
[8]帶暗支撐型鋼高強混凝土低矮剪力墻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D]. 華川.重慶大學 2012
[9]不同型式暗支撐型鋼高強混凝土中高剪力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D]. 黃建軍.重慶大學 2012
[10]暗斜撐對型鋼—高強混凝土低矮剪力墻抗震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D]. 吳義保.重慶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778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57788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