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軟件平臺下適時教學模式在中職圖形圖像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QQ軟件平臺下適時教學模式在中職圖形圖像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適時教學模式 協(xié)作學習 即時通信 教學模式
【摘要】: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計算機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具有學習積極性不高,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學習,不擅長討論交流等一些特點,所以如何及時獲取到學生的反饋信息,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加強學生與教師、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課堂效率,顯得尤為重要。適時教學模式的產(chǎn)生對改變這一現(xiàn)狀提供了理論保證。適時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基于網(wǎng)絡的學習任務”和“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課堂”二者交互作用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合理利用課外時間,鍛煉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QQ軟件作為一款功能十分強大的即時通信軟件,使用人群分布廣,尤其是青少年使用率相當高,并且QQ軟件滿足實施適時教學模式的條件,所以QQ軟件平臺下實施適時教學模式,應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計算機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本文深入研究了適時教學模式的產(chǎn)生背景、內(nèi)涵、特點以及關鍵,在此研究基礎上,深入分析了適時教學模式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混合學習理論和互動教學理論的相互關聯(lián)性,這些理論也構成了適時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接下來分析了QQ軟件結合適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優(yōu)勢所在,再經(jīng)過深入分析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然后開始在QQ軟件平臺下將適時教學模式應用到課程教學設計中,最后在QQ軟件平臺下實施適時教學模式應用到中職計算機課程《圖形圖像》課程教學實踐中,以兩個不同班級為研究對象,一個學期的前半部分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后半部分以QQ軟件平臺下適時教學模式實施教學,通過期中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對比以及學生學習效果的問卷調(diào)查結果分析獲知QQ軟件平臺下實施適時教學模式比實施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QQ軟件平臺下實施適時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成績,增強了課堂學習效率,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誼,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關鍵詞】:適時教學模式 協(xié)作學習 即時通信 教學模式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712;TP317.4-4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緒論9-18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9-11
-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11-15
- 一、適時教學模式研究現(xiàn)狀11-14
- 二、QQ軟件在教與學中的應用14-15
- 第三節(jié) 研究的進程15-16
- 第四節(jié) 研究的方法16
- 第五節(jié) 研究目的及意義16-18
- 第二章 理論基礎18-27
- 第一節(jié) 適時教學模式的產(chǎn)生背景18
- 第二節(jié) 適時教學模式的內(nèi)涵18-19
- 第三節(jié) 適時教學模式的特點19-21
- 第四節(jié) 適時教學模式的關鍵21-22
- 第五節(jié) 適時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22-27
-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2-24
- 二、混合學習理論24-25
- 三、互動教學理論25-27
- 第三章 QQ軟件平臺下實施適時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27-52
- 第一節(jié) QQ軟件平臺下實施適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27-30
- 一、中職學生使用QQ軟件情況的問卷調(diào)查27-29
- 二、QQ軟件具備支持適時教學模式的條件29-30
- 第二節(jié) 支持適時教學模式的QQ軟件平臺功能設計30-37
- 一、QQ軟件平臺功能概述30-32
- 二、支持適時教學模式的QQ軟件平臺功能32-37
- 第三節(jié) QQ軟件平臺下的適時教學模式37-52
-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設計37-39
- 二、QQ軟件平臺下的適時教學模式39-52
- (一)課前階段40-41
- (二)課中階段41-46
- (三)課后階段46-47
- (四)學生學習評價機制47-52
- 第四章 QQ軟件平臺下實施適時教學模式在《圖形圖像》課程中的教學實踐52-66
- 第一節(jié) 中職學校圖形圖像課程的分析52
- 第二節(jié) 中職學校學生情況的分析52-53
- 第三節(jié) QQ軟件平臺下適時教學模式在《圖形圖像》課程中的教學案例53-66
- 一、教學實踐前的準備工作54-55
- 二、教師發(fā)布預習作業(yè)55-57
- 三、學生完成預習作業(yè)并上傳預習作業(yè)57
- 四、教師查閱并分析預習作業(yè),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和設計57-60
- 五、學生實作題的反饋分析60-63
- 六、根據(jù)調(diào)整后的教學方案開展課堂教學63-64
