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場動力學方法的混凝土板侵徹問題研究
本文選題:混凝土板 + 剛性沖擊。 參考:《振動與沖擊》2016年06期
【摘要】:由于近場動力學(Peridynamics)用統(tǒng)一空間積分-時間微分方程描述物體連續(xù)或不連續(xù)區(qū)域,改進常用微觀彈脆性模型(Prototype Microelastic Model,PMB)對勢本構力函數(shù),給出剛性體與變形體沖擊問題接觸算法;編制計算程序,驗證經(jīng)典簡支梁變形及Kalthoff-Winkler試驗;數(shù)值模擬剛性彈丸侵徹混凝土矩形板破壞過程,揭示損傷累積及裂紋擴展全過程與最終破壞形態(tài)。結果表明,改進的近場動力學模型及算法合理、可靠,能有效模擬混凝土結構沖擊破壞及侵徹問題。
[Abstract]:Since the near field dynamics (Peridynamics) uses a unified spatial integral time differential equation to describe the continuous or discontinuous region of the object, the common microelastic brittle model (Prototype Microelastic Model, PMB) is improved for the potential constitutive function, and the contact algorithm of the impact problem of the rigid body and the deformable body is given, and the calculation program is compiled to verify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lassical simple supported beam. And Kalthoff-Winkler tes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rigid projectile penetrating the concrete rectangular plate reveals the whole process of damage accumulation and crack propagation and the final failure mod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near field dynamic model and algorithm are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and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impact failure and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力學與材料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372099,11132003,51179064)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151493)
【分類號】:TJ410;TU37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冬梅,王曉鳴;反機場彈藥斜侵徹多層介質(zhì)靶的三維數(shù)值仿真[J];彈道學報;2004年03期
2 張德志,張向榮,林俊德,唐潤棣;高強鋼彈對花崗巖正侵徹的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09期
3 王峰,王肖鈞,胡秀章,劉文韜;卵形桿彈對鋁靶的斜侵徹[J];爆炸與沖擊;2005年03期
4 王金峰;關于侵徹問題研究現(xiàn)狀的綜述[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5 榮光;孫瑞勝;薛曉中;孫傳杰;楊云斌;;兩種非圓截面彈芯的侵徹性能研究[J];兵工學報;2009年04期
6 邵魯中;龍源;紀沖;唐德高;萬文乾;;剛性彈丸斜撞擊下混凝土板侵徹極限深度計算方法的對比驗算[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9年02期
7 黃家蓉;劉瑞朝;何翔;孫桂娟;徐鵬;;侵徹過載測試信號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J];爆炸與沖擊;2009年05期
8 呂中杰;徐鈺巍;黃風雷;;彈體斜侵徹混凝土過程中的方向偏轉(zhuǎn)[J];兵工學報;2009年S2期
9 尹建平;王志軍;魏繼允;;長徑比對侵徹膨脹彈橫向效應的影響[J];彈箭與制導學報;2010年02期
10 董永香;馮順山;段相杰;;彈丸斜侵徹多層金屬間隔靶特性研究[J];中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桂娟;張慶明;王幸;劉瑞朝;黃家蓉;何翔;;高g值侵徹過載測試相關技術研究[A];第一屆全國工程安全與防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劉海鵬;高世橋;梁新建;;一種基于空穴膨脹理論的侵徹混凝土修正模型[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樓建鋒;;鎢合金桿侵徹半無限厚鋁合金靶的數(shù)值研究[A];第八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馬天寶;郝莉;寧建國;;侵徹問題的歐拉數(shù)值方法[A];第八屆全國爆炸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武海軍;黃風雷;王一楠;;高速彈體非正侵徹混凝土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爆炸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蔣建偉;門建兵;王樹有;;混凝土侵徹數(shù)值計算方法的對比分析[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陳小偉;李小笠;陳裕澤;武海軍;黃風雷;;剛性彈侵徹動力學中的第三無量綱數(shù)[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高進忠;舒鵬;;動能侵徹硬回收測量技術研究[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9 楊大峰;劉國權;;陶瓷纖維復合材料抗彈侵徹計算模型研究[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10 呂中杰;;彈體斜侵徹混凝土過程中的方向偏轉(zhuǎn)[A];第九屆全國沖擊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9年
,本文編號:18666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186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