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程制度建設的倫理意蘊
本文選題:課程改革 + 學校課程制度 ; 參考:《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8期
【摘要】:學校課程制度是一定倫理觀念的實體化與具體化。學校課程制度建設受一定倫理觀念的規(guī)約,倫理性是學校課程制度得以產(chǎn)生的價值與觀念先導。倫理性是奠定學校課程制度建設的道德基礎,有利于學校課程制度功能的有效實現(xiàn),并能夠為學校課程制度運行提供有效保障。學校課程制度的執(zhí)行和運作是學校課程制度建立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應當遵循公平、效益與服從的倫理原則。
[Abstract]: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entity and concrete of a certain ethical idea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s governed by a certain ethical concept . The ethics is the value and the idea leader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 The ethics is the mor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 and can provide effective guarantee for the running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s the key link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 and the ethical principles of fairness , benefit and obedience should be followed .
【作者單位】: 樂山師范學院教育系;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2010年度教育學青年基金課題“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課程制度建設研究”(項目編號:CHA100136)研究成果
【分類號】:G423.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郭華;;新課改與“穿新鞋走老路”[J];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2 廖輝;;課程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的障礙性因素分析與消解[J];課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廖輝;學校課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軍;;流行病防控的倫理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2 張志勇;;人與制度關系的哲學研究綜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3 張君平;;羅爾斯正義論體系的三元結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4 孫強;楊秋軍;;黨內(nèi)潛規(guī)則的實質(zhì)辨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4期
5 孟慶瑜;;論分配關系的稅法調(diào)整機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6 何志鵬;;“自然的權利”與權利理論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7 趙芳春;;論我國稅法的價值選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8 顏運秋;陳健譽;;集體合同糾紛與公益訴訟[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9 伏創(chuàng)宇;;論公務員不服從違法命令的若干問題[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10 陳宏光;;新時期法治思想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十七大報告蘊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全林;;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正視大學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代價[A];安徽省第五屆“興皖之光”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交叉學科卷)[C];2005年
2 邱國良;鄭延恒;;論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民主溝通[A];2009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會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論的研究視角[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李陽;;我國檢察官職業(yè)道德建設之應然路徑與實然選擇——以制度建設和檢察文化建設為視角[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林華;;貴州少數(shù)民族文化與影視傳播研究——以貴州影視作品為例[A];貴州省寫作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白云;;和諧社會下我國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7 呂佳;;大眾文化語境下精英文化遭際的文化意味[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陳緒新;;“被迫現(xiàn)代性”與當代中國倫理精神重構——我們需要一種積極倫理學[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劉月嶺;;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10 張燕;;異種角膜移植的倫理考量[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chǎn)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6 周秋君;中國與歐盟:一種集體身份動態(tài)系統(tǒng)的建構主義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紅峰;大學組織變革中的博弈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龍耀;國家保障與社會支持:中國高校學生生存路徑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10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阮曉毅;我國柑橘產(chǎn)業(yè)化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胡純;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農(nóng)村勞動力教育培訓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5 陳姝媛;再犯罪人員特殊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責任分析[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6 張麗;我國農(nóng)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運行中的公正問題探討[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7 曾煥平;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公平的實證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8 朱漢明;基于農(nóng)民權益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9 張磊;我國水產(chǎn)品質(zhì)量安全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10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建如,馬林霞;社會學的制度與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李孔珍;洪成文;;教育政策模型的比較研究——政策主體和政策環(huán)境的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陳學軍;;新制度主義組織社會學視野下的教育組織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4 呂林海;汪霞;;當前世界發(fā)達國家課程改革的推進特征及其啟示:課程政策設計的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5 理查德·斯格特;閻鳳橋;;比較制度分析的若干要素[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6 海因茲-迪特·邁爾;布萊恩·羅萬;鄭硯秋;;教育中的新制度主義[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7 柯政;;學校變革困難的新制度主義解釋[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8 曾榮光;;教育政策研究:議論批判的視域[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4期