- 七、在QQ群論壇發(fā)布課后作業(yè)開展難題探究64-65
- 八、積極完成學生評價,,形成本周學生平時成績65-66
- 第五章 效果分析66-78
- 第一節(jié) 兩個班級學生的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總成績對比分析66-73
- 第二節(jié) QQ軟件平臺下實施適時教學模式學習效果的網(wǎng)絡問卷調(diào)查73-78
-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78-81
- 第一節(jié) 本文研究的結論78-79
- 第二節(jié) 論文研究的不足之處79-80
- 第三節(jié) 研究展望80-81
- 參考文獻81-83
- 附錄A 關于中職學生對QQ軟件使用情況的調(diào)查問題83-84
- 附錄B QQ軟件結合適時教學模式學習效果的網(wǎng)絡調(diào)查問題8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道勁;針對“三難”抓教學[J];職教論壇;2000年10期
2 沈幼其;實施項目教學 深化教學改革[J];浙江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3 崔崢嶸;淺析中職實踐教學體系[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4 陳鑄千;會計教學中的模塊實驗[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07期
5 王詩文;;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年20期
6 王詩文;;高職學院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7 時新宇;;淺談分層教學在中職教育中的應用[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8 張軼斌;;淺談教學模塊的開發(fā)[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馬春生;;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化學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7年Z1期
10 溫珍云;;淺析基于有效教學的有效備課[J];新課程(教研);201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賀勝軍;;高職院會計專業(y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初探[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2 鐘建偉;;關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yè)課程實踐教學新模式的研究[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3 黃昀;劉芳莉;李春香;計薇;陳峰;傅松濱;;PBL教學的體會[A];高等院校遺傳學教學改革探索[C];2010年
4 華臻;隋金雪;楊莉;王永強;朱智林;;自動化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5 滕官成;;職業(yè)學!督ㄖこ淌┕ぁ氛n程教學探索[A];中國職協(xié)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3年
6 李海濤;陽旭艷;;高等職業(yè)教育中CDMA2000教學模式的探討[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衡陽技師學院 嚴桂芳;淺淡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問題及改革創(chuàng)新[N];衡陽日報;2010年
2 蔡世玲;《發(fā)現(xiàn)你的生涯興趣》教學反思[N];江蘇經(jīng)濟報;2010年
3 尹俊峰 馮波;構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理想課堂[N];淄博日報;2011年
4 黑龍江大學 嚴明;四年不斷線、前期分級、后期分流[N];中國教育報;2004年
5 趙江峰 特約記者 賈國祥;打造精品課程[N];人民武警;2010年
6 姜曉明;“三進入”深化主題教育成果[N];邊防警察報;2008年
7 成都師范學院黨委書記 曹子建;師德養(yǎng)成教育 學科專業(yè)教學 教師技能培養(yǎng)[N];中國教育報;2012年
8 王素琨 王俊亮;“一體化”教學 探索育人新機制 “多元化”發(fā)展 搭建成才立交橋[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14年
9 清水縣紅堡鎮(zhèn)中學 王彥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N];甘肅日報;2009年
10 ;高舉創(chuàng)新大旗 走特色發(fā)展之路[N];中國教育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亞嬌;微課在中學信息技術課程分層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換;小學數(shù)學數(shù)與計算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石國濤;QQ軟件平臺下適時教學模式在中職圖形圖像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宋慧;延邊地區(qū)中職校語文教學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韓曉飛;高中“名著導讀”教學的有效性與可行性調(diào)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6 徐麗娜;高職院校數(shù)學課的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孟然平;中專物理教學中學生技能培養(yǎng)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王永靜;項目導向的大學課程教學支持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宋坤明;論網(wǎng)絡教學平臺在高校中有效應用的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年
10 劉靜泉;護理本科教學中課堂教學質(zhì)量評價的調(diào)查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529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55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