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貿易品相對價格能解釋人民幣雙邊實際匯率的波動嗎
本文關鍵詞:非貿易品相對價格能解釋人民幣雙邊實際匯率的波動嗎
更多相關文章: 非貿易品相對價格 人民幣雙邊實際匯率 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 一價定律
【摘要】:本文測算了1997-2014年中國與43個貿易伙伴國家(地區(qū))的貿易品和非貿易品價格,采用均方誤差分解法和方差分解法對實際匯率進行分解,發(fā)現(xiàn)非貿易品價格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解釋程度較小,人民幣實際匯率的變化主要受到貿易品價格偏離一價定律的影響。貿易聯(lián)系越緊密、財政支出占比越低、制造業(yè)占比越高的國家,非貿易品價格對雙邊實際匯率的影響越大,但是人均GDP的差異對非貿易品價格在實際匯率波動中的作用沒有顯著影響。2005年之后,非貿易品價格對人民幣雙邊實際匯率的解釋程度相對于2005年之前明顯提高,這與2005年后中國人口紅利衰減、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及貿易自由化有關。
【作者單位】: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2BGJ042) 2012年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12-0994) 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YETP0994)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資本賬戶開放進程安排和風險防范研究”(14JZD016) 中央財經大學重大科研課題培育項目(基礎理論類,項目號14ZZD004)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 中央財經大學青年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 金融學院卓越人才培養(yǎng)項目
【分類號】:F832.6
【正文快照】: 引言傳統(tǒng)的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B-S效應)認為,一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會推動其實際匯率升值。其邏輯在于,對于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國家,其貿易品部門的勞動生產率上升要快于非貿易品部門,從而貿易品部門的工人工資相對于非貿易品部門上升,這會吸引勞動力從非貿易品部門流出到貿易品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王維;相對勞動生產力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03年08期
2 盧鋒;劉鎏;;我國兩部門勞動生產率增長及國際比較(1978—2005)——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與人民幣實際匯率關系的重新考察[J];經濟學(季刊);2007年02期
3 徐建煒;楊盼盼;;理解中國的實際匯率:一價定律偏離還是相對價格變動?[J];經濟研究;2011年07期
4 殷劍峰;;人口拐點、劉易斯拐點和儲蓄/投資拐點——關于中國經濟前景的討論[J];金融評論;2012年04期
5 王澤填;姚洋;;結構轉型與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J];世界經濟;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亞軍;;相對勞動生產率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影響[J];商業(yè)研究;2011年07期
2 侯鵬;陳磊;;人民幣升值能夠平衡我國的貿易差額嗎?——基于匯改后月度數據的S—VAR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17期
3 謝nr;陳麗娜;;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階段性影響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1年08期
4 陳科;呂劍;;人民幣實際匯率變動趨勢分析——基于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J];財經科學;2008年03期
5 王蒼峰;岳咬興;;人民幣實際匯率與中國兩部門生產率差異的關系——基于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06年08期
6 周亞軍;;實際匯率、通貨膨脹與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假說——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1年02期
7 潘沁,徐康寧;論產業(yè)轉移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及我國貿易結構的調整——兼論我國中性貿易戰(zhàn)略[J];財貿經濟;2005年09期
8 鄧永亮;;匯率水平與匯率波動對通貨膨脹的影響研究[J];財貿研究;2010年06期
9 張衛(wèi)軍;王光偉;;單位勞動成本與中美貿易收支關系的實證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10 謝杰;;人民幣實際匯率決定性因素研究——“Balassa-Samuelson假說”的擴展與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的分析[J];南方金融;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丁劍平;;實際匯率研究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A];上海市經濟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王志方;;長期經濟增長下人民幣實際匯率水平研究——以人民幣兌美元為例[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3 丁小江;;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影響——基于中國實際特征事實[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4 楊治國;宋小寧;;經濟結構、匯率與長期貿易順差——新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的觀點[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盧鋒;;人民幣實際匯率之謎(1979—2005)——基于事實比較和文獻述評的觀察[A];經濟學(季刊)第5卷第3期(總第21期)[C];2006年
6 李文溥;熊英;;“劉易斯拐點”的一個理論證偽——基于產品市場的視角[A];首屆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4年)論文集[C];2014年
7 楊治國;宋小寧;;經濟結構、匯率與長期貿易順差——新開放經濟宏觀經濟學的觀點[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的經濟增長與宏觀穩(wěn)定 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永華;國際分割生產與中國制造業(yè)出口發(fā)展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強;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李宸t];中國承接服務外包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付瓊;中國經濟崛起中的人民幣匯率制度[D];吉林大學;2011年
5 陳曉華;產業(yè)出口復雜度演進的動因與效應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6 陳雪;我國人民幣匯率政策調整的時機選擇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陳全功;國際收支對貨幣供給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胡均民;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國外貿結構升級[D];湖南大學;2006年
