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國際貿易論文 >

基于VAR模型的中國進口、出口、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6-09-07 14:28

  本文關鍵詞:基于VAR模型的中國進口、出口、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hgroup> 基于VAR模型的中國進口、出口、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Import,Export,Real Exchange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VAR Model

發(fā)布時間: 2015-04-16 19:54瀏覽量:

丁正良;紀成君

DING Zheng-liang;JI Cheng-jun

  Abstract:RMB real exchange rate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import and export of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of the capital account under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econom·ic growth.This paper establishes vector auto regression model encompass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real exchange rate for the peri—od 1 978-201 2 to conduct all empirical research.The results show that devaluation of real exchange promotes export trade and has a week influence on import trade;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between real exchange rate an d economicgrowt h;depreciation of real exchange rate continues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y—ic growth, and Balsa-Samuelson effect is not applicable in China; there aretw o-way Gran ger causality betwee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mpor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ect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hich,within a long period of time,has a greater degree of contribution to eco—gnomic growth than export;finally, import is of great inertia,which is the reason for the strong Granger causality of export.

  Keywords: Depreciation of real exchange rate; Import;Export; Economic growth;VAR model.

  摘要:人民幣實際匯率對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下的進出口貿易、資本項目下的國外直接投資、外匯儲備以及經濟增長均有重要影響。論文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對1 978—201 2年中國經濟增長、進出口貿易以及實際匯率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實際匯率貶值促進出口貿易,對進口貿易影響較弱;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實際匯率貶值對中國經濟增長有持續(xù)促進作用,巴拉薩一薩繆爾森效應不適合中國;進出口貿易均和經濟增長存在雙向Granger因果關系;進口對中國經濟增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很長時期內,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大于出口;進口自身存在較大慣性,是出口的強Granger原因。

  關鍵詞:實際匯率貶值;進口;出口;經濟增長;VAR模型、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貿易不斷發(fā)展,無論進口、出口都呈現(xiàn)不斷增長態(tài)勢,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的迅速發(fā)展對我國經濟增長起到巨大推動作用。開放經濟條件下,匯率是影響一國進出口貿易的核心因素。隨著中國經濟增長及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度的增加和對外貿易依存度的加深,F(xiàn)DI壓力使得外匯儲備不斷膨脹,同時基于美元貶值和境外熱錢大量涌入的外部因素,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在新的形勢下削弱這些因素對我國外貿產生的不利影響,并根據(jù)國際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的變化和國內經濟運行狀況制定新的對外貿易政策和適當?shù)膮R率政策,穩(wěn)定經濟增長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對經濟增長起作用的是實際匯率,并非名義匯率,本文的匯率無特別說明,均指實際匯率。1978—2012年人民幣實際匯率與國內生產總值、進出口的發(fā)展趨勢如圖1。GDP、進出口保持匕升趨勢,實際匯率越大表示貶值越多,觀察圖1發(fā)現(xiàn)1987—1989年、1994-1996年、2008-2010年實際匯率略微升值,與經濟增長、進出口走勢不一致,前兩個時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導致實際匯率升值趨勢明顯,2008-2010年美國次貸危機席卷全球,受到國際環(huán)境的壓力,人民幣對美元實際匯率升值。從總體趨勢來看,直接標價下實際匯率值增加,人民幣實際匯率處于貶值趨勢;谏鲜霰尘昂蛯嵺`發(fā)展的需要,認清現(xiàn)階段我國對外貿易、人民幣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對我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充分發(fā)揮對外貿易的作用有巨大的意義,同時也有利于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對外貿易發(fā)展戰(zhàn)略和人民幣匯率戰(zhàn)略,促進經濟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和實現(xiàn)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人民幣匯率的變動提供決策思考和宏觀經濟管理部門決定是否變動人民幣匯率以及變動幅度提供參考。

  二、文獻綜述

  (一)文獻綜述

  在實際匯率與對外貿易方面,王凱(2010)研究得出從短期來看,人民幣實際匯率變動是影響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長期來看,國外需求變動是影響出口貿易變動的主要因素。盧萬青(2011)從實際匯率、貿易收支總量和結構三個方面探討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的形成原因,認為中國對外貿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人民幣低估引起的,以人民幣升值來調節(jié)由結構原因引起的外貿失衡是不恰當?shù),匯率政策只能作為輔助調節(jié)措施。

