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參數(shù)GARCH模型的匯率波動性預測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non-parametric GARCH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volatility of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parametric GARCH family model. In theory, the nonparametric GARCH model avoids the formal errors of the parametric GARCH family model and is robust. In this paper, the daily logarithmic return rate of dollar and yen / RMB exchange rate is chosen to forecast. The foreca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parametric GARCH model has the strongest predictive ability.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經(jīng)濟學院;青島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10YJC790396)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ZR2010GQ008) 中國海洋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資助(82421119)
【分類號】:F224;F832.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亞靜,朱宏泉;滬深股市收益率分布的時變性[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0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麗琳;崔軒;;中資H股價格指數(shù)的市場波動性分析[J];北方經(jīng)貿;2008年04期
2 林宇;譚斌;魏宇;黃登仕;;基于極值理論的滬深股市風險傳染性研究[J];管理學報;2010年09期
3 涂火年;;基于GARCH模型的上證綜合指數(shù)實證分析[J];廣西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黃德龍;楊曉光;;中國證券市場股指收益分布的實證分析[J];管理科學學報;2008年01期
5 張松;古偉濤;;上證指數(shù)日收益率的正態(tài)性檢驗[J];內江科技;2009年04期
6 李亞靜,朱宏泉,彭育威;基于GARCH模型族的中國股市波動性預測[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03年11期
7 蘭旺森,張所地;基于Fourier分析的中國股市波動周期研究[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04年09期
8 林宇;魏宇;;滬深股市的風險測度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24期
9 劉志東;徐淼;;基于GARCH和EVT的金融資產風險價值度量方法[J];統(tǒng)計與決策;2007年18期
10 鎮(zhèn)志勇;李軍;;非參數(shù)核密度估計在恒生指數(shù)收益率分布中的應用[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劉建和;中國股市價格形成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 盧方元;中國股市收益率波動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3 董大勇;基于行為金融理論的收益率分布主觀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4 禹敏;股票市場收益分布、波動特征與風險度量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5 林宇;動態(tài)極值VaR測試的準確性及VaR因果關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6 朱懷鎮(zhèn);基于CVaR的證券公司資本監(jiān)管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7 周春陽;風險承受者視角下的下邊風險管理[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8 魯萬波;基于特征變量的中國股票市場微觀結構數(shù)量研究:日內模式、持續(xù)時間與價格發(fā)現(xiàn)[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威;航運衍生品在航運公司運價風險規(guī)避中的運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2 張幫正;基于極值理論的商品期貨VaR測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范存磊;基于近年股市波動的風險測度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4 顏凌云;投資組合保險策略及其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何冬黎;基于VaR的我國滬鋁期貨市場風險度量實證研究[D];青島大學;2006年
6 顏小軍;波動性厚尾和極值理論在VaR中的應用[D];河海大學;2007年
7 王輝;VaR方法在國際干散貨航運市場風險測量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8 蔣婷婷;股改信息對市場流動性、股價波動性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華大學;2007年
9 江姍;中國證券市場波動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7年
10 郭雪芬;VaR:一種連接(Copula)函數(shù)方法的應用[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閆冀楠,張維;關于上海股市收益分布的實證研究[J];系統(tǒng)工程;1998年01期
2 薛繼銳,顧嵐;中國股票市場的日歷效應分析[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0年02期
3 陶亞民,蔡明超,楊朝軍;上海股票市場收益率分布特征的研究[J];預測;1999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景榮,楊秀苔;匯率的非線性組合預測方法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1年05期
2 江春;劉春華;;利率平價理論的分析與探討[J];經(jīng)濟管理;2007年20期
3 王治國;;匯改以來RMB兌USD中間價的EGARCH效應分析[J];華南金融電腦;2008年12期
4 杜兆瑜;吳奉剛;;匯率影響實體經(jīng)濟的資產價格路徑[J];財經(jīng)科學;2010年07期
