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分析師可信度與勝任能力:一個文獻述評
本文關鍵詞: 證券分析師 可信度 公眾投資者 出處:《上海金融》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以"公眾投資者"為全新研究視角,構建證券分析師可信度指標評價體系,通過問卷調(diào)查對證券分析師可信度進行綜合評價。利用平均賦權、專家賦權以及因子分析三種方法,計算出證券分析師可信度分別為2.82、2.87及2.9,語義都為"部分可信"。該研究結果說明:公眾投資者認為證券分析師的投資建議只有40%~59%的可信水平。由于證券分析師的工作性質(zhì)使他們常常陷入各種"利益漩渦"當中,他們所預測的股票并非都是"信得過產(chǎn)品",這些都影響了他們的"客觀性"、"獨立性"以及"準確性",使他們在公眾投資者心中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investor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securities analysts' credibility, 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ecurities analysts' credibility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Expert empowerment and factor analysis, The confidence of securities analysts is calculated to be 2.82 / 2.87 and 2.9, respectively, with the semantics of "partially credib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public investors believe that securities analysts' investment advice is only 40 percent or 59 percent credible. By their nature, they are often caught in various "whirlpools of interest", Not all of the stocks they forecast were "trusted products", which affected their objectivity, independence and accuracy, making their credibility in the minds of public investors "seriously compromised".
【作者單位】: 上海財經(jīng)大學公共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1073101)、(70903046) 上海財經(jīng)大學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CXJJ-2010-31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陸正飛,劉桂進;中國公眾投資者信息需求之探索性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04期
2 胡奕明,林文雄;信息關注深度、分析能力與分析質(zhì)量——對我國證券分析師的調(diào)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堯明;會計信息虛假陳述民事賠償亟待解決的問題[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3年12期
2 王征;張崢;劉力;;分析師的建議是否有投資價值——來自中國市場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6年07期
3 張誼浩,陳柳欽;中國行為金融研究綜述[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4 羅新華;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民事責任的認定[J];當代財經(jīng);2003年06期
5 蔣義宏;陳高才;;會計信息相關性研究——來自年報的證據(jù)[J];當代財經(jīng);2006年04期
6 喬旭東;上市公司年度報告自愿披露行為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3年02期
7 李豫湘,付秀明,彭聰,李黎明;中國公司治理與自愿信息披露的實證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12期
8 曾文水;安然事件后CPA業(yè)務的新發(fā)展[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3年01期
9 彭崗;我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改革的手段和途徑[J];改革與戰(zhàn)略;2004年07期
10 裴平,張誼浩;中國股票投資者認知偏差的實證檢驗[J];管理世界;200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蔣堯明;;會計信息披露民事責任因果關系的認定原則——信賴推定與事實推定相結合[A];轉(zhuǎn)型經(jīng)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軍;上市公司審計質(zhì)量研究[D];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3年
2 劉杰文;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余蕓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設[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劉建和;中國股市價格形成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5 蔡健琦;基于BSV、DHS和HS模型的證券市場反應行為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6 王志揚;開放社會、經(jīng)濟增長與資本市場開放模式選擇[D];廈門大學;2004年
7 姜英兵;論會計標準的實施[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8 汪煒;信息披露、透明度與資本市場效率[D];浙江大學;2005年
9 謝清喜;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10 張愈強;會計信息失真的經(jīng)濟學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陶長高;我國上市公司盈利信息的有用性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2 戴曉鸝;中國股票市場信息監(jiān)管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薛莉;我國股市莊家操縱分析及治理對策建議[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4 袁鷹;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分析[D];浙江大學;2002年
5 廖海波;中國證券市場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6 趙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供求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7 李志榮;價值論與資產(chǎn)計價理論關系及其評價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4年
8 張曉東;投資者對內(nèi)部控制需求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9 符競丹;論當前我國企業(yè)信用狀況與企業(yè)信用管理的構建[D];西北大學;2004年
