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與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的沖突
本文關鍵詞:轉基因食品引發(fā)的國際貿易法律問題及對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鄭州大學》 2011年
《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與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的沖突
陳曉樂
【摘要】:本文在以生物安全保護國際法體系分析的基礎上,對最為重要的《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涉及轉基因貿易的相關法規(guī),作了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分析。本文試圖從不同的角度找出兩者已經存在的沖突和以后可能出現(xiàn)的沖突,并為解決這種條約間的沖突的解決途徑有一個展望。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建立和健全生物安全國際保護法規(guī)的必要性,結合我國在生物保護方面的法律規(guī)范的現(xiàn)狀,指出我國在轉基因技術的立法保護方面可以有的應對措施。 兩大條約體系的沖突實際上反映出環(huán)境和貿易問題的矛盾發(fā)展問題。當今世界的發(fā)展應該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在這個前提下,環(huán)境保護和貿易全球化是兩個同樣重要,又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方面。而兩大條約的沖突,正是環(huán)境保護和貿易全球化發(fā)展互相交叉發(fā)展而引發(fā)矛盾的最好的體現(xiàn)。 本文以《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為基礎,從轉基因生物安全的國際法規(guī)制的角度,指出其與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貿易法規(guī)的沖突,并試圖探析協(xié)調的出路,并結合2010年已經通過的《名古屋-吉隆坡議定書》,對轉基因生物安全的國際法保護有新的展望,從而能夠給我國未來的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有所幫助。 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與結合了《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的最新發(fā)展,即《名古屋-吉隆坡補充議定書》的內容來談兩者已有的沖突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對我國的轉基因水稻的安全證書發(fā)放問題,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除去引言和結語,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通過介紹轉基因生物安全國際法體系,指出沖突存在的原因及反映的問題。第二章重點闡釋《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與世貿組織相關協(xié)議的沖突的幾個主要方面的具體分析,指出兩者在價值層面和制度層面的矛盾,以及對各國國內法的影響。第三章分析解決沖突的幾種思路。第四章總結沖突所帶來的啟示,指出生物安全國際立法的必要性。針對我國已有轉基因生物技術相關法規(guī),指出不足之處和應對的措施,以求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生物安全法規(guī),與生物安全國際保護相接軌。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96.9;D996.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孟雨;;轉基因食品引發(fā)的國際貿易法律問題及對策[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智霞;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蔣麗麗;轉基因產品消費者保護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先榮;楊杰;周衍茂;;轉基因技術應用及轉基因產品安全性研究進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2 王春蓮;;轉基因作物的抗蟲性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23期
3 張麗霞;劉慧;;轉基因生物安全性新探[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3期
4 鄭義;;生物工程專業(yè)開設《生物安全》課程的探討[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6期
5 趙海泉;曹珂珂;王鳳娟;胡子全;;bar基因對盆栽小麥根際微生物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6 毛潤琳;綠色壁壘的法律依據淺析[J];北方環(huán)境;2003年04期
7 蔣莉,牛承家,曹越;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及我國的環(huán)保對策[J];北方環(huán)境;2004年06期
8 馮芳;;淺析后配額時代浙江紡織服裝產業(yè)綠色國際競爭力[J];北方經濟;2011年08期
9 馬柳穎;綠色壁壘法律探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10 馬柳穎,肖衛(wèi)華;綠色貿易壁壘及其在法律上的應對[J];商業(yè)研究;2003年2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翊;劉坤坤;;多邊貿易體制下的綠色壁壘問題[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三)[C];2004年
2 梁洪杰;;略論WTO規(guī)則在我國的司法適用[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四)[C];2005年
3 蘇翊;劉坤坤;;多邊貿易體制下的綠色壁壘問題[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四)[C];2005年
4 徐紅菊;;論TRIPs第70條之“exclusive marketing rights”——由70條第9款兼談藥品專利權的例外[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四)[C];2005年
5 趙世璐;;綠色海關計劃的實施對中國海關履行環(huán)境保護職能的影響及對策[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八)[C];2009年
6 滕妍;;淺議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法治建設[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荊珍;;風險預防原則在WTO法中的體現(xiàn)及適用[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劉儒清;;我國防治危險廢物越境轉移法律問題研究[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11年
9 原芳盟;;略論我國環(huán)境稅收制度的缺陷與完善[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卷)[C];2006年
10 薛磊;;企業(yè)社會責任與中國對外開放戰(zhàn)略——互利共贏戰(zhàn)略的微觀視角[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瓊;北極海域的國際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林惠玲;美國反補貼實體法律實施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張薇;國際投資中的社會責任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高田甜;WTO爭端解決機制證明負擔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宋俊榮;應對氣候變化的貿易措施與WTO規(guī)則:沖突與協(xié)調[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趙鑫;優(yōu)質藍莓轉LEA基因及耐寒性分析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7 張衛(wèi)彬;國際法院解決領土爭端中的證據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8 張宏樂;國際投資協(xié)定中的最惠國條款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9 趙子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10 王淼;WTO規(guī)則對低碳經濟的約束與激勵[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小平;轉基因食品傳播推廣中的文化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于大偉;我國轉基因種子市場規(guī)制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盧增斌;防治水稻螟蟲單項技術措施的評價及儲備技術—轉基因水稻對非靶標生物影響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丁麗;后京都氣候變化協(xié)議的構建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程紅丹;國際環(huán)境法中的差別待遇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侯成智;國際環(huán)境非政府組織與國際環(huán)境法的發(fā)展:參與·創(chuàng)新·推動[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馮瑩;歐盟環(huán)境法中的風險預防原則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蔣士鋒;跨界環(huán)境損害法律責任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宋旭恒;環(huán)境權主體理論的理性思考[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10 郭佳鑫;論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司法經濟原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史曉麗;轉基因技術及其產品的法律管制[J];比較法研究;2003年04期
