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學課程TBL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Abstract]:Pathogen bi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of nurs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medical colleges.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thogen biology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work of pathogen biology in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using TBL teaching mod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BL teaching mode is helpful to arouse students' initiativ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team co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advanced and feasible scientific teaching mode.
【作者單位】: 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河北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教研課題(No.Y-JG14-05)
【分類號】:R-4;G7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飛駿;吳移謀;曾鐵兵;余敏君;;淺談現(xiàn)代科技革命對病原生物學研究的影響和推動[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9年09期
2 李波清;周秀芝;李娜;耿麗;喬媛媛;;以臨床醫(yī)學觀念為基礎的病原生物學課程整合探討[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1年04期
3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稿約[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年05期
4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稿約[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2年12期
5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稿約[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年02期
6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稿約[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年01期
7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稿約[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年11期
8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稿約[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4年02期
9 高艷萍;病原生物學課程設置現(xiàn)狀及改革思路[J];護理研究;2001年06期
10 王少華;畢赤酵母表達系統(tǒng)及其在我國病原生物學領域的應用進展[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宋文劍;;關于《病原生物學》教學內容重組的探討[A];中國動物學會第八次全國寄生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1年
2 蔡銳;盧芳國;李珊;申可佳;;中醫(yī)院!恫≡飳W與免疫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改革思考[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盧芳國;謝雪嬌;楊勝輝;;在《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教學中教書育人[A];第四屆第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臨床教育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陶方方;何一中;邵鐵娟;;關于編寫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過程中的思考[A];2012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簡介[A];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第26次繁殖學術年會暨國家肉牛牦牛/奶牛產業(yè)技術體系第3屆全國牛病防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張平梅;夏惠麗;葉春香;程秀蘭;;鄉(xiāng)村醫(yī)生《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材的構建研究[A];2008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齊亞銀;剡根強;張再清;王靜梅;;牛源豕鏈球菌的某些病原生物學特性[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傳染病學分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董少校;“教學的本義在于引導,而不是強制”[N];中國教育報;2012年
2 肖鑫 陳玉璽 侯靜;為人才搭建“天梯”[N];科技日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姜瑩瑩;臭蟲卷土重來入侵紐約[N];北京科技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海琳;《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4366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436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