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產業(yè)結構轉型的影響因素
本文關鍵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產業(yè)結構轉型的影響因素 出處:《經濟研究》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解釋產業(yè)結構轉型的經濟理論聚焦于產品相對價格波動和收入增長等因素,但除此之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還伴隨著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投資率顯著波動和勞動力市場存在摩擦等特征,現有文獻缺乏統(tǒng)一的理論框架同時評估所有這些因素的相對重要程度。為此,本文建立了一個兩國多部門的新古典增長模型,來研究中國產業(yè)結構轉型的影響因素。通過引入多部門的EatonKortum(2002)國際貿易模型、完整的投入產出結構、非位似偏好和勞動力市場摩擦等重要特征,我們將勞動力在三個產業(yè)部門的比重分解為鮑莫爾效應、恩格爾效應、投資效應、國際貿易效應、要素密集度效應和轉移成本效應。通過使用1978—2011年中國宏觀經濟數據,通過分解核算和反事實模擬定量評估了這六種效應的影響。我們發(fā)現恩格爾效應、投資效應和轉移成本效應分別是影響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yè)就業(yè)比重變化的最主要因素,需求收入彈性低、勞動密集度高和存在轉移成本是第一產業(yè)就業(yè)比重高的原因。我們還詳細討論了不同時期六種效應的變化情況。
[Abstract]:The interpretation of economic theory focusing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n the relative price of the products and the fluctuation of income growth and other factors, but in addi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ese with openness are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rate fluctuat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labor market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lacks a unifi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o evalua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ll these factors. Therefore,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new classical growth model of a multi sector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o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introducing multi sector EatonKortum (2002) international trade model, complete the input-output structure,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non homothetic preferences and labor market frictions, we will be divided into labor the Baumol effect, Engel effect, investment effect in three industries the propor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effect, factor intensity effect and transfer cost Effect. Through the use of 1978 - 2011 China macroeconomic data, through the decomposition of accounting and counterfactual simulation evaluated the six effects. We found that the Engel effect, investment effect and transfer cost effect were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y employment than the weight of the main factors,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is low, labor high concentration and transfer cost is the reason that the proportion of primary industry employment high. We also discussed the chang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six effects.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503102)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14YJC790040)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5A030310147)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項目(GD14YYJ04)資助
【分類號】:F12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產業(yè)結構轉型,即經濟活動在不同產業(yè)間的再配置過程是多數走上工業(yè)化道路國家的普遍特征。無論用產出比重還是用就業(yè)比重衡量,產業(yè)結構轉型都會呈現Kuznets事實:伴隨著經濟發(fā)展,第一產業(yè)經濟比重下降、第三產業(yè)經濟比重上升、第二產業(yè)經濟比重先上升后緩慢下降。中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藝敬;產業(yè)結構轉型造就東方“曼哈頓”[J];上海經濟;2004年02期
2 劉學功;;走信息高科技產業(yè)之路——論香港產業(yè)結構轉型[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葛守昆;沈宏婷;陸岷峰;;蘇南產業(yè)結構轉型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李建華;;產業(yè)結構轉型中的效率與就業(yè)關系分析[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5 程曄;;加快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 促進蘇州“三區(qū)三城”建設[J];中國集體經濟;2010年27期
6 劉飛仁;欒貴勤;;“兩個中心”背景下浦東產業(yè)結構轉型分析[J];經濟地理;2011年02期
7 羅瓊;;臺灣產業(yè)結構轉型與渤—臺兩地產業(yè)合作探析[J];理論與現代化;2011年04期
8 隋廣軍;粵港澳產業(yè)結構轉型與人力資源互補[J];特區(qū)與港澳經濟;1997年06期
9 馬忠國;;新形勢下寧夏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路徑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09年21期
10 ;寧夏: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路徑[J];中國產業(yè);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二震;安禮偉;;對外開放與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昆山的經驗與啟示[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2010)——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C];2010年
2 張家旗;;新鄉(xiāng)市產業(yè)結構轉型研究[A];第七屆全國地理學研究生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特約記者 郝晉宏 記者 仝曉飛;郊區(qū)調促結合推動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N];長治日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肖菡 許邵庭;努力推動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N];貴州日報;2013年
3 孫寶強;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應謹防六大認識誤區(qū)[N];中國改革報;2010年
4 記者 沈興國 實習生 王淼;發(fā)展高端特色產業(yè) 推進產業(yè)結構轉型[N];紹興日報;2011年
5 龔震;科學認識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1年
6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教授 劉光嶺;在產業(yè)轉移中推動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N];陜西日報;2012年
7 李瑛 李迎新;遷安科技創(chuàng)新促產業(yè)結構轉型[N];新農村商報;2012年
8 副研究員 周勁 碩士 潘錚;取經日本,促產業(yè)結構轉型[N];東莞日報;2013年
9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博士 陳友駿;日本產業(yè)結構轉型步履蹣跚[N];文匯報;2012年
10 記者 池銀花;加快推進我市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N];閩西日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學明;阿拉善經濟開發(fā)區(qū)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戰(zhàn)略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2 劉紹濱;東莞推進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3 朱潔然;節(jié)能減排對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影響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4 鄧婷;民間資本促進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的路徑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5 張俊紅;河北省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的系統(tǒng)性融資支持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6 鄭杰;順義區(qū)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路徑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6年
7 達月霞;新疆產業(yè)結構轉型的環(huán)境效應及調控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6年
8 何瑾;區(qū)域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對新型城鎮(zhèn)化發(fā)展影響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9 楊華;促進湖南省產業(yè)結構轉型升級的財政支出政策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10 趙航;吉林省產業(yè)結構轉型中的財政支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3716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137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