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的發(fā)展與治理:從信息不對稱到數據不對稱
發(fā)布時間:2021-08-27 23:25
數字金融的邏輯起點是互聯(lián)網金融,互聯(lián)網金融發(fā)展面臨嚴重的治理與監(jiān)管問題。數字金融在緩解傳統(tǒng)的信息不對稱的同時又引致了嚴重的數據不對稱,表現(xiàn)在數據規(guī)模和質量的不對稱、數據技術的不對稱、數據管理的不對稱、數據效用的不對稱、數據外部性的不對稱、數據監(jiān)管的不對稱。與信息不對稱相比,數據不對稱是基礎層面的不對稱,對市場主體的影響顯得更為深刻。數字金融平臺具有"數據壟斷"的優(yōu)勢,而普通金融消費者處于絕對的劣勢地位。要治理數字普惠金融的數據不對稱,需要采取加快制定完善的數據法律法規(guī)、強化金融數據平臺的治理與監(jiān)管、開發(fā)政府實時監(jiān)管技術平臺、構建數字普惠金融適當性服務體系等措施。
【文章來源】:金融理論與實踐. 2019,(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文獻綜述
(一)數據與信息及其不對稱
(二)傳統(tǒng)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特征
(三)數字金融的演進及信息不對稱特征
三、數字金融數據不對稱的表現(xiàn)
(一)金融數據規(guī)模和質量的不對稱
(二)金融數據技術的不對稱
(三)金融數據管理的不對稱
(四)金融數據效用的不對稱
(五)金融數據外部性的不對稱
(六)金融數據監(jiān)管的不對稱
四、數字金融數據不對稱的特征
(一)數據不對稱是基礎層面的不對稱
(二)金融數據信號傳遞的鏈條更長更復雜
(三)金融大數據公司在數據不對稱關系中往往形成金融數據壟斷
(四)普通金融消費者在數據不對稱關系中處于絕對的劣勢地位
(五)金融數據不對稱的治理難度更大
五、數字金融數據不對稱的治理
(一)加快制定數據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
(二)強化金融數據平臺的治理與監(jiān)管
(三)政府監(jiān)管部門開發(fā)實時監(jiān)管的技術平臺
(四)構建數字金融適當性服務的風險管控體系
六、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的眾籌投資風險研究[J]. 劉宇,金升平. 管理現(xiàn)代化. 2018(05)
[2]中國的數字金融發(fā)展:現(xiàn)在與未來[J]. 黃益平,黃卓. 經濟學(季刊). 2018(04)
[3]數字普惠金融的機會與風險[J]. 黃益平. 新金融. 2017(08)
[4]發(fā)展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與思考[J]. 呂家進. 清華金融評論. 2016(12)
[5]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背景、框架和展望[J]. 孫天琦. 清華金融評論. 2016(12)
[6]大數據風控的現(xiàn)狀、問題及優(yōu)化路徑[J]. 巴曙松,侯暢,唐時達.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16(02)
[7]大數據經濟、數據成本與企業(yè)邊界[J]. 涂永前,徐晉,郭嵐.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15(05)
[8]互聯(lián)網金融的基礎理論[J]. 謝平,鄒傳偉,劉海二. 金融研究. 2015(08)
[9]關于互聯(lián)網金融的思考[J]. 李繼尊. 管理世界. 2015(07)
[10]數據科學興起及其與信息科學的關聯(lián)[J]. 葉鷹,馬費成. 情報學報. 2015 (06)
博士論文
[1]P2P網絡借貸投資者的信息識別與行為偏差[D]. 李夢然.清華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67307
【文章來源】:金融理論與實踐. 2019,(1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文獻綜述
(一)數據與信息及其不對稱
(二)傳統(tǒng)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特征
(三)數字金融的演進及信息不對稱特征
三、數字金融數據不對稱的表現(xiàn)
(一)金融數據規(guī)模和質量的不對稱
(二)金融數據技術的不對稱
(三)金融數據管理的不對稱
(四)金融數據效用的不對稱
(五)金融數據外部性的不對稱
(六)金融數據監(jiān)管的不對稱
四、數字金融數據不對稱的特征
(一)數據不對稱是基礎層面的不對稱
(二)金融數據信號傳遞的鏈條更長更復雜
(三)金融大數據公司在數據不對稱關系中往往形成金融數據壟斷
(四)普通金融消費者在數據不對稱關系中處于絕對的劣勢地位
(五)金融數據不對稱的治理難度更大
五、數字金融數據不對稱的治理
(一)加快制定數據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
(二)強化金融數據平臺的治理與監(jiān)管
(三)政府監(jiān)管部門開發(fā)實時監(jiān)管的技術平臺
(四)構建數字金融適當性服務的風險管控體系
六、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信息不對稱理論的眾籌投資風險研究[J]. 劉宇,金升平. 管理現(xiàn)代化. 2018(05)
[2]中國的數字金融發(fā)展:現(xiàn)在與未來[J]. 黃益平,黃卓. 經濟學(季刊). 2018(04)
[3]數字普惠金融的機會與風險[J]. 黃益平. 新金融. 2017(08)
[4]發(fā)展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與思考[J]. 呂家進. 清華金融評論. 2016(12)
[5]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背景、框架和展望[J]. 孫天琦. 清華金融評論. 2016(12)
[6]大數據風控的現(xiàn)狀、問題及優(yōu)化路徑[J]. 巴曙松,侯暢,唐時達. 金融理論與實踐. 2016(02)
[7]大數據經濟、數據成本與企業(yè)邊界[J]. 涂永前,徐晉,郭嵐.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15(05)
[8]互聯(lián)網金融的基礎理論[J]. 謝平,鄒傳偉,劉海二. 金融研究. 2015(08)
[9]關于互聯(lián)網金融的思考[J]. 李繼尊. 管理世界. 2015(07)
[10]數據科學興起及其與信息科學的關聯(lián)[J]. 葉鷹,馬費成. 情報學報. 2015 (06)
博士論文
[1]P2P網絡借貸投資者的信息識別與行為偏差[D]. 李夢然.清華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673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336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