2 王玉秋,錢茜;我國轉基因作物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安全管理[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3年06期
3 耿獻輝,周應恒,霍利玥;《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對大豆貿易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02年06期
4 邊永民;;從美歐轉基因案看轉基因產品貿易的管理[J];國際貿易;2007年02期
5 戴忠喜;轉基因食品標識與消費者知情權保護研究[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4年01期
6 劉小紅,單飛躍;轉基因產品法律問題研究[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王遷;歐美轉基因食品法律管制制度比較研究[J];河北法學;2005年10期
8 汪萍;;完善我國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法律保障機制的具體制度構想[J];經濟師;2004年04期
9 徐友剛;考察美國生物安全立法情況的報告[J];科技與法律;2003年01期
10 王小軍;我國生物安全法律體系的構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平;[N];科技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王娜;國際法對轉基因產品國際貿易的管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孫穎;消費者保護法律體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董文軍;平等視野中的消費者權利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劉俊敏;《衛(wèi)生措施協(xié)定》下食品貿易與公共健康的協(xié)調[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光輝;WTO協(xié)議框架下轉基因產品(GMOs)標識問題的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蔡俊;轉基因產品的國際法管制及我國的對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3 劉倫善;轉基因產品國際貿易爭端法律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4 周濤;基于保護消費者的視角論我國轉基因產品法律制度的完善[D];湖南大學;2005年
5 陳志群;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控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6 王軍有;從《生物安全議定書》看轉基因產品的國際法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05年
7 林嵐;國際貿易與消費者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6年
8 滕曉琳;論歐美法上轉基因產品的環(huán)境侵權責任[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9 鄒穎超;轉基因生物技術損害賠償制度探討[D];湖南大學;2006年
10 李暉;轉基因產品的國際貿易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祥明,朱洲;美國轉基因生物安全法規(guī)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J];世界農業(yè);2004年05期
2 ;我國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步入法制化軌道[J];中國農業(yè)信息;2002年11期
3 李一丁;陳海鷗;;芻議歐盟轉基因立法及對我國立法的啟示[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4 李寧;連慶;付仲文;;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規(guī)框架下健全《生物安全議定書》履約機制[J];農業(yè)科技管理;2006年06期
5 ;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2年35期
6 ;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J];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文告;2002年S2期
7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黑龍江省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領導小組的通知[J];黑龍江政報;2004年15期
8 張鑫;;生物技術安全執(zhí)法研究[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06年19期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公告 第736號[J];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公報;2006年11期
10 ;政策法規(guī)[J];適用技術市場;200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陸群峰;肖顯靜;;各種模式的國家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政策合理性分析[A];首屆、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獲獎文集[C];2009年
2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1年活動計劃[A];北京昆蟲學會通訊(第23期)[C];2011年
3 龔一耘;戢沛城;毛正軒;牟方生;張超;楊澤湖;;抗蟲核不育雜交棉川雜棉33的選育[A];中國棉花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中國生物防治》將更名為《中國生物防治學報》[A];公共植保與綠色防控[C];2010年
5 孫丹;;植物轉基因技術風險的預防[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11年
6 張?zhí)?;轉基因技術的發(fā)展需要科普工作的支持[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44:轉基因植物與食品安全[C];2010年
7 張勇;;轉基因食品安全性評價應就種類不同而區(qū)別對待[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44:轉基因植物與食品安全[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鐘敏;[N];中國食品安全報;2011年
2 記者 張洪偉 汪偉;[N];天津日報;2011年
3 記者 聶翠蓉;[N];科技日報;2002年
4 徐妙云;[N];農民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梅隆;[N];農民日報;2009年
6 記者 江宜航;[N];中國經濟時報;2011年
7 實習生張顯峰記者王翰林;[N];科技日報;2002年
8 新華社記者 楊晴川;[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9 記者郎秋紅;[N];經濟參考報;2008年
10 記者劉娟;[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澧華;我國轉基因生物安全的法律控制[D];湖南大學;2010年
2 何阿孟;轉基因生物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3 田楠;我國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4 陳婉寧;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完善[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5 臧原銳;轉基因生物安全領域條約沖突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6 賀月靜;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中的非科學因素探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年
7 陳曉樂;《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與世界貿易組織規(guī)則的沖突[D];鄭州大學;2011年
8 李翔宇;我國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9 楊崴羽;轉基因生物安全的國際法保護[D];外交學院;2009年
10 劉智霞;轉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轉基因食品引發(fā)的國際貿易法律問題及對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18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20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