  在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方面,盧萬青、陳建梁(2007)針對匯率貶值幅度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匯率小幅度的波動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很小,但大幅波動則會產生劇烈影響。施建淮(2007)考察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表明匯率升值會導致我國產出下降,在我國也存在貶值緊縮效應。Edwards(1985)以12個發(fā)展中國家1965—1980年相關變量的年度數(shù)據(jù)為樣本,運用簡約方程形式,以各國產出對實際匯率、政府支出、貿易條件、貨幣供應進行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匯率貶值在1年內有緊縮效應,而1年后緊縮效應卻發(fā)生了逆轉,長期過程中實際匯率貶值效應為中性。Edwards(1989)運用樣本期內發(fā)展中國家的面板數(shù)據(jù),將實際GDP對貨幣增長、政府支出、名義與實際匯率、貿易條件等進行回歸分析,得出貨幣貶值傾向于減少產出。Golley& Tyers(2006)認為由于中國可貿易品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非?,可貿易商品部門的勞動生產率的相對提高和資源稟賦相對增加的外部沖擊,導致了人民幣實際匯率是在貶值而不是升值。在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上,楊斐、趙景峰和王凱(2007)利用2000年1月到2006年6月的月度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對中國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經濟增長與進出口貿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出口貿易與我國經濟增長存在單向格蘭杰因果關系,并且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大于進口貿易的貢獻。呂惠娟與許小平(2005)對中國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進行了檢驗,認為中國經濟屬于多因素共同驅動的復合型增長并非出口導向型增長,但出口貿易仍然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劉曉鵬(2001)運用我國1952.1998年的GDP和進出口數(shù)據(jù)進行協(xié)整分析,卻得出相反結論,進口對我國經濟增長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卻不顯著,同時從出口商品結構的角度解釋為什么出口與我國經濟增長存在弱相關性。

  (二)文獻綜述總結

  1.國內外許多對實際?出口率、進出口、經濟增長的研究成果,結論并不完全相同,某些方面甚至截然相反。實際匯率、進口貿易、出口貿易和經濟增長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整體,存在內在制約機制,許多實證研究分別從不同角度建立模型,得出的研究結論缺乏整體生、全面性。

  2.已有的文獻研究中,大多數(shù)變量的選取是人民幣名義匯率。人民幣匯率短期內保持穩(wěn)定,隨著國際經濟的Ft趨多元化,很難根據(jù)名義匯率準確描述一個國家的匯率變動I青況。實際匯率能夠清晰反映一國貨幣總體價值及在國際貿易中的總體競爭力和實際購買力,本文選取實際匯率衡量人民幣匯率水平,更能夠合理反映匯率變化隋況。為了研究人民幣實際匯率貶值對進出口貿易有何影響,能否改善貿易收支;實際匯率貶值對經濟增長具有擴張效應,還是同許多發(fā)展中國家那樣具有緊縮效應,巴拉薩一薩繆爾森效應對中國適合與否;進出口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度大小以及兩者存在的交互關系。本文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選取經濟增長、實際匯率、進口、出口四個變量,全面分析改革開放35年來進出口貿易和實際匯率之間的互動關系及在國民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

  三、模型介紹和數(shù)據(jù)、變量的選取

  (一)VAR (向量自回歸模型)介紹

  向量自回歸(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是由Sims(1980)最先提出的一種多變量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該模型不以經濟理論為基礎,直接考慮時間序列中各經濟變量間的關系,采用多個方程聯(lián)立的形式,把系統(tǒng)中每一個內生變量作為系統(tǒng)中所有內生變量的滯后值的函數(shù)來構造模型,模型的每一個方程中,內生變量對模型的全部內生變量的滯后值進行回歸,進而估計全部內生變量的動態(tài)關系并進行預測,成為研究宏觀經濟的主流模型之一。模型的一般形式為:其中,E )=0,E向量組成的同方差平穩(wěn)的線性隨機過程, 是 ×,z)的系數(shù)矩陣, 一 是 向量的i階滯后變量, 是隨機擾動項,滿足零均值、同方差、無自相關、不與解釋變量相關的古典假定。

