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ETF市場異象解讀——追隨標的指數(shù)市場收益還是本土金融市場收益
[Abstract]:The exchange trading fun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TF) is a similar "anomaly" of an important financial innovation.ETF marke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ETF tracking foreign index involves the market of two regions, the loc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index market, and its market anomalies have a unique connotation. Means to verify the existence of these anomalies - the lack of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the traced value of assets and the overreaction of the changes in local market returns, and then explain these anomalies from the investors'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deviations and emotional irrationality, and verify these conclusions through simulation experiments.
【作者單位】: 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
【分類號】:F224;F831.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瑋;孫立榮;;證券分析師盈余預測有效性研究的綜述[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4期
2 李春玲;吳瑞娟;;管理者過度自信與公司負債研究——以旅游餐飲業(yè)上市公司為例[J];財會通訊;2011年21期
3 劉天納;周鮮華;;市場反應對盈利預測信息后續(xù)披露行為的影響——基于中國滬深A股的經驗證據[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張芬;;小議應計異象及成因[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12期
5 黃攀;;投資者行為及策略分析——基于行為金融學的視角[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6期
6 劉曉磊;;我國股市收盤價窗飾效應現(xiàn)象的實證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1年08期
7 鄧路;王化成;李思飛;;上市公司定向增發(fā)長期市場表現(xiàn):過度樂觀還是反應不足?[J];中國軟科學;2011年06期
8 廖海波;;開放式基金的業(yè)績與資金流入——多種因素作用下的復雜關系[J];宜賓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9 黃勛敬;趙曙明;;商業(yè)銀行行長勝任力模型與績效關系研究[J];金融論壇;2011年03期
10 陸靜;;中國股票市場天氣效應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文鳳華;馬超群;蘭秋軍;任德平;楊曉光;;一致性風險價值及其在中國證券市場的應用研究[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黃勛敬;趙曙明;;商業(yè)銀行行長勝任力模型績效追蹤驗證研究[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3 王東;王其文;張世英;;期貨交叉套期保值行為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4 姜繼嬌;楊乃定;王良;郭曉;;“上證”A股市場反轉效應的實證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與系統(tǒng)工程——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王勁松;王其文;;過度反應還是反應不足? 基于股指模擬交易的中外股市信息反應模式研究[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6 陶于權;劉建增;;房地產市場融資“異象”的法律思考[A];第三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張健;劉斌;;應計異象與機構投資者交易行為[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邊泓;;投資者對操控性資產減值的識別及其反應不足的實證研究——從啟發(fā)式認知角度解釋“應計異象”[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張富琴;孟梅芹;馬玉紅;;體外受精合并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的觀察及護理[A];河南省第十二次婦產科、第十一次兒科護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10 胡振斌;毛德文;黃古葉;王振常;劉茵;邱華;劉潔;;重視肝硬化腸源性內毒素血癥病理生理的研究[A];第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武漢大學 肖小鋒;行為金融之“厭惡”觀[N];上海金融報;2003年
2 CBN特約記者 郭興艷;阿布扎比銀行“開進”香港稱外界對迪拜事件反應過度[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王輝;美元反轉浮云一現(xiàn) A股不必反應過度[N];中國證券報;2010年
4 包興安;市場對加息預期反應過度[N];證券日報;2010年
5 本報評論員 徐冰;A股有可能對經濟減速反應過度[N];中國經濟時報;2011年
6 記者 袁蓉君;制造業(yè)年來首現(xiàn)收縮 市場不必反應過度[N];金融時報;2011年
7 記者 陳靜 蘇曉;不必對美債降級“反應過度”[N];經濟參考報;2011年
8 記者 吳曉婧;基金:A股暴跌反應過度 走出調整仍需時間[N];上海證券報;2011年
9 證券時報記者 程俊琳;A股市場有些反應過度[N];證券時報;2011年
10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尹中卿;莫對經濟增速下降反應過度[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健琦;基于BSV、DHS和HS模型的證券市場反應行為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 黃靜;行為金融理論與投資策略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3 梁立俊;基于中國股票市場制度安排的行為金融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劉煜輝;中國股票市場的慣性效應、反向效應與信息反應模式[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朱曦;滬深A股市場慣性效應和反轉效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6 徐宏偉;A股總量變動的股價效應及反應偏差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7 禹湘;基于慣性效應的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行為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8 王斌;IPO、市場有效與行為金融[D];復旦大學;2005年
9 伍兵;中國證券公司投資行為偏差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10 陳耀年;投資者系統(tǒng)決策偏差對收益率分布尾部的影響及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小華;反應不足與反應過度研究綜述[D];武漢大學;2005年
2 張旭東;國際ETF市場異,F(xiàn)象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3 楊靜芳;資本資產定價理論演進過程研究[D];東南大學;2004年
4 姜偉;股價動量效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青島大學;2004年
5 崔萍;試論行為金融理論的發(fā)展和啟示[D];暨南大學;2003年
6 趙靜;開放式基金重倉股的行為投資策略分析[D];東北大學;2005年
7 吳迪;滬深A股市場收益異象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米敏;“反應過度”與“反應不足”及其在中國市場的表現(xiàn)和成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侯永建;行為金融及其在我國證券市場的應用[D];青島大學;2003年
10 楊雯鈞;中國A股市場短期過度反應與反應不足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631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16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