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企業(yè)服務質量對顧客態(tài)度忠誠的關系——基于安溪鐵觀音茶葉的調查
本文關鍵詞:茶葉企業(yè)服務質量對顧客態(tài)度忠誠的關系——基于安溪鐵觀音茶葉的調查 出處:《農(nóng)林經(jīng)濟管理學報》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態(tài)度忠誠 服務質量 安溪鐵觀音茶葉
【摘要】:安溪鐵觀音茶葉目前面臨著眾多同質茶類的競爭。以服務質量為視角,以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為目的,利用市場調研的數(shù)據(jù)檢驗其影響的路徑系數(shù)。結果發(fā)現(xiàn):服務質量會顯著影響消費者的態(tài)度忠誠,其直接影響系數(shù)為0.369;服務質量到態(tài)度忠誠的雙因子模型中介是存在的,其中企業(yè)形象占總間接效果的64.4%,而轉換成本占總間接效果的35.6%。因此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要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塑造和提升企業(yè)形象,并設置較高的轉換成本。
[Abstract]:Anxi Tieguanyin Tea tea is facing the competition of many kinds of homogenous tea at pres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quality, the aim of Anxi Tieguanyin Tea tea is to improve the loyalty of consumers. Using the data of market research to test the influence path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rvice quality will significantly affect consumer attitude loyalty, its direct impact coefficient is 0.369; There is a double-factor model intermediary between service quality and attitude loyalty, in which corporate image accounts for 64.4% of the total indirect effect. The conversion cost accounts for 35.6aspects of the total indirect effect.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stomer's loyalty, we should mold and improve the corporate image while improving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set up a higher conversion cost.
【作者單位】: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福建農(nóng)林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福建省教育廳項目(JB13104S) 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13B074) 安溪茶學院教育發(fā)展基金會項目(K1515052A)
【分類號】:F274;F426.8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安溪鐵觀音是中國烏龍茶中的名優(yōu)品種之一,截至目前,安溪縣的涉茶總產(chǎn)值已經(jīng)突破100億元,涉茶產(chǎn)業(yè)人口達到80萬,茶農(nóng)每年的平均收入達到4 000多元,占當?shù)剞r(nóng)民人均純收入的53%。在茶園面積、年產(chǎn)茶葉量、涉茶總產(chǎn)值、茶都茶葉交易額等方面,安溪鐵觀音都居全國前列。雖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東方;;安溪的自然環(huán)境與安溪鐵觀音的保健功能[J];茶葉科學技術;2008年03期
2 王景華;;談談安溪鐵觀音的審評與采購[J];福建茶葉;2010年Z1期
3 ;福建安溪鐵觀音“結盟”拓市場[J];茶世界;2011年01期
4 ;茶葉第一股安溪鐵觀音“亮相”[J];中國茶葉;2012年06期
5 陸一;;安溪鐵觀音向A股進軍[J];理財;2012年09期
6 劉淑霞;sniperz;;安溪鐵觀音:絕美綠色里的戀戀塵緣[J];旅游世界;2012年05期
7 劉淑霞;sniperz;;安溪鐵觀音 絕美綠色里的戀戀塵緣[J];旅游世界(旅友);2012年05期
8 林朝輝;安溪鐵觀音——魏、王爭霸誰入“宗源”?[J];福建質量信息;2005年01期
9 陳銘勛;;練內功 創(chuàng)品牌 安溪鐵觀音全國馳名商標的由來[J];發(fā)展研究;2006年08期
10 黃伙水;林榮溪;;安溪鐵觀音進入品牌化時代[J];中國茶葉加工;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俊之;;安溪鐵觀音 和諧健康茗(節(jié)選)——論安溪鐵觀音的競爭力和生命力[A];第二屆“人文奧運與中華茶文化高峰論壇”文集[C];2007年
2 丁俊之;;安溪鐵觀音 和諧健康茗 論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的穿透力[A];上海市茶葉學會2007-2008年度論文集[C];2008年
3 蔡雅娟;郭雅玲;蔡建明;;安溪鐵觀音的產(chǎn)銷行為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A];人文奧運與中華茶文化高峰論壇文集[C];2006年
4 蔡雅娟;郭雅玲;蔡建明;;安溪鐵觀音的產(chǎn)銷行為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研究[A];第四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余文權;;安溪鐵觀音與奧林匹克之文化交融[A];第二屆“人文奧運與中華茶文化高峰論壇”文集[C];2007年
6 高毅巖;;故鄉(xiāng)情 家鄉(xiāng)茶——安溪鐵觀音[A];上海市茶葉學會2009-2010年度論文集[C];2010年
7 黃昆;;中國安溪鐵觀音 和諧健康新生活[A];弘揚中華養(yǎng)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養(yǎng)生康復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黃東方;;淺談“安溪鐵觀音”[A];中國茶葉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蔡建明;蔡雅娟;;品安溪鐵觀音 享和諧健康新生活[A];人文奧運與中華茶文化高峰論壇文集[C];2006年
10 郭玉瓊;翁貴鳳;;同地域安溪鐵觀音的品質初探[A];第六屆海峽兩岸茶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摘要)[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俞鳳瓊邋徐志南;安溪鐵觀音打響保衛(wèi)戰(zhàn)[N];市場報;2008年
2 記者 龐仙 梁舒林;讓“安溪鐵觀音”香溢四海[N];中國工商報;2005年
3 記者朱建軍 通訊員張平;安溪鐵觀音欲借“港道”開拓國際市場[N];中國食品報;2010年
4 見習記者 王洋;安溪鐵觀音欲打造百億產(chǎn)業(yè)鏈[N];中華工商時報;2010年
5 記者 張漢龍;安溪鐵觀音借道香港進軍全球[N];福建工商時報;2009年
6 早報見習記者 施穎楠;茶葉第一股安溪鐵觀音“亮相”[N];東方早報;2012年
7 實習生 鄭小前 時報記者 盧思寧;安溪鐵觀音成內地茶企“首發(fā)新股”[N];福建工商時報;2012年
8 趙郭峰 林永傳 謝來法;安溪鐵觀音成外商最喜歡的中國農(nóng)產(chǎn)品品牌[N];中國貿(mào)易報;2006年
9 李海水;安溪鐵觀音 走紅農(nóng)交會[N];福建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馮建偉邋張玉蘭 通訊員 李海水;安溪鐵觀音走向世界的三次跨越[N];農(nóng)民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巍;復合式連鎖經(jīng)營與安溪鐵觀音集團區(qū)域市場拓展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08年
2 李梅生;安溪鐵觀音茶產(chǎn)業(yè)競爭力提升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3年
3 徐春妍;安溪鐵觀音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初探[D];廈門大學;2008年
4 朱文偉;基于TRIZ理論的安溪茶產(chǎn)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1年
5 施并塑;安溪鐵觀音品牌視覺形象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6 章志剛;福建安溪鐵觀音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4年
7 呂吉雕;淺談地域文化特色的茶包裝裝潢設計[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8 肖世青;采用外源酶改善安溪鐵觀音茶香氣品質的研究[D];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9 俞鴻;安溪鐵觀音品牌傳播的問題與對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鄭小玲;安溪鐵觀音區(qū)域品牌建設中地方政府作為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719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137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