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nO 4 與PAC聯用技術在凈水廠工藝改造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05:10
針對國內外部分水廠出現原水季節(jié)性錳、色度超標,出廠水存在異臭味的問題,以陜北榆林高新區(qū)水廠為例,在現有工藝基礎上,提出KMnO4與PAC聯用的處理工藝。首先通過室內模擬試驗,確定藥劑投加順序、投加量和預氧化時間等最佳工藝參數,結果表明,先投加KMnO4、預氧化5min之后再投加PAC,KMnO4和PAC的最優(yōu)投加量分別為0.3 mg/L、5 mg/L,相應濾后水的濁度、色度、錳質量濃度分別為0.28 NTU、6度、<0.05 mg/L。在模擬試驗的基礎上進行現場投加,結果表明,7—10月KMnO4和PAC質量濃度的生產運行投加量分別為0.3~0.6 mg/L、5.0~9.0 mg/L,其他季節(jié)為0.15~0.25 mg/L、2.5~4.5 mg/L;出水濁度、色度、錳質量濃度分別為0.18~0.49 NTU、<5度、<0.05mg/L,且有效去除了異臭味。KMnO4氧化產物水合二氧化錳對Mn2+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因此模擬試驗中KMnO
【文章來源】: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20年05期 第1855-1861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入廠水2017—2019年水質監(jiān)測數據
水廠生產運行過程中,2018年上半年未投加KMn O4,僅投加PAC;自2018年7月開始水質明顯惡化,為防止出廠水水質不達標,增加了高錳酸鉀預氧化技術。起初KMn O4和PAC的投加量參考其他水廠,但出現藥劑投加量過大、出水KMn O4剩余的問題,而且水源水中錳的含量并未得到明顯降低。為合理控制KMn O4和PAC的投加量,于2018年9月進行模擬試驗,之后參考試驗數據進行現場投加,嚴密監(jiān)測出水水質,并根據出廠水錳質量濃度、色度、濁度等及時調整生產運行投加量,具體投加量見圖3。2.3.2 生產運行效果
由圖3可以看出,自2018年9月開始藥劑生產運行投加量參考模擬試驗數據合理投加,可以保證在低劑量的投加情況下,出廠水水質也能夠持續(xù)穩(wěn)定達標,并且出水水質比投加KMn O4之前明顯變好。參考模擬試驗數據投加KMn O4和PAC之后,出廠水錳的質量濃度均低于檢測限0.05 mg/L,色度除2018年9月為8度外,其余均低于檢測限5度,濁度控制在0.18~0.49 NTU,其余各項指標也均滿足GB 5749—2006《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并且使出廠水存在異臭味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結果表明,原水7—10月出現季節(jié)性錳、色度超標時,KMn O4的生產運行投加量控制在0.3~0.6mg/L,PAC的生產運行投加量控制在5.0~9.0mg/L;其他季節(jié)KMn O4的生產運行投加量控制在0.15~0.25 mg/L、PAC的生產運行投加量控制在2.5~4.5 mg/L較為合理,出水水質較好。
本文編號:2911913
【文章來源】: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20年05期 第1855-1861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入廠水2017—2019年水質監(jiān)測數據
水廠生產運行過程中,2018年上半年未投加KMn O4,僅投加PAC;自2018年7月開始水質明顯惡化,為防止出廠水水質不達標,增加了高錳酸鉀預氧化技術。起初KMn O4和PAC的投加量參考其他水廠,但出現藥劑投加量過大、出水KMn O4剩余的問題,而且水源水中錳的含量并未得到明顯降低。為合理控制KMn O4和PAC的投加量,于2018年9月進行模擬試驗,之后參考試驗數據進行現場投加,嚴密監(jiān)測出水水質,并根據出廠水錳質量濃度、色度、濁度等及時調整生產運行投加量,具體投加量見圖3。2.3.2 生產運行效果
由圖3可以看出,自2018年9月開始藥劑生產運行投加量參考模擬試驗數據合理投加,可以保證在低劑量的投加情況下,出廠水水質也能夠持續(xù)穩(wěn)定達標,并且出水水質比投加KMn O4之前明顯變好。參考模擬試驗數據投加KMn O4和PAC之后,出廠水錳的質量濃度均低于檢測限0.05 mg/L,色度除2018年9月為8度外,其余均低于檢測限5度,濁度控制在0.18~0.49 NTU,其余各項指標也均滿足GB 5749—2006《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并且使出廠水存在異臭味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結果表明,原水7—10月出現季節(jié)性錳、色度超標時,KMn O4的生產運行投加量控制在0.3~0.6mg/L,PAC的生產運行投加量控制在5.0~9.0mg/L;其他季節(jié)KMn O4的生產運行投加量控制在0.15~0.25 mg/L、PAC的生產運行投加量控制在2.5~4.5 mg/L較為合理,出水水質較好。
本文編號:29119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1191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