9 馬丹;人民幣實際匯率與中國國際競爭力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10 申琳;人民幣實際匯率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強;相對勞動生產率變動對人民幣真實匯率影響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周彬;經濟趨同條件下人民幣匯率水平波動與趨勢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3 徐建洲;資本生產率對人民幣實際匯率影響的實證研究—對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模型的擴展[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4 黃蕊;基于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的人民幣匯率與消費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王恒;產品內分工對中國外貿發(fā)展不平衡的影響[D];南京大學;2011年
6 任棟;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及其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1年
7 王瑩瑩;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在中國的適用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姜南;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山東省經濟增長的影響[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9 方偉;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10 石文艷;人民幣實際匯率均衡與失調[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殷劍峰;;中國經濟周期研究:1954 ̄2004[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2 陳國偉,夏江;人民幣實際匯率變動對總產出影響的實證分析[J];經濟科學;2002年04期
3 盧鋒;劉鎏;;我國兩部門勞動生產率增長及國際比較(1978—2005)——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與人民幣實際匯率關系的重新考察[J];經濟學(季刊);2007年02期
4 王小魯;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xù)性與制度變革[J];經濟研究;2000年07期
5 李揚,殷劍峰;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高儲蓄、高投資和中國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05年02期
6 盧鋒;韓曉亞;;長期經濟成長與實際匯率演變[J];經濟研究;2006年07期
7 李揚;殷劍峰;;中國高儲蓄率問題探究——1992—2003年中國資金流量表的分析[J];經濟研究;2007年06期
8 周黎安;;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2007年07期
9 趙志耘;呂冰洋;郭慶旺;賈俊雪;;資本積累與技術進步的動態(tài)融合: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典型事實[J];經濟研究;2007年11期
10 唐翔;;“富人社區(qū)效應”還是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一個基于外生收入的實際匯率理論[J];經濟研究;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盧鋒;[N];學習時報;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霜華;10+3各國貿易品顯性比較優(yōu)勢的計量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5年01期
2 王信,馬昀;單靠匯率變動不能有效地調整經常項目——中國貿易品、非貿易品相對價格的變化與經常項目調整[J];國際經濟評論;2005年02期
3 徐成剛;付宜強;;非貿易品國際比較方法新進展[J];統(tǒng)計研究;2008年08期
4 吳娜智;;中國經濟部門的可貿易性分析[J];世界經濟情況;2008年07期
5 李雅麗;;從兩部門模型看我國對外經濟失衡的調整[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09期
6 朱鐘棣;;我國貿易品結構和行業(yè)收入差距之間的雙向影響關系[J];當代財經;2010年05期
7 于春海;;我國貿易順差的根源及外需的可替代性——基于貿易品—非貿易品的分析框架[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年06期
8 閆克遠;張群;李秀敏;;中國服務業(yè)的可貿易性分析——基于貿易品與非貿易品的框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9 張斌;;人民幣真實匯率:概念、測量與解析[J];經濟學(季刊);2005年01期
10 許軍;薛晨菁;;中國紡織類加工貿易品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變化[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斌;;人民幣真實匯率:概念、測量與解析[A];經濟學(季刊)第4卷第2期(總第15期)[C];2005年
2 盧鋒;;人民幣實際匯率趨勢演變(1978-2005)[A];2012年夏季CMRC中國經濟觀察(總第30期)[C];2012年
3 王志方;;長期經濟增長下人民幣實際匯率水平研究——以人民幣兌美元為例[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9)[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交銀施羅德穩(wěn)健基金經理 鄭拓;明年重點關注非貿易品[N];中國證券報;2007年
2 中信標普公司 羅林;08年看好非貿易品部門[N];中國證券報;2008年
3 楊綠 編譯;奧塞堡號遺骸中的絲綢為貿易品[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4 中信標普公司 羅林;不必對通脹過度擔心[N];中國證券報;2007年
5 中央財經大學外匯儲備研究中心主任 李杰;匯率、通脹與剃頭匠(上)[N];南方周末;2011年
6 ;人民幣匯率事關就業(yè)機會[N];中國經營報;2003年
7 梁紅邋宋宇;PPI、CPI走勢背離或進一步提升消費、金融業(yè)[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8 ;專家稱:2004年價格上漲不可避免[N];中國國門時報;2004年
9 劉文動;從人口結構到人民幣升值[N];證券時報;2006年
10 潘向東;產業(yè)升級能否成功影響出口增速趨勢[N];上海證券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謝維;貿易品價格對人民幣實際匯率的影響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4年
2 丁佳佳;我國貿易品與非貿易品替代彈性的實證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1年
3 吳娜智;中國經濟的可貿易性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4 劉靜;相對勞動生產率與我國人民幣實際匯率的決定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5 楊樂;FDI與我國出口貿易品技術含量的關系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4年
6 王援;中日韓貿易合作的前景探析[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7 馮雅潔;勞動生產率變動對實際匯率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542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15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