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開放與實際匯率的長期決定因素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financial opening into the analysis of the long-term determinants of real exchange rate,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 productivity, external net assets and real exchange rate by constructing a two-sector intertemporal model.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egree of financial openness will lead to the convergence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to two types of long-term stable state; For financial open countries, the long-term level of real exchange rates depends only on the relative factor productivity between tradable and non-tradable sectors, while for countries that are not fully open to finance, The real exchange rate depends not only on relative factor productivity between the two sectors, but also on the country's external net asset position. The results of panel VAR and panel VECM model support the above conclusions.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經(jīng)濟與貿(mào)易學院;
【分類號】:F224;F832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胡援成,曾超;中國匯率制度的現(xiàn)實選擇及調(diào)控[J];金融研究;2004年12期
2 陳釗,陸銘,金煜;中國人力資本和教育發(fā)展的區(qū)域差異:對于面板數(shù)據(jù)的估算[J];世界經(jīng)濟;2004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亞軍;;相對勞動生產(chǎn)率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影響[J];商業(yè)研究;2011年07期
2 王婧;;匯率變動與經(jīng)濟周期互動關系研究[J];商業(yè)時代;2011年17期
3 何偉;王智強;;差異性消費需求——巴拉薩—薩繆爾森模型的一個擴展[J];國際經(jīng)貿(mào)探索;2011年08期
4 潘思思;蔣敏敏;;匯率變動對中國服務業(yè)就業(yè)的影響分析[J];價格月刊;2011年08期
5 高明;李燕;;人民幣升值的動因研究——基于新經(jīng)濟地理視角的分析[J];中國外資;2011年16期
6 段軍山;毛中根;;中國存在B-S難題嗎?[J];財貿(mào)研究;2011年04期
7 盧萬青;;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視角下外貿(mào)失衡和匯率失衡的地區(qū)異質性研究[J];上海金融;2011年07期
8 蘇振東;嚴敏;;美國對華反傾銷反補貼并用影響因素研究[J];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1年08期
9 許云;;我國匯率波動影響外商直接投資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1年17期
10 歐陽邵杰;;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相寧;韓旭;;基于實際利率差模型的人民幣實際匯率研究[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上海財經(jīng)大學金融學院課題組;金德環(huán);;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資本市場聯(lián)動效應分析[A];銀行與投資——中國投資學會2005—2006年度獲獎科研課題選編[C];2005年
3 沈國兵;;美國對華反傾銷的主要決定因素及其影響效應:經(jīng)驗研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4 陳學彬;徐明東;劉明學;李世剛;余辰俊;孫婧芳;蘆東;董益盈;;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國際收支影響的實證分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5 田素華;;匯率變動的投資效應分析——對中國案例的實證研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7年
6 胡浩;;從DD-AA模型看當前我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影響[A];天津市電視技術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7 李曉峰;錢利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對就業(yè)影響的傳導渠道分析[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朱孟楠;嚴佳佳;;貨幣替代對貨幣政策運行的影響分析[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劉凱;;金融服務貿(mào)易自由化條件下的中國金融安全問題研究——基于資本流動易變性視角[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沈國兵;;匯率機制改革后人民幣匯率與利率關系:經(jīng)驗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lián)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jīng)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曉赫;李曉東:以變革迎接金融開放的挑戰(zhàn)[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6年
2 記者 蔣凌;淘汰落后產(chǎn)業(yè)實行金融開放[N];蘭州日報;2008年
3 本報綜合報道;濱海新區(qū)正式獲批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張朝暉;央行副行長劉士余: 地方融資平臺必須做到“六個真實”[N];中國證券報;2010年
5 方晉;宏觀調(diào)控不必把全球失衡作為政策目標[N];上海證券報;2006年
6 張巍柏;以金融開放求樓市多贏[N];中國經(jīng)營報;2006年
7 南方;彭興韻:房價為什么還在往上走[N];中國稅務報;2006年
8 鄭曉波;徐林:今年直接融資或超萬億[N];證券時報;2007年
9 中國國際貿(mào)易學會 李文鋒;治理經(jīng)濟失衡需完善市場定價機制[N];湖北日報;2007年
10 汪時鋒;重估“中國價值”:世行減半中國購買力[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夢全;城市化、人口結構變化對實際匯率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張小波;金融開放的風險及其經(jīng)濟增長效應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3 馬亞男;人民幣實際匯率的長短期結構、影響因素和變動趨勢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4 孫曉峰;購買力平價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實證檢驗[D];廈門大學;2007年
5 汪彩玲;實際匯率對經(jīng)濟增長影響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6 王錦慧;金融開放條件下中國的金融效率與經(jīng)濟增長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韓鳳舞;貿(mào)易開放和金融開放的互動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胡海林;人民幣均衡匯率的估算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9 劉凌;國際油價沖擊對中國匯率和產(chǎn)出傳導及其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楊珍增;國際資本流入構成對金融發(fā)展影響的差異性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凌;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在中國的檢驗[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8年
2 魏巍;論我國實際匯率對貿(mào)易收支的影響[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3 黃蕊;基于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的人民幣匯率與消費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于水;人民幣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檢驗[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5 張文宇;人民幣均衡匯率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翁雪琴;實際匯率變動對中美貿(mào)易收支的影響[D];蘇州大學;2006年
7 程鋒;實際匯率波動來源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8 楊云帆;購買力平價理論與結構突變—中美實際匯率的實證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9 畢燕君;人民幣匯率的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10 秦婷婷;勞動力成本與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600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6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