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視野下課堂教育資源分配問題及對策
[Abstract]:The allocation of classro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b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quit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actual allo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classroom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enhancing the adaptability of children from poor families to teaching materials, improving teachers' moral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ng a non-discriminatory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seek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classroom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作者單位】: 銅陵學院;
【分類號】:G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金燕;;安徽省銅陵市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6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開亞;終身學習背景下學校教育的開放[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黃瓊;;關于“一撤到底”問題之管見[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3 朱正寧;;淺析班主任在加強高校班級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的作用[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林順虎;袁成鋼;;論就業(yè)協(xié)議設定違約金上限之合理性[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周穎;;試論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面臨的經(jīng)濟全球化機遇[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6 宇文宏,劉珂;從原初狀態(tài)到正義原則——評析羅爾斯的契約論證明[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矯波;系統(tǒng)思維、可持續(xù)發(fā)展與法律的公平價值[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楊秀國;張筱筠;;調(diào)查性報道:倫理層面的矛盾體[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9 余仕麟;吳映平;;中國社會正義性的制度建設的新思路——讀陳少峰著《正義的公平》[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丁坤;張麗;;理想與困境:肯定性行動計劃與美國女性高等教育的發(fā)展[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全林;;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正視大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代價[A];安徽省第五屆“興皖之光”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交叉學科卷)[C];2005年
2 邱國良;鄭延恒;;論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民主溝通[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會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論的研究視角[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丁英華;;和諧社會視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補償制度[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李陽;;我國檢察官職業(yè)道德建設之應然路徑與實然選擇——以制度建設和檢察文化建設為視角[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6 白云;;和諧社會下我國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劉月嶺;;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8 張燕;;異種角膜移植的倫理考量[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梁三利;;論法院的組織屬性[A];第二屆全國邊緣法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李宇峰;隋君;;信息素養(yǎng)構成要素研究[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chǎn)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5 王傳友;北京奧運會社會價值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周秋君;中國與歐盟:一種集體身份動態(tài)系統(tǒng)的建構主義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龍耀;國家保障與社會支持:中國高校學生生存路徑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9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翟艷芳;全球教育的理念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阮曉毅;我國柑橘產(chǎn)業(yè)化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胡純;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農(nóng)村勞動力教育培訓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陳姝媛;再犯罪人員特殊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責任分析[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6 張麗;我國農(nóng)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運行中的公正問題探討[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7 曾煥平;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公平的實證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8 朱漢明;基于農(nóng)民權益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9 張磊;我國水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10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淮;略論我國的社會分層變化及其對教育公平的影響[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2 陳初越;中國呼喚教育公平[J];決策探索;2005年06期
3 李遠貴;;論高等教育公平——對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認識和思考[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唐瓊;;論教育公平與和諧社會[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秦平;;促進教育公平的探索[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18期
6 ;2007年度全省教育工作會議部署 著力推進教育公平 促進和諧安徽建設[J];安徽教育;2007年02期
7 盧森林;;教育公平視野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J];體育師友;2007年01期
8 ;教育w鸞J];教育;2007年13期
9 張紅蕊;;教育公平何時突破“玻璃天花板”[J];云南教育(視界綜合版);2007年03期
10 鄧猛;郭玲;;教育公平與特殊教育[J];教師博覽;200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麗;;論因材施教與課堂教育公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2 丘利進;;淺論教育公平與民辦教育[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3 肖明華;冶進海;;民辦學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諧作用[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4 肖明華;冶進海;;民辦學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諧作用[A];中國民辦教育大典[C];2010年
5 劉麗;;因材施教與課堂教育公平矛盾嗎?[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6 張靜;陳卉;;從點滴做起,實現(xiàn)教育公平[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7 楊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種力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8 張丹霞;;克服馬太效應 實現(xiàn)教育公平[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張彤華;;教育公平與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10 權力;;農(nóng)村的教育貧困與實現(xiàn)教育公平[A];《資本論》與貧困問題研究——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關注教育公平[N];大連日報;2005年
2 梁發(fā)芾;城鄉(xiāng)考生比例是衡量教育公平的尺度[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4年
3 董健;奧巴馬的“禮單”與人類的公平夢想[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4 本報記者 胡洪月;教育公平[N];河北農(nóng)民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馬小麗;努力實現(xiàn)教育公平均衡和諧發(fā)展[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6 本報特約記者 周兆軍;期待教改新局促進教育公平均衡發(fā)展[N];中國改革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倪蔚薇;教育公平,看高位均衡[N];無錫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劉淼;縱深推進素質(zhì)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N];青島日報;2009年
9 張文銓;推動教育先行促進教育公平[N];閩北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蔣廷玉 本報實習生 葛靈丹;教育公平,如何變薄弱點為著力點[N];新華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師東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學思考[D];吉林大學;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蔣云芳;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聯(lián)邦政府以促進公平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4 李淼;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基礎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5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劉幼昕;學生資助制度的責任倫理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8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龐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瑞典基礎教育改革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10 邱偉華;公共教育與收入差異[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潤洲;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公平問題的理論探討[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2 任榮;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教育公平[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史湘琳;基礎教育公平問題的非經(jīng)濟因素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徐芳;我國高等教育成本補償制度中的教育公平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6年
5 汪放;教育公平視野下我國特殊教育立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李慧蘭;陜西省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施盛威;和諧社會視閾中的教育公平[D];蘇州大學;2007年
8 焦紅艷;和諧社會背景下的農(nóng)村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9 葉紀林;試論教育公平[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偉;教育公平問題的倫理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2797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27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