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廣告如何提升互動傳播效果
本文選題:互動傳播 + 央視新聞聯(lián)播; 參考:《傳媒》2016年24期
【摘要】:正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網(wǎng)信辦等六部門頒發(fā)的《公益廣告促進和管理暫行辦法》,已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從公益廣告進入央視新聞聯(lián)播和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可見,政府對公益廣告的重視度和投入度越來越高。公益廣告是傳播先進文化、引領文明風尚、提升城市品質(zhì)的重要載體,也是規(guī)范道德行為、弘揚正風正氣、鞏固文明創(chuàng)建成果的重要舉措,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在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fā)揮著越來
[Abstract]:The interim measures for the Promo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issu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and the State Network Information Office have come into effect on March 1, 2016.From the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 entering CCTV news and Spring Festival Gala, the government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spreading advanced culture, leading civiliz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city.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standardizing moral behavior, promoting positive behavior and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creating civilization.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spreading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單位】: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分類號】:F713.8;G2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景和;向平民化和互動傳播方向用力——淺議《正大綜藝》改版[J];電視研究;2003年08期
2 潘彥;;互動傳播在我國傳統(tǒng)媒體中的發(fā)展趨勢[J];新聞知識;2006年03期
3 吳鐳;;互動傳播的功能、效果芻議[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姜瑋;;網(wǎng)絡輿論風暴與互動傳播[J];青年記者;2007年20期
5 倪琳;林頻;;網(wǎng)絡新人類互動傳播行為調(diào)查[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2年08期
6 張品良;張詩婷;;社會轉型期政府網(wǎng)與民互動傳播機制研究[J];江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7 潘思揚;王一明;;新媒體的互動傳播原理與應用研究[J];新聞傳播;2014年01期
8 路雪珂;;品牌蜂窩視角下“快樂昵稱瓶”的互動傳播[J];傳播與版權;2014年05期
9 屈金軼,江建文;論互動傳播對傳統(tǒng)媒體的影響[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10 田多;;廣播媒體互動傳播的效力[J];青年記者;2008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藤依舒;袁媛;;嵌入社交網(wǎng)絡的電視:從“內(nèi)容”走向“關系延伸”的傳播[A];中國傳媒大學第七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佛山日報記者 王軻;互動傳播放大輿論引導力[N];佛山日報;2013年
2 張周;無線技術挑戰(zhàn)分眾傳媒 享樂人群催生娛樂營銷[N];中國經(jīng)營報;2005年
3 南宮;E 廣告:進軍互動傳播業(yè)務[N];中國工商報;2000年
4 房瑞;亞洲互動傳播網(wǎng)絡助力網(wǎng)絡廣告[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0年
5 聶曉平;淺議廣播媒體傳播的互動[N];晉中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郭曉姝;企業(yè)微博信息互動傳播模式、途徑與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麗麗;新媒體的互動傳播原理與應用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2 吳荻;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的“兩會”信息互動傳播[D];吉林大學;2015年
3 王珂;媒介的互動傳播方式與特征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4 王珊;廣告互動傳播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5 劉書慧;廣告互動傳播效果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6 鄭麗;消費維權中電視媒體與受眾的互動傳播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
7 蘇振東;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互動傳播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1年
8 王源;互動傳播視域下城鄉(xiāng)傳播體系及其模態(tài)建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9 梁俊民;新媒介情境視角下的互動傳播與社會動員[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10 張詩婷;我國社會轉型期政府網(wǎng)站互動傳播機制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396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73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