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券與我國公共教育支出效果研究
本文關鍵詞:教育券與我國公共教育支出效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教育是一個國家發(fā)展的基石。作為一種準公共物品,教育應當由政府公共財政作為主要支出。目前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的絕對總量雖不斷增加、但相對量增幅不大,且公共教育支出的層次結構不合理,基礎教育所占比重過低,城鄉(xiāng)之間、東西部之間差異明顯。我國目前的公共教育支出,基礎教育以地方財政投入為主,高等教育以國家財政投入和受教育者共同承擔成本為主,地方財政和國家財政的補貼采取直接發(fā)放到學校的方式。在此制度下,基礎教育的發(fā)展與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受教育者由于地域的原因沒有對學校的“選擇權”,“消費者主權”不清晰、不平等;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也受到了教育行政部門的嚴密控制,民辦高校、私立教育由于得不到肯定和支持而舉步維艱,并由此帶來教育資源配置失效、運行機制不暢。 “教育券”是一種具有市場或準市場性質的“媒介”,其作用原理在于借由“選擇”的機制,促進學校(包括公立學校、私立學校)間良性“競爭”,進而達到提升教育效率、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在實踐過程中,有些國家和地區(qū)加入了公平的元素,側重于為弱勢群體提供受教育機會。自1955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米爾頓·弗里德曼系統(tǒng)提出之后,“教育券”制度在國內外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均有實踐。“教育券”制度下,學校出售教育、獲取生源而賺取可以到政府兌換現(xiàn)金進而支付成本的“教育券”,學校(包括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為了獲得辦學資金而明確了自身責任,彼此之間因為有了競爭而不斷改進,政府從對學校的微觀管理撤出,減輕了負擔,這也提高了學校辦學的自主權,由市場決定學校的優(yōu)勝劣汰,從而提高教育效率、優(yōu)化資源配置。私立學校也可以獲得“教育券”,這使學校的豐富性、多元化得以發(fā)展。對于經(jīng)濟困難學生家庭,“教育券”可用以減輕教育成本壓力、增加接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機會,促進教育公平。傳統(tǒng)的公共財政直接補貼給學校的形式被打破,建立了“政府—學生—學校”模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體現(xiàn)了公平,可以改變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目前的困境。一些實踐的結果也表明,“教育券”制度將對于改革我國公共教育支出形式將產(chǎn)生正面影響,這在我國也是有益的、可行的。
【關鍵詞】:教育券 公共教育支出 基礎教育 公共物品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521
【目錄】: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緒論11-15
- 1.1 問題的提出11-12
- 1.2 研究的意義12-13
- 1.3 本文的結構13-15
- 第二章 相關文獻綜述15-22
- 2.1 對我國公共教育支出效果現(xiàn)狀的研究15-18
- 2.2 對教育券的研究18-22
- 第三章 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的現(xiàn)狀22-29
- 3.1 我國公共教育支出的總量分析22-25
- 3.2 公共教育支出對民間資本投資教育的影響25-27
- 3.3 現(xiàn)有公共教育支出的不足27-29
- 第四章 教育券的運行模式與作用分析29-38
- 4.1 教育券的運行模式29-31
- 4.2 教育券政策使教育投資主體多元化31-33
- 4.3 教育券增加教育消費者的選擇33-34
- 4.4 "教育券"可用以促進教育公平34-36
- 4.4.1 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分配34-35
- 4.4.2 增加弱勢群體受教育機會35-36
- 4.5 創(chuàng)新教育領域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機制36-38
- 4.5.1 政府職能從教育微觀管理中退出36
- 4.5.2 降低成本,提高教育財政支出的利用率36-38
- 第五章 教育券與傳統(tǒng)教育公共支出的比較38-43
- 5.1 "教育經(jīng)費—教育憑證"的制度變遷38-39
- 5.2 對公共教育的效率比較39-40
- 5.3 對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比較40-43
- 第六章 結論43-44
- 附錄 "教育券"在國內外的案例44-52
- 1 在美國的案例44-47
- 2 在我國長興、監(jiān)利、瑞安等地區(qū)的案例47-50
- 3 在我國杭州"教育培訓消費券"的案例50-52
- 參考文獻52-56
- 致謝56-57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蓉;楊建芳;;中國地方政府教育財政支出行為實證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郝艷青;教育券:一種謀求社會公平的途徑——美國密爾沃基市2003-2004年教育券計劃透視[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3 蔣移祥;制度分析:地方財政與基礎教育[J];財經(jīng)論叢(浙江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駱勤;我國教育支出的財政分析和對策選擇[J];財經(jīng)論叢(浙江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5 余麗生,陳君;教育券:一個教育財政的新思路[J];財經(jīng)論叢(浙江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6 李保華;;擇校費、分離均衡與教育公平化的反思[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8年10期
7 茍燕楠;我國財政中教育支出的理論、實證分析和對策研究[J];財經(jīng)研究;1997年06期
8 王瑩;試論中國公共教育支出體制的構建[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1年11期
9 廖楚暉,唐里亞;政府教育支出有關問題的研究[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3年01期
10 “中國政府義務教育支出”課題組;中國政府義務教育支出:問題和進一步的改革[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周其仁/文;[N];中國財經(jīng)報;2002年
2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蔣國華;[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3 張五常;[N];中國經(jīng)營報;2002年
本文關鍵詞:教育券與我國公共教育支出效果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01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1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