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組織及其功能分析
本文選題:學校組織 切入點:正向功能 出處:《職業(yè)技術(shù)教育》2003年34期
【摘要】:分析作為一種社會組織的學校的功能及其存在的問題,論述當代學校的多元功能觀及其包含的主要內(nèi)容,進而提出為實現(xiàn)學校的多元功能而應(yīng)該進行的改革。認為,學校在現(xiàn)代社會中作用愈發(fā)重要,其功能也應(yīng)多樣化,并隨著學校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以適應(yīng)社會發(fā)展對學校組織不斷變化的、多樣化的要求。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s of schools as a kind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ir existing problems, discusses the view of pluralistic functions of contemporary schools and its main content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tha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luralistic functions of schools. The function of school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modern society, and its functions should also be diversified, and change with the change of school living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and diverse deman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技術(shù)師范學院圖書館;
【分類號】:G47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文華;從文化的正向功能看先進文化的特征[J];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07期
2 李金霞;;師生沖突的正向功能[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8年01期
3 洪艷利;;教師視域下的中學師生沖突冷思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年07期
4 黎君;教育的負向功能與新教育理論分析框架的構(gòu)建[J];教育評論;1998年01期
5 辛菊珍;我國現(xiàn)階段基礎(chǔ)教育對兒童個體發(fā)展負向功能分析[J];湖南教育;2000年15期
6 吳康寧;教育的社會功能諸論述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7 盧躍青;試論德育功能與德育實效[J];教育探索;2001年11期
8 周柯利;;我國利益集團在公共決策中的正、負功能分析[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9 黎君;論教育的負向功能[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年02期
10 喬國順;張淑媛;;傷害事故家長狀告學校有法可依[J];家長;200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永平;;學生“非正式群體”與和諧校園建設(shè)[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論學校組織的人為性——基于布迪厄教育社會學理論的思考[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王潔;徐錫五;;司法亞文化的負向功能[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4 韋耀武;花洲;;三大重點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環(huán)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5 王德華;;打造競和文化 引領(lǐng)學校發(fā)展[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6 鐘健;;六步并舉 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A];貫徹“十七大”精神,建設(shè)先進校園文化——廣西首屆校園文化建設(shè)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周愛華;;民辦學校教師隊伍穩(wěn)定性的問題與對策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周玲;;論學校營銷[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二)[C];2004年
9 徐永明;;實實在在是學校安全教育的精髓[A];浙江省推廣發(fā)展健康促進學校項目論文集[C];2005年
10 王曉敏;;以人為本 科學管理 推動學校全面健康發(fā)展[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任麗梅;10部門要求學校健全安全應(yīng)急機制[N];中國改革報;2006年
2 仝靜海;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錄取規(guī)則[N];河北日報;2007年
3 記者 羅迅革 魏偉生;我市學校免收書雜費[N];汕尾日報;2007年
4 田鳳;重慶“禁游令”引爭議[N];中國旅游報;2008年
5 李妍;堅守崗位職責 人人可為英模[N];焦作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張曉芳 實習生 劉巖;“安全”鎖住孩子春游的心[N];寧夏日報;2005年
7 吳強;學校品牌經(jīng)營[N];中國教師報;2007年
8 周振輝;外事學校多名學生考取國家英語二、三級證書[N];鐵嶺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張策;對待“游學”,,家長不要盲目跟風[N];天津教育報;2008年
10 記者 唐曉安 實習生 左建;讓春游更安全更文明[N];湖北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海英;學校組織的行動邏輯[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顧志紅;中學的組織結(jié)構(gòu)分析及其文化重構(gòu)[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夏雪梅;課程變革實施過程的研究:學校組織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立新;當代我國學校內(nèi)部組織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賴俊明;現(xiàn)代學校人力資源管理分析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賀菲;教學效能及其相關(guān)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曾慶偉;中小學校長權(quán)力行為失范的社會學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加強;學校變革的生態(tài)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易麗;學校轉(zhuǎn)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王金良;中小學教師心理授權(quán)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曉東;教師人力資源結(jié)構(gòu)優(yōu)化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周軍強;校本管理組織視角探析[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3 陳慶軍;學校品牌的視覺形象研究[D];江南大學;2005年
4 楊彩霞;轉(zhuǎn)型領(lǐng)導與組織聚變的關(guān)系及其在學校中應(yīng)用的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5 劉雪蘇;學校組織結(jié)構(gòu)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張水玲;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我國公立中小學組織變革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7 馬菁菁;學校組織變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潔;司法亞文化考察[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9 張小芬;廣西中職學校組織效能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2年
10 葉緒江;交往理性與學校組織范式的反思及建構(gòu)[D];蘇州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6779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67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