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與信息流的哈長城市群空間網絡結構
本文選題:交通與信息流 + 空間聯(lián)系 ; 參考:《經濟地理》2017年05期
【摘要】:基于哈長城市群11個地級市間的公路、鐵路客運與百度指數數據,采用Arc GIS可視化和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研究城市空間聯(lián)系格局和網絡結構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群域內綜合聯(lián)系呈現"下"字型格局,整體聯(lián)系強度走勢與"哈大齊牡"、"長吉圖"發(fā)展帶和哈長發(fā)展主軸基本吻合;網絡結構特征整體上表現為以哈爾濱、長春為雙核心,地理位置越靠近核心,其交通信息通達性越好,對外聯(lián)系水平越高;群域內城市形成發(fā)展的歷史因素、行政區(qū)邊界壁壘、城市綜合發(fā)展實力、城市功能定位對哈長城市群空間網絡結構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highway,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and Baidu index data of 1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Ha-Chang urban agglomeration, Arc GIS visualization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are used to study the urban spatial connection pattern, network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connection intensity trend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Hada-Qi Peony", "Changji Tu" development zone and the main axis of Ha-Chang development, and the overall network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Harbin. Changchun is the double core, the closer it is to the core, the better the accessibility of traffic information is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external communication is. The historical factors of urba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borderline barrier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ength of the city in the group region, The location of urban function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of Harbin-Chang urban agglomeration.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471142;41630749)
【分類號】:F299.27;F512.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冶;修春亮;劉志敏;陳偉;;春運人口流動透視的轉型期中國城市網絡結構[J];地理科學;2016年11期
2 王海江;苗長虹;牛海鵬;袁占良;;中國中心城市公路客運聯(lián)系及其空間格局[J];地理研究;2016年04期
3 陳偉;修春亮;柯文前;俞肇元;魏冶;;多元交通流視角下的中國城市網絡層級特征[J];地理研究;2015年11期
4 葉磊;段學軍;歐向軍;;基于交通信息流的江蘇省流空間網絡結構研究[J];地理科學;2015年10期
5 趙映慧;高鑫;姜博;;東北三省城市百度指數的網絡聯(lián)系層級結構[J];經濟地理;2015年05期
6 劉正兵;劉靜玉;何孝沛;王發(fā)曾;;中原經濟區(qū)城市空間聯(lián)系及其網絡格局分析——基于城際客運流[J];經濟地理;2014年07期
7 馮長春;謝旦杏;馬學廣;蔡莉麗;;基于城際軌道交通流的珠三角城市區(qū)域功能多中心研究[J];地理科學;2014年06期
8 王波;甄峰;席廣亮;錢前;吳乘月;張浩;;基于微博用戶關系的網絡信息地理研究——以新浪微博為例[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9 馬學廣;李貴才;;西方城市網絡研究進展和應用實踐[J];國際城市規(guī)劃;2012年04期
10 鐘業(yè)喜;陸玉麒;;基于鐵路網絡的中國城市等級體系與分布格局[J];地理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治;張潛;李小歡;;基于地理坐標的網絡輿情節(jié)點影響力度量方法改進研究[J];情報科學;2017年08期
2 孟德友;馮興華;文玉釗;;鐵路客運視角下東北地區(qū)城市網絡結構演變及組織模式探討[J];地理研究;2017年07期
3 馮興華;修春亮;鐘業(yè)喜;李崢榮;;長江經濟帶城市的網絡層級——基于鐵路公路客運視角的分析[J];城市問題;2017年07期
4 張延吉;歐勝蘭;鄭媛;;長三角地區(qū)中心城市的腹地范圍及其演進——兼論場強模型的改進[J];上海城市規(guī)劃;2017年03期
5 劉正兵;戴特奇;廖聰;胡科;梁進社;;中國城際公路貨運空間網絡特征——基于“第一物流”網站數據[J];經濟地理;2017年06期
6 趙梓渝;魏冶;龐瑞秋;王士君;馮章獻;;基于人口省際流動的中國城市網絡轉變中心性與控制力研究——兼論遞歸理論用于城市網絡研究的條件性[J];地理學報;2017年06期
7 趙梓渝;王士君;;2015年我國春運人口省際流動的時空格局[J];人口研究;2017年03期
8 馬學廣;李魯奇;;基于鐵路客運流的環(huán)渤海城市空間聯(lián)系及其網絡結構[J];經濟地理;2017年05期
9 林曉言;羅q,
本文編號:18969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ngjifazhanlunwen/189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