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評價研究:投入—產出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2-04-27 19:36
下一代互聯(lián)網、物聯(lián)網、移動寬帶、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深入應用,為城市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動力,智慧城市的概念也因此而提出,對智慧城市的研究也由此興起。智慧城市評價研究是智慧城市研究的一部分,也是智慧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從投入-產出的視角出發(fā),綜合運用投入產出理論、人力資本理論、產業(yè)結構演變理論、數(shù)據(jù)包絡法(DEA)、Malmquist生產率指數(shù)評判法等成熟的理論和研究方法,構建了一套智慧城市評價體系,并對武漢市的智慧城市建設進行了測評,主要內容如下。首先,提出了基于DEA方法的智慧城市評價框架。本文首次在智慧城市評價研究領域中引入了DEA方法,并依照DEA的要求從投入-產出的視角出發(fā),將智慧城市的建設分為投入要素和產出成果兩個維度,并分別對二者進行解構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DEA在智慧城市評價研究中的可行性、優(yōu)勢,以及運用DEA方法的評價研究思路,從而建立了基于DEA方法的智慧城市評價框架。其次,建立了智慧城市投入-產出評價指標體系。本指標體系建立在國內外學者近年來的研究基礎之上,先在投入產出理論的指導下,結合智慧城市的相關理論研究,分析智慧城市建設成產系統(tǒng)的投入...
【文章頁數(shù)】:16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研究思路、研究內容、研究方法
1.3 論文創(chuàng)新點
2 文獻綜述
2.1 智慧城市評價文獻綜述
2.2 城市化水平評價文獻綜述
2.3 城市信息化評價文獻綜述
3 智慧城市評價分析框架
3.1 基于投入—產出視角的智慧城市評價理論分析
3.2 智慧城市投入要素分析
3.3 智慧城市產出成果分析
3.4 智慧城市建設的投入—產出模型
3.5 基于DEA方法的智慧城市評價
4 智慧城市投入—產出評價指標體系
4.1 評價原則
4.2 投入要素評價指標體系
4.3 產出成果評價指標體系
5 智慧城市評價模型
5.1 智慧城市投入—產出系統(tǒng)的輸入輸出關系
5.2 決策單元選擇
5.3 輸入輸出指標確定
5.4 DEA評價模型建立
6 智慧城市評價實證分析——以武漢智慧城市為例
6.1 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現(xiàn)狀
6.2 數(shù)據(jù)的獲得與處理
6.3 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效率的DEA測量
6.4 測量結果分析
6.5 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建議
7 總結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研究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1:攻讀博士期間所取得學術成果
附錄2:本文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撐技術及應用[J]. 李德仁,姚遠,邵振峰. 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 2012(04)
[2]智慧城市的愿景與架構[J]. 許慶瑞,吳志巖,陳力田. 管理工程學報. 2012(04)
[3]我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 顧德道,喬雯. 未來與發(fā)展. 2012(10)
[4]我國城市化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研究[J]. 戴磊,趙嫻. 商業(yè)研究. 2012(07)
[5]甘肅省縣域城市化水平差異的人工神經網絡測定[J]. 宮繼萍,石培基,潘竟虎,魏偉. 地域研究與開發(fā). 2012(03)
[6]中國智慧城市戰(zhàn)略規(guī)劃比較研究[J]. 袁文蔚,鄭磊. 電子政務. 2012(04)
[7]信息化城市的內涵、特征及其發(fā)展[J]. 張新紅,于鳳霞,劉厲兵,唐斯斯. 電子政務. 2012(Z1)
[8]智慧城市及其評價指標和評估方法研究[J]. 李健,張春梅,李海花. 電信網技術. 2012(01)
[9]咸陽市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及評價研究[J]. 李文正.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2011(06)
[10]轉型發(fā)展與未來城市的思考[J]. 顧朝林. 城市規(guī)劃. 2011(11)
本文編號:3649049
【文章頁數(shù)】:16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研究思路、研究內容、研究方法
1.3 論文創(chuàng)新點
2 文獻綜述
2.1 智慧城市評價文獻綜述
2.2 城市化水平評價文獻綜述
2.3 城市信息化評價文獻綜述
3 智慧城市評價分析框架
3.1 基于投入—產出視角的智慧城市評價理論分析
3.2 智慧城市投入要素分析
3.3 智慧城市產出成果分析
3.4 智慧城市建設的投入—產出模型
3.5 基于DEA方法的智慧城市評價
4 智慧城市投入—產出評價指標體系
4.1 評價原則
4.2 投入要素評價指標體系
4.3 產出成果評價指標體系
5 智慧城市評價模型
5.1 智慧城市投入—產出系統(tǒng)的輸入輸出關系
5.2 決策單元選擇
5.3 輸入輸出指標確定
5.4 DEA評價模型建立
6 智慧城市評價實證分析——以武漢智慧城市為例
6.1 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現(xiàn)狀
6.2 數(shù)據(jù)的獲得與處理
6.3 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效率的DEA測量
6.4 測量結果分析
6.5 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建議
7 總結與展望
7.1 主要結論
7.2 研究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1:攻讀博士期間所取得學術成果
附錄2:本文調查問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撐技術及應用[J]. 李德仁,姚遠,邵振峰. 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 2012(04)
[2]智慧城市的愿景與架構[J]. 許慶瑞,吳志巖,陳力田. 管理工程學報. 2012(04)
[3]我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 顧德道,喬雯. 未來與發(fā)展. 2012(10)
[4]我國城市化發(fā)展水平綜合評價研究[J]. 戴磊,趙嫻. 商業(yè)研究. 2012(07)
[5]甘肅省縣域城市化水平差異的人工神經網絡測定[J]. 宮繼萍,石培基,潘竟虎,魏偉. 地域研究與開發(fā). 2012(03)
[6]中國智慧城市戰(zhàn)略規(guī)劃比較研究[J]. 袁文蔚,鄭磊. 電子政務. 2012(04)
[7]信息化城市的內涵、特征及其發(fā)展[J]. 張新紅,于鳳霞,劉厲兵,唐斯斯. 電子政務. 2012(Z1)
[8]智慧城市及其評價指標和評估方法研究[J]. 李健,張春梅,李海花. 電信網技術. 2012(01)
[9]咸陽市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及評價研究[J]. 李文正.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2011(06)
[10]轉型發(fā)展與未來城市的思考[J]. 顧朝林. 城市規(guī)劃. 2011(11)
本文編號:36490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36490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