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質量與我國股票收益波動——基于我國股票收益VAR方差分解的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盈余質量與我國股票收益波動——基于我國股票收益VAR方差分解的實證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盈余質量 盈余信息 折現(xiàn)率信息
【摘要】:本文以1999~2009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基于非有效市場理論,運用VAR方差分解模型,分析了盈余管理如何影響股票收益波動及其組成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盈余信息是我國非預期股票收益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盈余信息的方差貢獻比折現(xiàn)率信息的方差貢獻要大;盈余質量減少了股票收益的方差波動,特別是減少了盈余信息的方差貢獻;當上市公司進行負向盈余管理時,盈余質量對股票收益波動的影響更大。本文不但豐富了盈余質量與股票收益波動的相關文獻,而且對我國監(jiān)管部門加強證券市場的穩(wěn)定性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關鍵詞】: 盈余質量 盈余信息 折現(xiàn)率信息
【基金】:華南理工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2014BS03)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青年項目(GD14YGL02)的支持
【分類號】:F832.51;F224
【正文快照】: 一、弓I言公司價值被定義為用適當?shù)娘L險調整后回報率對期望未來凈現(xiàn)金流進行折現(xiàn)的價值。財務報表信息是一項重要的被市場用來估計公司未來凈現(xiàn)金流的要素。上市公司股票收益變化主要由未預期信息引起,財務報表信息會進入公司的市場定價過程,弓I起股票價格變化。在非有效市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趙宇龍,王志臺;我國證券市場“功能鎖定”現(xiàn)象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9年09期
2 蔡慶豐;宋友勇;;超常規(guī)發(fā)展的機構投資者能穩(wěn)定市場嗎?——對我國基金業(yè)跨越式發(fā)展的反思[J];經濟研究;2010年01期
3 施東暉;證券投資基金的交易行為及其市場影響[J];世界經濟;2001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愛軍,陳小悅;關于會計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論中國股市的利潤驅動特性[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2 朱嘉晨;;我國機構投資者對股市穩(wěn)定性的影響及其成因[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年03期
3 柯劍;王紀平;;基金重倉持股與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相關性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4 胡海峰;宋李;;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謝雯,李紅剛;羊群行為與資產價格波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6期
6 廖海波;證券投資基金的羊群行為[J];商業(yè)研究;2004年01期
7 林利英,吳宜勇,李來兒;我國實證會計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商業(yè)研究;2005年12期
8 馬玖軍;李立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6年07期
9 熊維勤;;鎖定制度與機構投資行為[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魏立波;;中國開放式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忠;朱栗;;盈余管理計量方法綜述與研究展望[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湯勝;;中國上市公司融資順序安排分析[A];新經濟環(huán)境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劉浩;楊爾稼;李灝;孫錚;;公允價值計量與高管薪酬契約的動態(tài)調整[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谷立蓉;德力格爾;;會計盈余持續(xù)性研究的回顧[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5 胡玉明;謝立;;中國上市公司績效評價指標:股權融資偏好的一種行為解釋——基于績效評價指標驅動的財務行為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4年
6 王玉濤;陳曉;;會計政策選擇與市場反應——來源于新會計準則首次實施日的經驗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7 徐浩峰;;企業(yè)競爭力、盈余持續(xù)性與不對稱性[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8 侯宇;葉冬艷;;機構投資者、知情人交易和市場效率——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實證證據(jù)[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9 姚頤;劉志遠;相二衛(wèi);;基金投資在追求價值嗎?[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李海英;;機構投資者、股價穩(wěn)定性與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入芳;開放式基金對股市波動性的影響機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2 于建科;中國基金家族旗下基金非獨立性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趙宇凌;中國A股市場應計錯誤定價的經驗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張曉東;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人為操控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陳麗娟;中國開放式基金組合的市場風險度量[D];東華大學;2011年
6 董文辰;公司治理結構、盈余質量及其價值相關性[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7 李冬昕;市場參與者意見分歧與公司融資決策[D];南京大學;2011年
8 趙萌;證券投資基金的策略性交易行為與股價波動[D];暨南大學;2011年
9 陳曉敏;財務重述公司盈余質量特征及其經濟后果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吳昊e,
本文編號:5643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56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