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泉州高職院校發(fā)展抉擇
本文關鍵詞:“一帶一路”戰(zhàn)略背景下泉州高職院校發(fā)展抉擇
更多相關文章: 開放 創(chuàng)新 改革 合作
【摘要】:"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是黨中央、國務院主動應對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泉州被確立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qū)",這給泉州高職教育帶來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為服務于"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提高高職教育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泉州的高職院校應當抓住機遇,基于"走出去"的開放思想,探索泉州高職教育發(fā)展路徑,改革高職教育模式,圍繞產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機制;加強援外培訓,開展合作辦學;改革課程體系,增進理解和互信。
【作者單位】: 泉州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慈山分院;
【關鍵詞】: 開放 創(chuàng)新 改革 合作
【基金】: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一帶一路’與泉州高職教育發(fā)展抉擇”(項目編號:JAS151054)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719.2
【正文快照】: 1“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泉州高職教育發(fā)展“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是黨中央、國務院為了應對全球形勢的深刻變化,統(tǒng)觀國內國際大局,制定的重大戰(zhàn)略。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fā)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fā)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報告,宣告“一帶一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阮應祺;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雷州半島主港概述[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劉偉民;;文化主義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
3 張開城;;論廣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南方論刊;2011年11期
4 弓甫;中外專家共同考察“廣州與海上絲綢之路”[J];廣東社會科學;1991年02期
5 韋夏寧;;廣西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綜述[J];欽州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6 司徒尚紀;海上絲綢之路與我國在南海傳統(tǒng)疆域的形成[J];云南社會科學;2001年06期
7 李金明;聯系福建與拉美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J];東南學術;2001年04期
8 趙春晨;關于“海上絲綢之路”概念及其歷史下限的思考[J];學術研究;2002年07期
9 吳小玲;“海上絲綢之路”與欽州的發(fā)展[J];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4期
10 段明輝;;什么是海上絲綢之路?[J];海洋世界;200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盛觀熙;;海上絲綢之路與明州港[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四輯)[C];2003年
2 盛觀熙;;海上絲綢之路與明州港[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3 朱亞非;;論早期北方海上絲綢之路[A];三條絲綢之路比較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4 陳潮;;試論海上絲綢之路興起的原因[A];三條絲綢之路比較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5 鐘來全;;中國—東盟博覽會“新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談區(qū)域文化傳統(tǒng)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現代化[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6 李金明;;從水下考古發(fā)現看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A];海洋文化與福建發(fā)展[C];2011年
7 徐心希;;海上絲綢之路綜論[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8 吳平;;海上絲綢之路貨幣探索[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9 張書裔;;海上絲綢之路與瓊州的開發(fā)[A];福建省錢幣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東南亞歷史貨幣暨海上絲綢之路貨幣研討會專輯[C];1994年
10 何振良;李玉昆;;略論海上絲綢之路與泉州[A];福建省首屆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士民;寧波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N];中國文物報;2002年
2 鄔鳳英;尋找海上絲綢之路[N];中國商報;2004年
3 李文昌;寧波“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綜述[N];中國文物報;2006年
4 記者 袁鋒;海上絲綢之路值得珍惜[N];海南日報;2007年
5 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崔錦明;海上絲綢之路與海州佛教文化論壇舉行[N];連云港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閻承駿 秦玉;一條古老而鮮為人知的北方海上絲綢之路[N];大連日報;2010年
7 記者 孫漪娜;“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論壇在寧波舉行[N];中國文物報;2010年
8 記者 謝安良;“大運河與海上絲綢之路”寧波論壇舉行[N];寧波日報;2010年
9 劉宇艷 申開波 江崇本;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進入聯合攻堅[N];中國旅游報;2011年
10 記者郭瀟雅;七城市聯合為“海上絲綢之路”申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佳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海權建設[D];暨南大學;2015年
2 李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安全風險及其應對[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陳燕娜;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公眾利用及提升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4 胡靈娟;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5 張洪雨;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的境外樞紐港口選點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6 史雅婷;唐代長沙窯出土瓷器的初探[D];山西大學;2014年
7 謝建偉;淺析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佛僧求法熱潮[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8 李連環(huán);從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看中國的對外交往[D];外交學院;2015年
9 曾凡東;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的發(fā)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10 鄧陽陽;東北亞地區(qū)元代海上絲綢之路瓷器貿易[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5416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54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