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yī)學院學生幸福感與壓力應對方式、自我和諧的相關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溫州醫(yī)學院學生幸福感與壓力應對方式、自我和諧的相關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當代醫(yī)學生幸福感、自我和諧、壓力應對方式的特點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方法:采用Ryff幸福感量表、自我和諧量表(SSCS)和大學生壓力量表以及壓力應付方式問卷對溫州醫(yī)學院380名醫(yī)學生進行考察。結果:醫(yī)學生幸福感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醫(yī)學生自我和諧程度與幸福感呈正相關。醫(yī)學生壓力應對方式與幸福感呈正相關,即壓力應對方式越成熟,幸福感程度越高。自我和諧、壓力應對方式對幸福感有顯著的預測作用。結論:醫(yī)學生自我和諧、壓力應對方式能預測幸福感。
【作者單位】: 溫州醫(yī)學院環(huán)境與公共衛(wèi)生學院應用心理系;
【關鍵詞】: 幸福感 自我和諧 壓力應對 醫(yī)學生
【基金】:2010年浙江省社科聯(lián)年度普及課題“珍愛生命積極生存快樂生活——大學生“三生”教育科普活動手冊”,基金編號為201068 2010年溫州市科技局項目(自籌)“溫州地區(qū)大學生心理幸福感的現(xiàn)狀及干預研究”,基金編號為R20100181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心理疾患防治研究與示范”子課題“癌癥病人心理問題的早期識別和預警、癌癥后抑郁干預研究”,基金編號為2009BAI88B06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幸福,是一種欲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tài),是一種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xù)久遠的愉快心情[1]。隨著積極心理學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心理學的研究逐漸從以往病理性的研究進入了更為積極的領域,幸福感問題也成為近幾十年來人們研究的焦點之一。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斐;;關于幸福感的再認識[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劉幸娟;紀偉;;心理學視角下大學新生自我和諧與自我同一性的相關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年07期
3 李瑩;;城市青年生活滿意度與幸福感調查分析[J];社會工作(學術版);2011年07期
4 周喜華;;舟曲救災官兵心理創(chuàng)傷與社會支持及自我和諧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1年07期
5 劉軍;范喜瑛;;青年失業(yè)人員心理健康與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年14期
6 王剛;李志勇;;師范大學生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自我和諧的關系[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阮魯君;張林;李文濤;;自我和諧在社會支持與網絡成癮傾向之間的中介效應[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8期
8 賴建權;;大學生自信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以內江師范學院為例[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9 李心怡;陳莉;;浙江省某醫(yī)學院離異家庭大學新生自我和諧與心理健康調查[J];醫(yī)學與社會;2011年08期
10 張偉東;洪駿;沈莉萍;;高職學生自我和諧影響應對方式、網絡成癮的實證研究[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東明;張珍;趙永剛;董智恒;周寶卿;李麗琴;;精神科臨床醫(yī)護人員幸福感與自測健康及自我和諧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第九次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陳康豪;;大學生幸福感發(fā)展特點及現(xiàn)狀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孟秀紅;何成森;;大學生自我和諧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性[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包陶迅;;大學新生自我和諧水平與心理健康[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5 陳斯君;;高中生成就動機與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池麗萍;辛自強;;城市成年人幸福感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7 張航;郭永玉;;感恩的心理學研究[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熊承清;許遠理;;幸福感的心理動力機制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閆瓊;王有智;;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大學生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段鑫星;陳會昌;;成人初顯期的特征、生活目標及其與幸福感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小林;學會享受“幸福感”[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2 ;全球女性幸福感現(xiàn)在超過男性[N];中國婦女報;2008年
3 記者 鄭晉鳴 通訊員 戴興海;南京蟬聯(lián)最具教育幸福感城市冠軍[N];光明日報;2010年
4 記者 張守營;中國人的幸福感與經濟發(fā)展不同步[N];中國經濟導報;2010年
5 本報見習記者 阮鳳娟 通訊員 黃錫芝;幸福感有規(guī)可尋[N];廣東科技報;2011年
6 文清;農民幸福感為何比城里人高[N];北京科技報;2004年
7 陳昌凱 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中心;災難對幸福的“積極”影響[N];中國社會報;2010年
8 健康時報特約專家 徐岫茹;幸福無處不在[N];健康時報;2006年
9 梁榮勇;提升幸福感,心理健康不容忽視[N];德州日報;2011年
10 王麗琛;幸福感是由獲得報酬產生的嗎?[N];科技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曉明;主體幸福感模型的理論建構[D];吉林大學;2011年
2 任海燕;綜合性醫(yī)院臨床醫(yī)生幸福感評價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田若飛;社會控制論視角下的教育與幸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邱林;人格特質影響情感幸福感的機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姜峰;大學生團體心理干預的實驗流行病學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張興貴;青少年學生人格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苗元江;心理學視野中的幸福[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機制及其干預[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9 陳堅;代際工作價值觀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10 喬云雁;情緒性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青華;社會幸福感心理結構的跨群體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2 羅t,
本文編號:6748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7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