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層既有住宅改造技術研究與應用—住宅易改造性設計與圍護體性能提升
【學位授予單位】:東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U2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瑞平;;墻體保溫式創(chuàng)新施工工藝效應[J];建筑;2006年11期
2 周國慶;;墻體保溫迫在眉睫[J];建筑;2006年14期
3 張巖;;墻體保溫的幾種施工方法及利弊分析[J];節(jié)能;2006年09期
4 高春;范濤;;寒冷地區(qū)墻體保溫常見問題淺析[J];低溫建筑技術;2008年04期
5 劉暉;張劍峰;于忠;馮玉秋;張紅;;汶川地震破壞建筑墻體保溫調查[J];建設科技;2008年21期
6 江學海;;小議節(jié)能墻體保溫[J];科技資訊;2010年25期
7 ;住建部公示墻體保溫系統(tǒng)與墻材推廣和禁限技術[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jié)能;2010年09期
8 ;有關墻體保溫與防火的問題[J];城市住宅;2011年05期
9 張軍;;共同梳理墻體保溫行業(yè)現(xiàn)有標準[J];城市住宅;2011年07期
10 劉鳳華;;北方地區(qū)墻體發(fā)霉現(xiàn)象及防治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朱家振;史林忠;;加壓硅酸鈣板在墻體保溫中的應用[A];第六屆《全國纖維水泥制品學術、標準、技術信息經(jīng)驗交流會》暨第二屆一次中國硅酸鹽學會砼與水泥制品分會纖維水泥制品專業(yè)委員會會議資料及論文匯編[C];2006年
2 殷宜初;;國外酚醛泡沫防火保溫材料在墻體上的應用[A];2009年中國絕熱節(jié)能材料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苑振芳;劉斌;;新型墻體EPS外保溫飾面系統(tǒng)介紹[A];現(xiàn)代砌體結構——2000年全國砌體結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4 張文俊;;粒狀棉與噴涂技術在墻體保溫領域的開發(fā)應用[A];2009年中國絕熱節(jié)能材料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張雪研;馮國會;于水;;復合節(jié)能墻體保溫性能分析[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08年學術年會資料集[C];2008年
6 劉飛;;外墻外保溫體系的保溫層表面裂縫控制[A];2013年6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陶曉;全國墻體保溫及應用交流會將開[N];中國建設報;2006年
2 記者 王麗敏;專業(yè)墻體保溫現(xiàn)身建筑行業(yè)[N];撫順日報;2008年
3 上海巖藝墻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生鳳;墻體保溫工程抗裂途徑及飾面基層抗裂發(fā)展方向[N];中華建筑報;2009年
4 記者 錢厚琦;墻體保溫節(jié)能與防火標準研討會召開[N];中國建設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焦玲玲;南方墻體保溫需因地制宜[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13年
6 北京建工集團 王慶生;裂縫——墻體保溫工程的質量通病[N];中國建設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劉云佳;墻體保溫行業(yè)淘汰賽逼近[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李程 通訊員 李決難;墻體穿“棉襖” 居民過“暖冬”[N];石油管道報;2010年
9 上海市合成樹脂研究所原總工程師 殷宜初;酚醛泡沫在國內(nèi)外墻體保溫中的應用[N];中國建材報;2011年
10 殷宜初;酚醛泡沫墻體保溫新趨勢[N];中國建設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馮勁梅;基于空調排風與墻體能量交換的建筑節(jié)能[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文卿;中東鐵路建筑墻體技術解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曾晰;室內(nèi)外氣溫對建筑圍護結構吸收太陽能的影響[D];東華大學;2016年
3 曾超;重慶地區(qū)墻體蓄熱特性等級劃分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4 艾智靖;中低層既有住宅改造技術研究與應用—住宅易改造性設計與圍護體性能提升[D];東南大學;2015年
5 張在喜;墻體蓄放熱特性及其對建筑能耗影響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6 孫瓊;新型保溫防火節(jié)能墻板系統(tǒng)安全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7 盧志權;不同墻體對溫室溫效應及黃瓜生長的影響[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8 王斌;自節(jié)能粉煤灰加氣混凝土制備及墻體熱工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9 王惟釗;多層建筑圍護結構墻體的保溫節(jié)能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10 彭東玲;日光溫室墻體蓄放熱過程模擬與結構優(yōu)化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26356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3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