5 桁林;邁向自由匯兌的貨幣政策比較分析[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1997年11期
6 于九如,高曉軍;中短期匯率結構預測模型[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1998年12期
7 趙連霞,朱正佑;匯率最優(yōu)干預的數(shù)學模型及數(shù)值模擬[J];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8 韓春麗;;運用模糊數(shù)學來評估人民幣升值的壓力[J];全國商情(經(jīng)濟理論研究);2005年06期
9 王鐵鋒;;現(xiàn)行制度下中國金融市場的系統(tǒng)風險:以貨幣市場為例[J];經(jīng)濟管理;2005年05期
10 楊軍;;影響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因素貢獻率分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敦禮;李浩;樂甄;樊虹國;;適時調整匯率,促進經(jīng)濟更快地發(fā)展[A];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管理的挑戰(zhàn)——99’管理科學學術會議專輯(下)[C];1999年
2 董景榮;;基于遺傳輔助設計的匯率組合預測模型研究[A];面向復雜系統(tǒng)的管理理論與信息系統(tǒng)技術學術會議專輯[C];2000年
3 溫建東;;多邊匯率與系統(tǒng)化戰(zhàn)略[A];“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下的中國經(jīng)濟與中國股市”座談會論文集[C];2007年
4 謝衷潔;劉亞利;葉偉彰;黃香;;關于J-效應的時間序列分析及其政策性實驗[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5 嚴雪波;;外貿集團公司的外匯風險管理[A];2004年對外經(jīng)濟財會論文選論文集[C];2004年
6 五味久壽;;全球資本主義、亞洲新產業(yè)革命和美元、人民幣、港幣、日元關系的變化——由中國的中心市場化向亞洲地域基軸匯率的登場[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7 陳志武;;認清金融經(jīng)濟本質[A];“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下的中國經(jīng)濟與中國股市”座談會論文集[C];2007年
8 胡日東;李光泉;王志江;;貨幣貶值對國際貿易中成本依賴匯率的企業(yè)產量決策和國家關稅稅率的影響[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9 封思賢;;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分析[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6年
10 李麗;李中;;中外合資山西省七色金屬彩印廠項目的經(jīng)濟評價[A];全國經(jīng)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譚雅玲;利率調整對匯率影響加大[N];國際金融報;2001年
2 嚴章;貨幣政策決定匯率[N];國際商報;2003年
3 ;中外經(jīng)濟學家共話人民幣匯率[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4 徐越;匯率當以不變應萬變[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5 張韜;匯率主導銅價寬幅振蕩[N];期貨日報;2004年
6 本報駐堪培拉記者 戴軍;一路攀升的澳元[N];光明日報;2003年
7 吳佳;2003年:澳元最“硬”[N];解放日報;2004年
8 記者 袁蓉君;周小川縱論匯率利率兩大金融熱點[N];金融時報;2005年
9 樂嘉春;利率、匯率與房地產業(yè)泡沫[N];上海證券報;2005年
10 傅春榮;網(wǎng)易第三季掙了4.63億[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未無;匯率與經(jīng)濟增長[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2 姚小義;金融資產價格傳導機制與市場均衡:模型與實證[D];中南大學;2003年
3 付一婷;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與傳導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薛宏立;金融市場動態(tài)開放中的利率—匯率聯(lián)動[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5 賈俐貞;金融自由化與中國金融開放[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6 李紅星;基于統(tǒng)計學習理論的正則化最小二乘回歸在時間序列建模和預測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7 汪文雋;歐盟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的價格行為及市場效率[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8 唐建偉;資產價格波動與宏觀經(jīng)濟穩(wěn)定[D];復旦大學;2004年
9 吳青;外資與貨幣政策[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1年
10 韓小龍;期轉現(xiàn)與中國商品期貨市場功能關系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婷;中國證券市場波動性預測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2 許楊;經(jīng)濟波動中的匯率走向分析[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4年
3 王鵬;波動性、流動性中隱含經(jīng)濟增長信息嗎?[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4 楊會臣;匯率的隔絕能力與匯率制度的選擇分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5 田天立;深市股價波動性分析[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6 何利軍;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7 陳喜華;基于MCMC方法的上證股指波動性實證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8 董列剛;一類隨機匯率模型[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張民;關于我國利率市場化中的利率與匯率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10 楊益波;基于協(xié)整分析技術的匯率行為描述與預測[D];湖南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4215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42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