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無標度網絡的關聯信用風險傳染延遲效應
本文關鍵詞:基于無標度網絡的關聯信用風險傳染延遲效應
更多相關文章: 關聯信用主體 關聯信用風險 延遲效應 無標度網絡 D-SIS模型
【摘要】:關聯信用風險是現代信用風險管理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基于復雜網絡的平均場理論和傳染病模型,研究了在資產關聯情景下關聯信用主體之間信用風險的傳染延遲效應.通過建立基于無標度網絡的關聯信用風險傳染D-SIS模型,分析網絡中關聯信用主體之間關聯信用風險傳染的均衡狀態(tài).研究表明:關聯信用主體之間的資產關聯有助于風險分擔,從而延緩關聯信用風險的爆發(fā);關聯信用風險的傳染具有延遲效應,且延遲時間越長,關聯信用風險的傳染強度越強.
【作者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西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 關聯信用主體 關聯信用風險 延遲效應 無標度網絡 D-SIS模型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1271043)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110185110021)
【分類號】:F832;O157.5
【正文快照】: i引言隨著經濟市場化的快速發(fā)展,企業(yè)、金融機構與政府等信用主體通過多種方式聯系和相互影響,形成復雜的網絡結構.一旦某些關聯信用主體出現信用危機,可能波及其他關聯信用主體,乃至整個行業(yè)、地區(qū)甚 至全球.例如,2007年美國發(fā)生的“次貸”危機,重創(chuàng)了美國乃至全球經濟;200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勝民;謝曉聞;方意;;中國在全球股市風險傳染網絡中的角色研究——基于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時期的樣本分析[J];財經論叢;2013年05期
2 陳庭強;何建敏;;基于復雜網絡的信用風險傳染模型研究[J];軟科學;2014年02期
3 尹群耀;陳庭強;何建敏;吳亞麗;;基于濾子理論的信用風險傳染模型[J];系統(tǒng)工程;2012年12期
4 鄧晶;張加發(fā);李紅剛;;基于信貸網絡的經濟波動和風險傳染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4期
5 陳建新;羅偉其;龐素琳;;銀行風險傳染的集合種群模型——基于元胞自動機的動態(tài)模擬[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年03期
6 李守偉;何建敏;龔晨;;銀行風險傳染隨機模型研究[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0年12期
7 王倩;王煦逸;;信用違約風險傳染模型的比較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年11期
8 王倩;;信用風險傳染模型對債務抵押債權定價影響的比較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9 靳飛;田益祥;譚地軍;;股票之間的風險傳染和投資轉移[J];系統(tǒng)工程;2009年07期
10 何宜慶;萬媛媛;何典芝;;次貸危機下我國資本市場與銀行體系跨市場風險傳染實證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理科版);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金融學博士 程實;風險傳染引發(fā)美國經濟惡性循環(huán)之憂[N];證券時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楊洋;“非法集資”頻發(fā) 銀行嚴防風險傳染[N];金融時報;2014年
3 鮑仁;銀監(jiān)會:嚴控外部風險傳染[N];期貨日報;2012年
4 朱文彬;銀監(jiān)會重兵布控銀行業(yè)外部風險傳染[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史進峰;信用違約、表外、外部風險傳染 銀監(jiān)會鎖定三大監(jiān)管重點[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
6 本報記者 鐘輝 實習記者 陳琳;48.65萬億“表外”逼近“表內” 監(jiān)管警示風險傳染[N];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
7 經濟視點報記者 吳春波;謹防地產行業(yè)風險傳染社區(qū)銀行業(yè)[N];經濟視點報;2014年
8 證券時報記者 賈壯;防范個別房企資金鏈斷裂風險傳染[N];證券時報;2014年
9 本報記者 唐皎;銀監(jiān)會:警惕資產風險傳染銀行系統(tǒng)[N];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萬陽松;銀行間市場風險傳染機制與免疫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2 李松恭;商業(yè)銀行保證組合信用風險傳染與緩釋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王彭;證券市場第三產業(yè)板塊行業(yè)間信用風險傳染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4 靳飛;中國股票市場的風險傳染和投資轉移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學帥;資產價格聯動性及風險傳染機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2 喻冬冬;知識共享對供應鏈違約風險傳染的影響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3 鄧爽玲;銀行間風險傳染與系統(tǒng)性風險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4年
4 王毅;基于網絡分析的銀行間市場風險傳染模擬[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崔林林;基于宏觀審慎的我國銀行間系統(tǒng)風險傳染機制[D];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
6 黃靜菲;歐債危機期間中美英日四國金融風險傳染分析[D];華僑大學;2013年
7 王莎莎;基于復雜網絡的銀證業(yè)務風險傳染與免疫策略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8 薛青峰;國際證券市場對A股市場的風險傳染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9 王鍇;銀行系統(tǒng)性風險傳染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10 冷梅;基于KMV和關聯規(guī)則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傳染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523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95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