  (二)數(shù)據(jù)和變量的選取

  實證分析中,考慮到1978年改革開放后外貿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改變,1978年以前的數(shù)據(jù)無法正確反映中國外貿情況,樣本區(qū)間選擇1978—2012年共計35個年度時間序列數(shù)據(jù)。采用GDP衡量國內生產總值,IMPORT和EXPORT度量進出口發(fā)展水平,數(shù)據(jù)來自《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3)和《中國統(tǒng)計年鑒2ooo)并經過整理。直接標價法下的人民幣兌美元實際匯率EXRATE作為衡量匯率的指標,實際匯率在名義匯率的基礎上,經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和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進行調整,即100美元兌換的人民幣實際數(shù)額,其計算公式為:EXRATE=NER* f/p,其中 、PtNER分別表示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和名義匯率,數(shù)據(jù)來自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3)和世界銀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對數(shù)據(jù)進行兩方面的處理:(1)對GDP、進出口等宏觀經濟要素進行實證分析的過程中,必須消除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的影響,消除價格因素的影響有很多種處理方式,本文通過以1978年為基期的GDP平減指數(shù)折算出實際國內生產總值,1978年為基期的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折算出實際進出口數(shù)額。(2)為了消除數(shù)據(jù)中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線性、異方差、避免數(shù)據(jù)變化帶來的劇烈波動,各變量取自然對數(shù)值,用LNGDP、LNIMPORT、LNEXPORT、LNEXRATE表示經濟增長、進口、出口、實際匯率,實證分析使用的計量軟件為Eviews6.0。

  四、實際匯率、進出口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本文建立VAR模型對進出口、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展開實證分析。首先采用單位根檢驗判斷數(shù)據(jù)的平穩(wěn)性,避免宏觀經濟變量的不平穩(wěn)造成的偽回歸;其次確定滯后階數(shù),構建VAR模型、檢驗AR根穩(wěn)定性;然后在構建的VAR模型基礎上逐次進行Johansen協(xié)整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函數(shù)分析和方差分解。

  (一)模型的構建和檢驗

  1.各變量的平穩(wěn)性檢驗本文以運用較多的Dickey.Fuller提出的ADF方法對LNGDP、LNIMPORT、LNEXPORT、LNEXRA TE進行單位根檢驗,根據(jù)各變量時序圖確定有無漂移項和趨勢項,滯后階數(shù)基于AIC和SC信息準則確定。在0.05的顯著性水平,四個序列在95%的置信區(qū)間內都是非平穩(wěn)的;一階差分以后,DLNGDP、DLNIMPORT、DLNEXPORT、DLNEXRA TE四個序列在95%的置信區(qū)間內都是平穩(wěn)的,各變量的一階差分具有平穩(wěn)性,均為一階單整序列,符合協(xié)整檢驗條件。

  2.向量自回歸模型(VAR)的構建基于實證研究選擇的變量:LNGDP、LNIMPORT、LNEXPORT、LNEXRATE構建4維向量自回歸模型,用滯后結構中的滯后長度標準確定VAR模型的滯后階數(shù),結果如表1。如表1所示,5個檢驗指標中有4個確定滯后2期為最優(yōu)滯后期,因此建立滯后2期的VAR模型,即VAR (2)。對于建立的VAR模型,必須驗證AR根的穩(wěn)定性以確保脈沖響應函數(shù)和方差分解結果的有效性,檢驗結果如圖2和表2。如圖2和表2所示,所有的特征根都位于單位圓內,建立的VAR (2)模型是穩(wěn)定的,隨后進行的Johansen協(xié)整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都將基于穩(wěn)定的VAR (2)模型進行。

  3.Johansen協(xié)整檢驗由上文的平穩(wěn)性檢驗可知,LNGDP、LNIMPORT、LNEXPORT、LNEXRATE都是一階單整序列,滿足協(xié)整檢驗的前提條件。在已經構建的Ⅵ 模型的基礎上,采用Johal1sen協(xié)整法對各變量進行檢驗,以確定四者是否具有長期均衡關系,檢驗結果如表3。特征根跡檢驗得出,在95%置信區(qū)問內拒絕無協(xié)整關系的原假設,最大特征值檢驗也得出相同結果,表明LNGDP、LNIMPORT、LNEXPORT、LNEXRATE在0.05的顯著性水平只存在一個協(xié)整關系。

  (二)Granger因果檢驗

  協(xié)整檢驗只是證明了GDP,進口、出口、實際匯率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但這種均衡關系是否構成因果關系還需要進一步驗證。由Granger因果檢驗得出,在滯后三期、0.05的顯著性水平下:

