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信任相關因素的調查與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08 13:00
信任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個體對對方的意圖和行為持有預期,并且根據這一預期采取相應行動的過程。在心理學中對信任問題的研究有兩種取向,將信任理解為心理反應或心理特質,通過問卷測查人際信任的特點及其與其他心理特質的關系;或者將信任理解為由情境刺激決定的個體心理和行為,通過改變情境變量研究信任行為(包括信任他人行為和值得信任行為)的變化。本研究結合這兩種取向探討人際信任的相關因素。 研究一采用人性哲學修訂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和人際反應指數(shù)量表,對山東省高校的384名大學生進行了測查,考查了大學生的人際信任現(xiàn)狀,以及人際信任與人格、共情的關系,并為研究二篩選出高、低人際信任水平的被試。研究二為實驗研究,由研究一篩選出的88名被試參加信任游戲實驗,進一步探討了人際信任水平高低和初始稟賦、決定次序等情境因素對人際信任行為的具體影響。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 1.大學生人際信任水平和人際信任行為在性別上差異均不顯著。文科生的人際信任水平顯著高于理科生。大一的人際信任水平高于其他三個年級。 2.人際信任總分與神經質、外向、責任意識、觀點采擇和移情關注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外向、移情關注能顯著預測人際信任總分。憤世嫉俗與神經質、相容、責任意識和個人困擾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神經質、相容能顯著預測憤世嫉俗。值得信任與外向、責任意識、觀點采擇和移情關注間存在顯著正相關,外向、觀點采擇和移情關注能夠顯著預測值得信任。 3.人際信任水平顯著影響人際信任行為。人際信任水平高的個體,信任他人行為也高。 4.初始稟賦和決定次序對人際信任行為的交互作用顯著。當初始稟賦為10時,第一決策者信任他人行為顯著高于第二決策者。當初始稟賦為0時,第一決策者信任他人行為顯著低于第二決策者。第一決策者在初始稟賦為10的情況時信任他人行為顯著高于初始稟賦為0的情境,而第二決策者在初始稟賦為10情況時信任他人行為顯著低于初始稟賦為0的情境。
【學位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B844.2
本文編號:2814211
【學位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B844.2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郝江麗;大學生人際信任預期對信任行為的影響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2 張靜敏;大學生自尊、領悟社會支持與人際信任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王興華;團體輔導對改善大學生人際信任的實證研究[D];湖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142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81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