10 葉慶祥;中國證券分析師信息供給效率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征;張崢;劉力;;分析師的建議是否有投資價值——來自中國市場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6年07期
2 謝朝斌,孫慶,黃凌;我國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fā)行抑價實證研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5年04期
3 胡赫男;吳世農(nóng);;我國基金羊群行為:測度與影響因素[J];經(jīng)濟學家;2006年06期
4 吳聯(lián)生;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需求的調(diào)查分析[J];經(jīng)濟研究;2000年04期
5 陸正飛,劉桂進;中國公眾投資者信息需求之探索性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04期
6 曾穎;陸正飛;;信息披露質(zhì)量與股權融資成本[J];經(jīng)濟研究;2006年02期
7 胡奕明,饒艷超,陳月根,李鵬程;證券分析師的信息解讀能力調(diào)查[J];會計研究;2003年11期
8 蔣義宏,李東平;會計信息失真:投資者視角與經(jīng)營者視角[J];證券市場導報;2001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武曉春;中國股票市場效率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投資評級動態(tài)[J];證券導刊;2005年33期
2 周德昕;鋼鐵股價上漲:是權證帶動還是基本面支撐?[J];證券導刊;2005年44期
3 陳智;;南寧糖業(yè)否極泰來G江汽估值行業(yè)最低[J];證券導刊;2005年47期
4 金紅梅;;食品業(yè)排名小幅上升[J];證券導刊;2008年20期
5 史亞楠;;證券分析師的利益沖突行為的研究[J];中國經(jīng)貿(mào)導刊;2009年20期
6 ;分析師排行榜[J];證券導刊;2009年42期
7 姚可;;上市前分析師盈利預測實證研究[J];財會研究;2011年05期
8 程克棟,陶亞民;證券分析師的利益沖突及防范對策[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9 鄭燕洪;魏海麗;;證券分析師的利益沖突行為:文獻綜述[J];特區(qū)經(jīng)濟;2006年03期
10 鄭勘;;電子元件:精選取得技術突破的公司[J];證券導刊;2006年2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洪劍峭;張新;;基金凈值排名對證券分析師薦股行為的影響[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福勝;宋海旭;;上市公司多元化戰(zhàn)略與企業(yè)價值相關性研究——基于證券分析師關注度的中介效應[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楊書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平嗎?——基于《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實施后的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湘曦;中金嶺南:短期業(yè)績將出現(xiàn)下滑[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聶春林 實習記者 張兆慧;23億廣電資產(chǎn)置入武漢塑料 湖北三網(wǎng)整合起步[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0年
3 ;國電電力(600310)收購有利于長期發(fā)展[N];中國證券報;2008年
4 ;同方股份(600100)業(yè)績穩(wěn)健增長[N];中國證券報;2008年
5 記者 李波;廣電網(wǎng)絡(600831)業(yè)績迎來重要拐點[N];中國證券報;2009年
6 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義相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jīng)理 合規(guī)總監(jiān) 楊新平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jīng)理 研究部負責人 徐剛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合規(guī)負責人 索莉輝 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jīng)理 程漫江 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 何誠穎;倡導規(guī)范研究理念 樹立規(guī)范研究品牌[N];中國證券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梁柯志;息差觸底回升[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8 浙江工商大學經(jīng)濟學院副教授 辜海笑;令人欣喜的10%漲幅[N];證券時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王志靈;大商股份蹊蹺巨虧[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蔣錦仕 劉默涵;海峽論壇利好眾多 海西板塊再受追捧[N];海峽財經(jīng)導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徐躍;關于我國證券分析師盈利預測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2 劉超;基于行為金融學的中國證券分析師行為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3 鄭方鑣;中國證券分析師行業(yè)研究:效率、行為與治理[D];廈門大學;2009年
4 劉建和;中國股市價格形成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5 肖曼君;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國際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曦;中國證券分析師薦股實證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2 龍鑫;證券分析師與投資者的利益沖突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吳瑩;論證券分析師的民事法律責任[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肖志源;我國證券分析師的利益沖突行為及其監(jiān)管[D];暨南大學;2010年
5 康璐;證券分析師市盈率預測精確度的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6 戚佳;我國證券分析師盈余預測準確度的影響因素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7 胡锫;我國證券分析師盈利預測的有效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1年
8 鄒小雙;我國證券分析師選股能力評價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9 董承勇;證券分析師盈余預測與薦股評級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劉維麗;我國證券分析師盈利預測的實證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5143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1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