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混凝土梁柱節(jié)點試驗及受力性能分析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nection mode of assembled concrete frame joint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st-in-place joints, section steel connections, sleeve connections and improved section steel connections under low cyclic loading are tested. Considering the shear deformation of node doma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ear stress and shear strain in beam-column joint domain is realized, and a simplifie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of assembled Liang Zhu joint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the equivalent elastic modulus of concrete and the yield strength of steel bar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assembled joint are identified, and the relationship curves between horizontal load and deformation of Liang Zhu joint with different connection modes are obtain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steretic ring of the improved section steel joint is fuller, an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the improved section steel joint are also optimal.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建筑工程系;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51261120374)
【分類號】:TU37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曲林智;;梁柱節(jié)點施工問題淺析[J];民營科技;2008年08期
2 李興懷;;淺析梁柱節(jié)點的施工監(jiān)理[J];建設監(jiān)理;2010年03期
3 趙興杰;;多角度梁柱節(jié)點的施工[J];山西建筑;2010年34期
4 范么清;;日本房屋的梁柱節(jié)點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1期
5 賽明;;淺談梁柱節(jié)點的施工管理[J];新疆有色金屬;2012年04期
6 楊百亮;賈俊超;趙建軍;;梁柱節(jié)點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處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7 郭遠翔;黃慧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梁柱節(jié)點剛域應用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年04期
8 蔡鵬程;不等強梁柱節(jié)點混凝土替換技術[J];施工技術;2003年11期
9 王巍;王秀英;;高層建筑梁柱節(jié)點施工方法與控制措施[J];民營科技;2010年05期
10 岳旭磊;;梁柱節(jié)點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處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衛(wèi)朋;劉世粉;;淺談梁柱節(jié)點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施工方法[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9卷)[C];2008年
2 楊才濱;蒙乃慶;;淺析布達拉宮紅宮梁柱節(jié)點歪閃[A];首屆中國民族聚居區(qū)建筑文化遺產(chǎn)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保平;石志鋼;張旭擘;董慶巖;肖遙;王占春;王巍;;轉換層鋼骨混凝土梁柱節(jié)點施工技術[A];2009年全國建筑鋼結構行業(yè)大會論文集[C];2009年
4 文黨葉;;梁柱節(jié)點施工質(zhì)量控制[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1卷)[C];2009年
5 李雪;;梁柱節(jié)點施工質(zhì)量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08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6 張作旺;;淺談可調(diào)梁柱節(jié)點模板的設計與應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王志強;金永正;;淺析梁柱節(jié)點施工中存在的問題[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8卷)[C];2007年
8 高兵;;論述梁柱節(jié)點不同等級混凝土施工措施[A];科學時代——2014科技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科技創(chuàng)新)[C];2014年
9 陳敏;杜鵬飛;曹建武;;梁柱節(jié)點不同強度混凝土的澆筑方法及防裂措施[A];建設工程混凝土應用新技術[C];2009年
10 張艷霞;李云鵬;王路遙;;鋼框架加強和削弱并用型梁柱節(jié)點性能的優(yōu)勢分析[A];'2011全國鋼結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通訊員 何純濤 郝紹金 張斯揚;為梁柱節(jié)點“接骨”[N];中華建筑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史科;鋼筋鋼纖維高強混凝土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及計算方法[D];鄭州大學;2016年
2 郭士雄;約束鋼梁在升溫段和降溫段的反應及梁柱節(jié)點的破壞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3 張莉;鋼結構剛性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紅軍;框架結構梁柱節(jié)點施工質(zhì)量控制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2 雷遠德;鋼筋混凝土框架底層梁柱節(jié)點雙向抗震性能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4年
3 黃艷;側板加強式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
4 路建華;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梁柱節(jié)點的低周往復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5 李江東;新型可變梁高裝配式梁柱節(jié)點數(shù)值模擬及其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石偉明;加固改造梁柱節(jié)點的連接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7 李孟洲;鋼結構梁柱節(jié)點的模型相似性研究[D];汕頭大學;2008年
8 張蕾;新型鋼結構梁柱節(jié)點的焊接過程動態(tài)模擬及其力學性能分析[D];青島理工大學;2011年
9 昝帥;高強箍筋混凝土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及承載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10 潘宏;角焊縫連接的T型加勁型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852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48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