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自由化的綠色生產率增長效應及其約束機制——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shù)據的門檻回歸分析
本文關鍵詞:貿易自由化的綠色生產率增長效應及其約束機制——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shù)據的門檻回歸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新常態(tài) 貿易自由化 綠色生產率 門檻效應 約束機制
【摘要】: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綠色轉型發(fā)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顯,學界普遍認為貿易自由化是影響環(huán)境或生產率的重要因素,但對該問題的回答尚無定論,尤其是缺乏對貿易自由化是否能促進綠色生產率增長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本文基于空間異質性和非線性的雙重視角,利用門檻回歸技術對中國2003-2012年的省際面板數(shù)據考察發(fā)現(xiàn),入世后,貿易自由化總體上顯著促進了綠色生產率增長,但這種影響具有邊際效率遞減的非線性動態(tài)特征和空間異質門檻效應。進一步對非線性增長效應的約束機制分析表明,(1)只有當人力資本和外商直接投資水平分別跨越一定門檻時,貿易自由化才會有利于綠色生產率增長,但這種影響規(guī)律僅體現(xiàn)在東部和中部地區(qū);(2)在人力資本約束下,全國、東部和中部地區(qū)均表現(xiàn)為明顯的正向"U"型規(guī)律,西部地區(qū)則呈現(xiàn)顯著的負向倒"U"型規(guī)律,而在外商直接投資門檻下,全國和東中西三大地區(qū)依次呈現(xiàn)明顯的"U"型、正向"N"型、倒"N"型和負向倒"U"型特征;(3)貿易自由化的綠色生產率增長效應整體存在最優(yōu)人力資本和外商直接投資水平區(qū)間,新常態(tài)下中國的外資利用水平已處于最優(yōu)區(qū)間內,人力資本水平尚未跨入最優(yōu)區(qū)間,但這在不同空間維度下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異質性特征。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分類號】:F124;F75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步入了高速發(fā)展的快車道,長期保持年均10%左右的快速增長,早在2011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就已超越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中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長期以來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質量、低效益、低產出”的粗放型經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怡;王洪亮;;關于貿易自由化影響發(fā)展中國家貧困的研究——理論與實證[J];經濟問題探索;2008年12期
2 黃偉力;;貿易自由化對我國地區(qū)收入不平等的影響: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J];華東經濟管理;2011年08期
3 毛吾麗達·買爾旦;茹合沙麗·阿布都熱西提;;貿易自由化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J];現(xiàn)代商業(yè);2012年28期
4 王世強;蘇全有;呂迪格·多恩布什;;發(fā)展國家貿易自由化評介[J];國際經貿研究;1993年03期
5 俞林;徐立青;;貿易自由化與城鄉(xiāng)收入差距關系的實證分析[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6 趙傳君;;應對危機:東北亞需要區(qū)域貿易自由化[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9年07期
7 俞林;徐立青;;貿易自由化視角下我國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實證分析[J];江蘇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蔣明華;朱玉;;關于貿易自由化對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影響機制的討論[J];知識經濟;2010年07期
9 孫魯軍;;日本經濟發(fā)展與貿易自由化[J];日本研究;1992年02期
10 潘志堅;貿易自由化與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J];經濟問題;199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鄭新立;;抓住開放機遇 加快廣西發(fā)展[A];合作與共榮——廣西發(fā)展生產力和東盟經濟合作研究論文集[C];2004年
2 鄭新立;;抓住開放機遇 加快廣西發(fā)展[A];2004中國生產力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禹洋 實習生 李悅;貿易自由化需要全球性協(xié)定[N];經濟日報;2014年
2 隋治文;日本“入世”有驚無險[N];中國財經報;2001年
3 于立新;美國緣何熱衷貿易自由化[N];中國改革報;2000年
4 盧飛強;APEC距離貿易自由化 還有多遠?[N];中國貿易報;2009年
5 梅新育;APEC暢想[N];國際商報;2001年
6 記者 袁蓉君;APEC峰會落幕 貿易自由化取得實質進展[N];金融時報;2012年
7 隋治文;馬來西亞的體驗:入世好[N];中國財經報;2001年
8 隋治文;菲律賓入世二十年回顧[N];中國財經報;2001年
9 隋治文;分析韓國“入世”[N];中國財經報;2001年
10 隋治文;印尼走過五十年不平路[N];中國財經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曾國彪;貿易自由化對我國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年
2 Muhammad Saim Hashmi;貿易自由化與減貧基于發(fā)展中國家間的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戴勇;貿易自由化下我國收入差距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2 吳玲蘭;貿易自由化與環(huán)境保護的沖突與協(xié)調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3 王華品;貿易自由化對中國產業(yè)布局影響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08年
4 楊紅;區(qū)域貿易自由化影響中國經濟增長的理論和實證分析[D];湖南大學;2010年
5 陳亮;貿易自由化對發(fā)展中國家收入分配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6 韓雪冬;貿易自由化與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關系[D];廈門大學;2007年
7 于濤;貿易自由化對中國區(qū)域間收入分配差距影響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8 劉茜;中國貿易自由化與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焦根建;貿易自由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9年
10 儲飛;貿易開放對中國經濟影響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1661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16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