  1.我國實際匯率貶值、進口、出口貿易是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

  2.我國出口貿易不是進口貿易的Granger原因,但進口貿易卻是出口貿易的強Granger原因,進口對出口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3.實際匯率貶值是出口的強Granger原因,是進口的弱Granger原因,人民幣對美元實際匯率降低,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相對價格更低,競爭力增強。進口貿易很大程度取決于本國經濟增長、總產值增加和進口貿易自身的慣性。

  (三)脈沖響應分析

  基于建立的VAR (2)模型已通過穩(wěn)定性檢驗,可以進行脈沖響應分析和方差分解。VAR模型是一種非理論性的模型,不分析一個變量變化對另一個變量影響如何,而是用脈沖響應函數(shù)分析隨機擾動項一個標準差的沖擊對內生變量的影響,即考慮擾動項的影響如何傳播到各個變量,各變量收到一個單位標準差沖擊后的分析結果如圖3一圖6所示。其中,橫軸表示沖擊作用的滯后期間數(shù)(單位:年),為了與時間區(qū)間保持一致,滯后區(qū)間設定為35年,實線表示脈沖響應函數(shù),虛線表示正負兩倍標準差偏離帶。

  1.由圖3可得:本期給進口一個沖擊后,,對GDP的正向效應非常顯著,并且這種正效應會在沖擊后的8年內持續(xù)顯現(xiàn),第8年達到峰值,以后保持平穩(wěn)的狀態(tài),進口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有積極作用,與圖7GDP方差分解結果一致。本期給出口一的脈沖響應的脈沖響應 的脈沖響應個沖擊后,對GDP產生一個穩(wěn)定的正向效應,這個過程持續(xù)4年,第4年達到峰值,隨后保持平穩(wěn),總體來看出口對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程度影響。我國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對歐美和日本的出口額增加,2001年加人世貿組織,與世界各大經濟體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出口導向性政策促進中國經濟發(fā)展,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低表明中國經濟屬于多因素共同驅動的復合型增長并非只是出口導向型增長,但出口貿易仍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與圖7GDP方差分解結果一致。本期給實際匯率一個沖擊后, 10年內對GDP的正向效應較小,隨后曲線呈上升狀態(tài),正效應逐漸增強。在釘住匯率和資本流動管制下,實際匯率貶值引致貿易順差增加,以國際貨幣結算的外匯數(shù)額增加,中央銀行為了維護匯率穩(wěn)定,在資本市場增加本幣供給,導致國內物價水平上漲以及利率下降,最終引起投資和產出增加。

  2.由圖4可得:本期給GDP一個沖擊后,對進口的正向效應持續(xù)減弱,1—5年下降幅度大于以后各年,第5年達到低谷,隨后逐漸收斂為零。本國經濟水平提高,國內生產總值增加,民眾持有財富增加,對國外商品需求增加,隨著時間推移,后期對進口的影響逐漸減弱,結合圖8進口的方差分解,進口存在較大慣性,很大程度受到自身因素、實際匯率的影響。本期給出口一個沖擊后,對進口的正向效應有滯后性, 2年內無顯著影響,3—5年逐漸變強,隨后趨于穩(wěn)定?傮w看來,出口對進口影響不大,并不是進口的原因,與Granger因果檢驗、圖8進口的方差分解結果是一致的。本期給實際匯率一個沖擊后,對進口貿易的正向效應一直保持微弱的上升趨勢。實際匯率貶值使得國際商品相對國內商品更加昂貴,某些商品的進口額減少,由于存在貿易慣性和制度制約,大部分商品數(shù)額不會立即改變。圖3得出匯率貶值后對經濟綜合效應是促進作用,圖4得出經濟增長促進進口,間接得出匯率貶值促進進口,其對進口的正效應抵消了對進口產生的負效應,合力的結果體現(xiàn)為正向,雖然進口增長趨勢微弱,總體上數(shù)額不斷增加。