9 陳學飛;茶世俊;;理論導向的教育政策經(jīng)驗研究探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4期
10 林小英;;理解教育政策:現(xiàn)象、問題和價值[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記者 翟帆;[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和學新;[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畢正宇;教育政策執(zhí)行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張相學;學校如何管理課程[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亞男;中小學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文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和學新;張丹丹;;論學校課程制度[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2期
2 和學新;張丹丹;;論當前學校課程制度建設的現(xiàn)實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19期
3 李德林;徐繼存;;課程改革三問[J];教育學報;2007年03期
4 戚業(yè)國;面向21世紀西方大學課程改革的回顧與展望[J];吉林教育科學;1996年07期
5 沈勉榮;課程改革與教育觀念的轉變[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1期
6 ;中外高等師范課程改革的比較與分析(續(xù))[J];科學教育;1996年02期
7 趙嬡菊;職業(yè)學校課程改革勢在必行[J];貴州教育;2000年11期
8 周同玉;《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張燕飛;新課程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J];教育信息化;2004年05期
10 柯鴻基;讓每個孩子煥發(fā)生命的光彩[J];青海師專學報;2005年S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義軍;梁映;;高職空調(diào)工程技術應用實務課程改革與實踐[A];制冷空調(diào)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究——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diào)學科發(fā)展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林李云;;課程改革下的中學化學教學[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年
3 吳慧媛;;《機械制造技術》課程改革與實踐[A];2005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孟雪征;曹相生;;給水排水工程“水工藝設備基礎”課程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12卷)[C];2010年
5 趙金平;;關于高中階段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思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6 鄧暉;郭祥瑞;;土木工程專業(yè)《測量學》課程改革探討[A];廣東省測繪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5年
7 賀玲芳;;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初探[A];第五屆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1)[C];2008年
8 董節(jié)英;;建國初期高等學校的課程改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孟黎清;;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材料力學課程改革中的主動性[A];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教學經(jīng)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10 張義忠;張克猛;范曉軍;;當前理論力學課程改革中的幾個問題與對策[A];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教學經(jīng)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城區(qū)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長子門小學校長 李全昌;關于課程改革的十點思考[N];長治日報;2005年
2 宋曉夢;一位教師眼中的課程改革[N];光明日報;2004年
3 市教委副主任 黃永剛;深化課程改革 推進素質(zhì)教育[N];天津教育報;2009年
4 莫榮標 韋純劍;深化課程改革 傳承民族文化[N];貴州民族報;2008年
5 葉小華 城區(qū)鳳山中學;因應課程改革,,改進作文教學[N];汕尾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李炳亭 褚清源;傳統(tǒng)課堂的現(xiàn)代救贖[N];中國教師報;2010年
7 王學東;課程改革中的校本課程開發(fā)[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4年
8 本報記者 清泉;開發(fā)區(qū)課程改革初見效[N];海峽時報;2003年
9 李植 李燕;課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吳曉桐;課程改革,應重視教學行為的研究[N];中國教育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何珊云;民間公益組織與課程改革治理機制創(chuàng)新[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澤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適切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志超;三級課程管理的權力運作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5 彭澤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評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王紅巖;課程改革推進中的學校組織變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李朝輝;從管理走向領導[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姚志敏;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鄭家福;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文化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唐麗芳;課程改革中的學校文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忠良;高師物理教育專業(yè)《中學物理教學法》課程改革的初步探索[D];蘇州大學;2002年
2 王麗;高中生物課程改革與試驗修訂本(必修)特點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呂杰昕;課程場域中的權力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何笛;音樂新課標的改革與實施[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5 吳敏;基礎教育中歷史雙語教學的探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思勝;小學課程改革中若干問題的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黃瑞花;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分布式教師評價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8 劉智慧;淺談生命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龐靜;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數(shù)學思想方法教學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10 何珊云;課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師專業(yè)認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144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01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