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產性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協(xié)同效應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and trade in good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trade in productive services and trade in good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global value chai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and goods trade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supply and demand respectively. The government policy analyzes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the goods trade to the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in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to goods trade in China is demonstrated from three aspects: facilit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reduction of trade cost.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cale, development speed, trade dependence and trad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and goods trad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and goods trade. The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of our country starts late, the starting point is low,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slow, so there is a huge deficit all the year round. The total volume of goods trade in China is the first in the world, both the scal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rade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trade in productive services. Then through the measurement method, the VAR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total quantity of China's trade in productive services and goods, and the other two sectors of producer services, transport and finance, are selected. They will be separately and goods trade for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trade in goods promotes the trade in productive services, transport service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while the trade in productive services and transport services in China. The trade in financial services has no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de of goods in our country.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lag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in our country. The service ability provided by our country's productive service trade is weak and cannot meet the demand of goods trade for productive servi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ults,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concepts and policies, accele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goods trade,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s, this paper gives policy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services trade and goods trade in China.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F752.6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服務貿易:中國與世界》簡介[J];財貿經濟;2000年01期
2 俞淮深,沈慧;我國服務貿易的比較優(yōu)勢和發(fā)展對策[J];國際經濟合作;2000年07期
3 陶明;完善服務貿易數據統(tǒng)計 :國外的實踐與我國的對策[J];國際經濟合作;2000年08期
4 張華;我國政府在促進服務貿易中應發(fā)揮的作用[J];國際貿易問題;2000年08期
5 張華;我國政府在促進服務貿易中應發(fā)揮的作用[J];國際經貿探索;2000年04期
6 陶明;完善服務貿易數據統(tǒng)計:國外的實踐與我國的對策[J];統(tǒng)計研究;2000年10期
7 陳瑛;當前世界服務貿易發(fā)展特點及我國服務貿易發(fā)展研究[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S1期
8 徐宣全;論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發(fā)展的策略[J];黑龍江財專學報;2000年05期
9 韓可衛(wèi);對21世紀初我國服務貿易發(fā)展的思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0年Z1期
10 曾凡榮;談我國服務貿易的開放問題[J];價格與市場;200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敏;;中國的服務貿易管理亟待提高美國服務貿易管理實踐的啟示[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三)[C];2004年
2 程大中;陳憲;;上海服務業(yè)與服務貿易發(fā)展的比較研究[A];人文社會科學與當代中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2003年度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3 劉靜;;服務貿易對就業(yè)的影響研究[A];2007經濟發(fā)展與構建和諧陜西論文集[C];2007年
4 熊涓;朱勇;;構建和諧經貿關系發(fā)展黑龍江省服務業(yè)及服務貿易[A];中國生產力學會第十四屆年會專輯[C];2007年
5 項義軍;;加快我國服務貿易發(fā)展的對策分析[A];黑龍江省第三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研究[C];2008年
6 ;第七章 促進黑龍江省服務貿易發(fā)展[A];黑龍江省現代服務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8年
7 鄭吉昌;姜文杰;;中國發(fā)展服務業(yè)政策與發(fā)展服務貿易政策的結合[A];國際服務貿易評論(總第2輯)[C];2008年
8 鄭吉昌;;全球服務產業(yè)轉移與服務貿易的新發(fā)展[A];國際服務貿易評論(總第2輯)[C];2008年
9 楊逢珉;張娣;;新加坡服務貿易發(fā)展對上海的啟示[A];國際服務貿易評論(總第2輯)[C];2008年
10 湯婧;;美國服務貿易的發(fā)展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A];中國服務貿易發(fā)展報告 2012[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永軍;服務貿易的定義和分類[N];中國化工報;2001年
2 資料提供:WTO編寫組;服務貿易的發(fā)展及服務貿易的內容[N];中國煤炭報;2000年
3 記者 杜登彬;服務貿易要破除五個障礙[N];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
4 黃偉;東亞服務貿易后來居上[N];中國商報;2002年
5 楊學聰;北京服務貿易協(xié)會成立[N];北京日報;2007年
6 張曉蕊邋趙艷紅;服務貿易將現“北京品牌”[N];北京商報;2007年
7 張毅;五年內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將翻一番[N];中國改革報;2006年
8 王健 李川;發(fā)展護理服務貿易 拓展國際護理市場[N];中國改革報;2007年
9 上官衛(wèi)國;我國首次發(fā)布服務貿易發(fā)展報告[N];中國證券報;2006年
10 春生;服務貿易三年后將翻番[N];中國證券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小新;服務貿易發(fā)展史與自由化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盧仁祥;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互動關系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年
3 陳蕾;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發(fā)展及其經濟效應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4 邱愛蓮;生產性服務貿易前向溢出效應對中國制造業(yè)TFP的作用[D];遼寧大學;2015年
5 王拓;新時期中國服務貿易促進體系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年
6 馮曉玲;美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7 鄭輝;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8 潘菁;開放經濟下知識型服務貿易與經濟增長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9 徐光耀;我國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相關性和比較差異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韓岳峰;美國服務貿易模式特征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文婷;促進浙江省服務貿易發(fā)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08年
2 黃鷺凌;我國知識型服務貿易發(fā)展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3 肖志鵬;我國服務貿易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馬學文;論我國服務貿易的問題及對策[D];吉林大學;2009年
5 孫曉娟;天津市服務貿易發(fā)展及其政策選擇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6 陳雪;韓國服務貿易發(fā)展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7 張爽;中國與美國、加拿大服務貿易發(fā)展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8 王斐婷;基于服務貿易發(fā)展的我國外貿增長方式轉變機理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藍春汛;國際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相關性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10 王周博;論服務貿易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395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43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