  3.由圖5可得:本期給GDP一個沖擊后,對出口的正向效應逐漸減弱,第35年正效應收斂為零,經濟增長對出口的影響逐漸減弱,出口數(shù)額不僅受到國內總產出的影響,還受到國外需求變動的影響。本期給進口一個沖擊后,1-3年內對出口的正效應逐漸增強,隨后保持平穩(wěn)。我國進口貿易是我國出口貿易的原因,進口對出口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與Granger因果檢驗、圖9出口方差分解結果是一致的。本期給實際匯率一個沖擊后,對出口的正向效應一直增加。1978年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實際匯率雖然個別年份和某時間區(qū)間呈現(xiàn)上升趨勢,但大體上降低,本幣貶值使得國內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相對更便宜,更有競爭力,貿易部門的出口企業(yè)短期內及時調整出口商品產量,長期內做出增加產量的規(guī)劃,實際出口額持續(xù)增加,實證結果與理論分析一致。

  4.由圖6可得:本期給GDP一個沖擊后, 10年對實際匯率產生正向效應并不斷加強,實際匯率受到沖擊越大表明貶值越多, 28年正效應逐漸減弱,28年為零,29—35年GDP的一個標準差新息對實際匯率是不斷增強但持續(xù)時間很短的負效應。GDP的一個標準差新息對實際匯率的沖擊在不同時問區(qū)間結果相反,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并非伴隨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升值,與巴拉薩一薩繆爾森效應(一國經濟高速增長引起本幣升值)不一致。本期給進口一個沖擊后,l一3年對實際匯率是不斷增強的正效應,4一l5年正效應逐漸下降,l5年降為零,l6—30年是逐漸增強的負效應。本期給出口一個沖擊后, 2年對實際匯率的正效應下降,3—5年逐漸增強,6—30年是微弱且不斷下降的正效應,27年降為零,總體上看,出口對實際匯率幾乎無影響。

  (四)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是通過分析每一個結構沖擊對內生變量的變化(通常用方差來度量)的貢獻度,進一步評級不同結構沖擊的重要性,本文選定35期作為方差分解的滯后期,基于已經建立的向量自回歸VAR (2)模型,分別對GDP、進出口、實際匯率進行方差分解,各變量方差分解結果如圖7一圖10所示,方差分解前采用Cho.1esky正交化處理,以消除殘差項彼此之間的同期相關和序列相關。圖7 LNGDP方差分解 圖8 LNIMPORT方差分解。

  1.圖7結合方差分解表得出,GDP的波動60%由自身解釋,O一35.5787%由進口解釋,0-6.3550%由出口解釋,0一10.3592%由實際匯率解釋。與其他變量相比,出口貢獻度較小,主要原因是中國出口的形式主要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yè),資本密集型產業(yè)出口較少,出口產品的升級速度未能與經濟增長的速度同步。進口對經濟增長的初期貢獻相對較低,但貢獻率不斷上漲,3l期達到峰值,最后一期為35.5787%。經濟增長不僅受到出口影響,很大程度也受到進口影響,而且進口的貢獻度大于出口,與僅由出口貿易促進經濟的認識不同。進口雖然在一定程度將國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轉移到國外,對GDP是一個負向影響,但是由于進口引入了大量的國外先進生產設備和國內經濟增長需要的原油、鐵礦石等原材料,有效地刺激了一國的投資和消費的增長,在長期能夠促進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進而促進經濟增長(范立夫、張捷,2010)。實際匯率對GDP的貢獻度不斷增加,不同時期匯率政策的調整使得匯率制度更加適應中國經濟發(fā)展。在加人世貿組織的形勢下,實際匯率不僅通過進出口,而且通過大量國外資本促進經濟發(fā)展,影響從經常賬戶擴展到資本賬戶。

  2.周8結合方差分解表得出,在進口貿易的波動中,8.63%由人民幣實際匯率的波動解釋,3.11%由出口的波動解釋,38%由自身波動解釋,50%由經濟增長解釋。出口并不是進口的原因,和Granger因果檢驗、圖4進1:3受到沖擊的脈沖響應路徑一致,表明進El貿易額主要取決本國經濟增長、總產值增加和進口貿易自身的慣性,實際匯率也起到積極作用。

  3.圖9結合方差分解表得出,在出口貿易的波動中,41.22%由經濟增長解釋,24.37%由進口的波動解釋,26.47%由自身波動解釋,]0%Eh人民幣實際匯率的波動解釋。進口是出口的強Granger原因,和Granger因果檢驗、圖5出口受到沖擊的脈沖響應路徑一致。綜合長短期,經濟發(fā)展水平和進口是影響出口貿易的主要因素,實際匯率的變動對出口的影響逐漸增強。

  4.圖10結合方差分解表得出,實際匯率的波動70%1)ATI自身波動解釋,表明實際匯率存在慣性作用,受內生變量的影響較小,長時期內變動幅度不大。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 結論本文采用1978.

