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脫鉤”理論的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戰(zhàn)略環(huán)境評價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開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299.22
【圖文】:
第一節(jié) 選題背景及意義選題背景()l 城市化快速發(fā)展導致能源供應難 以為繼 ! 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 日益惡化城市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 是現代文明的標志, 是一個的政治 ! 經濟和文化中心 " 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城市化戰(zhàn)略是一個國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核心戰(zhàn)略 " 而從世界城市發(fā)展的歷史來看 , 城市化與化是一個相生相伴 ! 互為依托和相互促進的過程 " 自 81 世紀英 國工業(yè)革命 , 城市化與工業(yè)化就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 , 成為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永恒主題 " 國家的經驗表明, 城市化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 , 城市化促進 了社會 ! 經發(fā)展, 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另一方面, 在城市化加速發(fā)展的特殊時期會經濟發(fā)展將產生巨大的能源需求, 能源高消耗和污染物高排放的生產方將導致傳統(tǒng)能源資源枯竭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退化, 從而威脅到城市社會經濟 的可發(fā)展 "05 } }
市對于勞動力以及工業(yè) ! 服務業(yè)的吸引力, 導致能源消耗迅速向城市集中 " 2006年, 全國G D lP o 強城市的能源消費占到全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 24 .97 % , 82 7個地級城市能源消費所占比重則達到了 55.05 % "/ 十五 0 期間 , 我國能源生產量年均增長 .9 4% , 而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速高達 10.1% , 能源缺口由 2000 年的 0.96 億 tee 增長到 2005 年的 1.88 億 tce " 進入 /十一五 0 后, 能源消費高速增長的勢頭依然未減 " 2006佗080 年, 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分別達到了 24. 36 億 te ! 62 .65 億 te 和 82 .50 億 te , 己經提前兩年突破了 5能源發(fā)展 /十一五 0 規(guī)劃 6 所規(guī)定的 2010 年一次能源消費總量 27億 ct e 的控制紅線, 能源發(fā)展狀況己明顯偏離我國既定的戰(zhàn)略 目標 " 中國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課題組預測結果表明, 即使在優(yōu)化情景下, 到 2020 和 2050 年 , 全國287 個地級市的能源需求依然將達到 37 .79 億 tec 和 42.80 億 tec =.]" 而根據權威部門分析, 到本世紀中葉, 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的極限能力也只有 30 億噸 te "按 目前的城市化發(fā)展趨勢, 如果我國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在 2040 年達到美國當前水平, 屆時中國的能源消費缺口將達到驚人的 134 億 te , 即便達到 日本當前的人均能源消費水平, 缺 口也將達到 65 億 ct e "P rim a yr E ne rg y D e m a n d E stim a tio n
6.4 E 一05(34.721)*7 .4E 一0 5(38.505)*4 .gE 一0 5(38.167)*dR 2F 統(tǒng)計值PT l xyPT Z xy曲線形狀0.99 7 15 165 .0714 90 00 .4 1336 27 30 .2 20N 型1.6E 一0 5(7.853)*0.0 35(2.805)*0 .8 16 963.96156050.14 034 49 80.107N 型0 .9 99417 525 .271042 80 .3322 57 130 .16 9N 型0.9 98489 87.891177 00 .24 223 1550 .19 7N 型6.OE 一05(5.137)*一0 .16 3(一2.16 1)**0 .8 839109 .12172950.2 7 1364720 .160N 型0 .2 72(58.030)*0.83998 6.5800 .2 7210 3790 .3 65倒 N 型注: 1. 括 號內為回歸系數的 t統(tǒng)計值, * ! ** ! ***分別表示 1% ! 5% ! 10% 的顯著性水平" 2.PT 了和z尸2 分別為N 形和倒 N 形曲線的兩個拐點, 二和y 分別為拐點所對應的人均 G D P 和能源強度 "本文缺少 1906 年以前的統(tǒng)計數據, 不過根據 R de dy 等人對 1840一1906 年期內工業(yè)化國家能源強度變化的分析來看 , 美國 ! 德國等第二代工業(yè)化國家的首次能源強度峰值出現在 1902 年前后, 分別為 .0 gtoe l/ 00 $ 和 0.steo /1000 $ " 該時期的美國 ! 德國正經歷著第二次工業(yè)技術革命, 鋼鐵 ! 化學等重化工業(yè)正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 " 日本作為第三代工業(yè)化國家的代表, 首次能源強度峰值 出現在 1950 年左右, 這一年 日本的鋼鐵 ! 化學等行業(yè) 占工業(yè)總產值比重達到了最高的 54.6% "0 .60 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剛;唐薔;;現代城市及其管理——一類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J];城市發(fā)展研究;2007年02期
2 陳效逑,趙婷婷,郭玉泉,宋升佑;中國經濟系統(tǒng)的物質輸入與輸出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4期
3 徐華清,朱松麗,朱曉杰,劉強,于勝民;我國實施能源規(guī)劃環(huán)境影響評價的綜合政策建議[J];環(huán)境保護;2005年05期
4 宋旭光;資源約束與中國經濟發(fā)展[J];財經問題研究;2004年11期
5 趙一平;孫啟宏;段寧;;中國經濟發(fā)展與能源消費響應關系研究——基于相對“脫鉤”與“復鉤”理論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3期
6 俞立平;;信息資源與自然資源內在關系及替代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06年02期
7 舒廷飛;霍莉;蔣丙南;包存寬;;城市規(guī)劃與規(guī)劃環(huán)評融合的思考與實踐[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6年04期
8 葉裕民,黃壬俠;中國新型工業(yè)化與城市化互動機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06期
9 張曉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能源消費的時空格局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5年02期
10 王亞男;趙永革;;空間規(guī)劃戰(zhàn)略環(huán)境評價的理論、實踐及影響[J];城市規(guī)劃;200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艷梅;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能源需求及保障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林忠航;考慮能源的城市規(guī)劃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2 范陽東;工業(yè)化與城市化互動關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7930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93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