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性別教育改革的問題和出路
本文關(guān)鍵詞:我國性別教育改革的問題和出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當前,我國性別教育存在理論缺乏"本土化"、實施缺乏"人文化"、理念缺乏"現(xiàn)代化"、立法缺乏"操作性"等問題。改變性別教育缺失的狀況,我國性別教育改革應遵循傳統(tǒng)文化教化原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jié)合原則、理論與實踐相交融原則,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和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傳播意識、學校與家庭社會多方配合的合作意識、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服務(wù)意識。
【作者單位】: 忻州師范學院中文系;
【關(guān)鍵詞】: 性別教育 傳統(tǒng)文化教化 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jié)合 理論與實踐相交融
【基金】:山西省教育廳教改項目《基于師范院校性別教育缺失的女性文化研究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J2014098) 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師范院校女生社會性別教育的迫切性和實施模式》(課題編號:GH-13100) 忻州師范學院教改課題《女性文化研究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課題編號:201104)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79
【正文快照】: 性別意識是指現(xiàn)代社會公民都應該具有的能從性別的角度去觀察社會現(xiàn)實,認識男女兩性的社會角色、勞動分工和發(fā)展差異的意識〔1〕,是現(xiàn)代公民應有的意識。20世紀60年代末,女性研究在西方女權(quán)運動的背景下興起,男女平等的性別意識得到廣泛傳播,而性別教育課程也在女性研究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曉梅;;我國女性主義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艷紅;韋叢形象的文化闡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袁煥玲;;從《聊齋志異》中美狐形象探究狐意象文化意蘊[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2年12期
3 鄔雪晴;梅坤;;劉蘭芝人物的審美價值[J];電影文學;2007年24期
4 胡黃卿;;高校“女性學基礎(chǔ)知識”課程的建設(shè)[J];中國冶金教育;2010年05期
5 王鳳華;;女子高校女性學課程體系建設(shè)探索[J];湖南社會科學;2013年01期
6 何曉丹;;“中國夢”背景下高職院校知識女性的素質(zhì)建設(shè)[J];山東工會論壇;2014年01期
7 邢永萍;;從《聊齋志異》的女性形象看蒲松齡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邢永萍;;苦難的人生境遇 不屈的命運抗爭——唐傳奇和《聊齋志異》女性形象比較[J];青海社會科學;2010年02期
9 高寺東;;明清小說中女扮男裝原因與故事結(jié)局探析[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shù)版);2007年07期
10 劉冬梅;;落入凡間的精靈——品讀《聊齋志異》中的狐女嬰寧[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齊浚;明清社會思潮與人情小說性愛觀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2 邱才楨;十七世紀下半葉山水畫中的黃山形象[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5年
3 李奇志;論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學中的“英雌”話語[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閻安;清初揚州畫壇研究[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6年
5 張玲;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女性觀與性別意識[D];蘇州大學;2006年
6 王林;中國當代文學宏大敘事中的女性形象書寫[D];四川大學;2007年
7 梁苑;才子佳人小說:從一種新小說類型到一種新文學樣式[D];復旦大學;2007年
8 徐蔚;男旦:性別反串[D];廈門大學;2007年
9 徐龍飛;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學類型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趙秀麗;“禮”與“情”:明代女性在困厄之際的抉擇[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秋利;《醒世姻緣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余黎明;《隋唐演義》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內(nèi)涵[D];南昌大學;2010年
3 陳士珍;明末清初小說中的妒婦形象及其對家庭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吳楚;文學和文化視閾下的明清女俠[D];復旦大學;2011年
5 連靜;相如文君戲簡論[D];安徽大學;2011年
6 陶蕓輝;《紅樓夢》性別話語研究[D];三峽大學;2011年
7 牛海玉;《鏡花緣》中女性易位現(xiàn)象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8 胡煦;賀雙卿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9 謝克寒;明傳奇中的婢女形象[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高雅芳;中國通俗小說中“佳人”形象的嬗變[D];陜西理工學院;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史靜寰;現(xiàn)代西方女性主義的教育理論與實踐[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2 曾天山;論教材文化中的性別偏見[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4期
3 李麗華,鐘婉娟;西方女性主義教育學及其在中國的實踐[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6期
4 王蕾蕾;對我國女性學學科化建設(shè)的思考[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5 趙靜紅;女性主義與基礎(chǔ)教育課程建設(shè)——一個本土化的理論思考[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6 魏國英,鄭玉順,唐覲英;中國女性學學科:新契機下新進展[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雨亭;隱蔽課程中性別不平等的社會學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關(guān)鍵詞:我國性別教育改革的問題和出路,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64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46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