  2012年數(shù)據(jù),構建VAR模型,通過協(xié)整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脈沖響應函數(shù)分析和方差分解,對改革開放35年來進出口貿易、人民幣對美元實際匯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的結論如下:

  1.實際匯率貶值促進出口貿易,對進口貿易影響較弱。

  2.長期看,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實際匯率在經濟增長中占有一定比重,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經濟增長有持續(xù)促進作用,不同于一些國外學者得出的實際匯率貶值在中長期會降低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結論。

  3.從總體趨勢來看,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直接標價下實際匯率值增加,人民幣實際匯率處于貶值趨勢,和巴拉薩一薩繆爾森效應不一致。此理論以西方經濟學理論為出發(fā)點,缺乏中國特定匯率制度安排和經濟運行環(huán)境,西方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模式是自由市場經濟,中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同時也經歷了一個從封閉經濟向開放經濟的過渡,與西方經濟理論的假設條件不完全符合,本文實證分析得出此理論并非適用中國。

  4.進口、出口均促進經濟增長,與只有出口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觀點不同;很長時期內經濟增長受到出口的沖擊并不明顯,進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大于出口。

  5.我國進口貿易對來自出口貿易的新息沖擊存在滯后性,呈現(xiàn)出的正效應非常微弱,進口主要和經濟增長、實際匯率的變動、自身噴性有關。短期內出口對來自進口的新息沖擊正效應迅速增強,隨后保持平穩(wěn),進口是出口的強Granger原因。

  (二)政策建議

  1.政府應當盡量保持匯率的穩(wěn)定性和匯率政策的長期性,在國際上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的環(huán)境下,有效規(guī)避匯率風險,避免人民幣大幅升值。完善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動態(tài)選擇貨幣籃子中貿易伙伴國的貨幣,并根據(jù)貿易的重要程度及時調整權重,才能夠避免某國經濟發(fā)生重大變化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沖擊。

  2.適當減少加工貿易出口額和加大稀缺資源與高新技術的進口額。加工貿易是一種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主要依靠人力資源的投入和資源的消耗獲得產出,隨著資源趨于緊缺而帶來的價格提升,貿易成本逐漸增加,這種貿易方式很難長久維持,中國應逐漸擺脫此種經濟模式,加快產業(yè)結構升級,大力發(fā)展資本密集型產業(yè)。增加先進技術的進口力度,掌握核心科技并形成自主品牌,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3.實施內外均衡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保持外向型經濟發(fā)展的同時,調整國內需求與國外需求的比重,降低中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過度依賴,促進投資和國內消費需求,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才能在國際上人民幣升值呼聲高漲,中國對外貿易收支順差逐漸縮小的情況下,保持中國經濟持續(xù)、均衡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范立夫、張捷,(2010)“中國經濟增長與凈出口關系的實證分析,”《財經問題研究》第6期。

  [2]李富有、孫敏,(2013)“人民幣實際匯率變動對中日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2000—2011),(論文發(fā)表)”《現(xiàn)代日本經濟》2期。

  [3]劉曉鵬,(2001)“協(xié)整分析與誤差修正模型——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南開經濟研究》第5期。[4]盧萬青,(2011)“我國外貿失衡的形成原因和解決對策—基于匯率、總量和結構的研究視角,”《上海財經大學學報》第2期。

  [5]盧萬青、陳建梁,(2007)“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金融研究》第2期。

  [6]呂惠娟、許小平,(2005)“出口貿易對中國經濟增長影響的再思考(論文發(fā)表),”《數(shù)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第2期。

  [7]施建淮,(2007)“人民幣升值是緊縮性的嗎?”《經濟研究》第1期。

  [8]王凱,(2010)“人民幣實際匯率與中國經濟增長關系研究,”西北大學博士論文。

  [9]楊斐、趙景峰、王凱,(2007)“中國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論文發(fā)表)”《人文雜志》第1期。

  [10]Golley J.,Tyers R.,(2006)“China’s Growth to 2030:Demographic Change and the Labor Supply Con—strain:The Turning Point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ia—Pacific Press,September;Versioning Chinese Forthcoming in Chinese Labor Economics.


  本文關鍵詞:基于VAR模型的中國進口、出口、實際匯率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113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113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c49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