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生管理論文 >

中德兩國遠程教育課程評估指標體系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8-06-06 15:36

  本文選題:遠程教育 + 課程評估; 參考:《中國電化教育》2011年12期


【摘要】:隨著網(wǎng)絡教育的發(fā)展,各國都先后出臺了與網(wǎng)絡教育或網(wǎng)絡課程有關的認證或評估指標體系,以規(guī)范網(wǎng)絡教學行為,保證網(wǎng)絡教育質(zhì)量。為了更好地學習借鑒國外經(jīng)驗,本文首先從評估客體、評估主體、指標結構、評估目的和評估方法等方面對兩國遠程教育課程評估指標進行比較,之后再從具體內(nèi)容入手,對兩國的遠程教育課程評估指標體系的各個指標項進行分析比較,并從評估類型、評估主線及評估標準三方面討論中德差異帶給我們的思考,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方便更好地學習借鑒國外經(jīng)驗。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ducation, many countries have issued the certification or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related to network education or network course,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network teaching behavior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network education. In order to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better, this paper first compare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rom the aspects of evaluation object, evaluation subject, index structure, evaluation purpose and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n starts with the concrete cont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each index item i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istance education curriculum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discusses the thinking brought to us b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evaluation type, evaluation main line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better learning and learning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作者單位】: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教育學院;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劉志軍;發(fā)展性課程評價體系初探[J];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建東;;試論高校實驗教學評價[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1期

2 楊穗福;商利民;;創(chuàng)設中學評課研討信息平臺,促進教師協(xié)作共同體發(fā)展的研究[J];電腦與電信;2010年07期

3 湯慧芹;顧衛(wèi)杰;;高職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胡承軍,焦鋒,侯建民;構建教育技術培訓評價體系之蠡探[J];河北建筑科技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年02期

5 孫忠梅;蔡艷嫦;;地方高校實驗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以深圳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11期

6 勒妍;何廣鏗;;對我國現(xiàn)行英語課程標準的理論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年11期

7 王小俠;;評價改革與學生心理健康[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07年03期

8 陸曉彬;;構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英語教學法課程評估測試體系[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5期

9 吳丹丹;;百花爭妍才是春——談教學評價的多樣化[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35期

10 吳少玲;;關注生命:新課程評價的取向[J];教育探索;2007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呂紅;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課程質(zhì)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劉崗;數(shù)學學習評價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竇泊澄;發(fā)展性學生評價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中的實施[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2 楊蓉;山西本科高校計算機專業(yè)實驗教學問題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3 劉雪梅;課程的哲學基礎研究之反思與改進[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4 哈斯亞提·牙生;新疆少數(shù)民族中學思想政治(品德)課教學評價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5 于彥華;高等職業(yè)學校課程評價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8年

6 阮慧;“發(fā)展性評價”在中學生體育學習中的學習實驗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7 張義生;基于以人為本思想的語文課堂教學管理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8 劉潔;西北地區(qū)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志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中學生評價的若干思考[D];延邊大學;2005年

10 劉蘭花;“了解?凇钡男1菊n程開發(fā)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雪興;課程評估中信息失真的控制[J];立信會計高等?茖W校學報;1997年04期

2 黃應堂,李印生,段清宏,李智軍;課程評估實施策略及相關研究[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2期

3 黃應堂,段清宏,姚亞軍,婁華;課程評估質(zhì)量控制的研究與實踐[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4 鄭鷹;課程評估及其導向性[J];教育評論;1995年01期

5 楊松;新加坡、中國德育的幾點比較[J];遼寧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6 段清宏,黃應堂,姚亞軍,婁華;課程評估的程序選擇與實現(xiàn)[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7 周海謙;農(nóng)村與城市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J];許昌師專學報;2002年05期

8 黃應堂,段清宏,李智軍,梁琪;關于課程建設與課程評估若干問題的研究與探討[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1期

9 黃應堂,姚亞軍,梅冠廷,譚偉,任芳寧;課程質(zhì)量評估若干技術問題的處理對策[J];醫(yī)學教育;2002年01期

10 王漢琦,林若薇,楊棉華;建構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 提高課程評估的效率與質(zhì)量[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杜軍;扈寶瑩;;關于遠程教育教材的幾點思考[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2 王娟華;;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踐行過程的比較[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3 王娟華;;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目的及其踐行過程的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4 馬艷秀;;關于構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5 琳達·瓊斯;阿蘭·泰特;朱雪文;;遠程教育:課程開發(fā)與課件制作[A];人人享有優(yōu)質(zhì)教育——2004亞洲開放大學協(xié)會第18屆年會文選[C];2004年

6 溫德·厄茲卡藏奇;張邦偉;;開放大學合作的技術基礎[A];創(chuàng)新與合作——2003世界開放大學校長會議文集[C];2003年

7 劉黎明;;杜威“生長目的”論與羅杰斯“自我實現(xiàn)目的”論之比較研究[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8 劉黎明;;杜威“生長目的”論與羅杰斯“自我實現(xiàn)目的”論之比較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胡永萍;;民辦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心理健康比較[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牛征;;天津教育發(fā)展水平的比較研究[A];2007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任長松;美國公立中小學遠程教育現(xiàn)狀如何[N];中國教育報;2006年

2 皇甫邋林以勤;常州全力打造社會辦學新品牌[N];常州日報;2007年

3 山東濰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王冰芬;以教育督導為抓手 推動政府責任落實[N];中國教育報;2006年

4 熊聯(lián)超;教育評估要防“虛”求“實”[N];中國教育報;2006年

5 記者 張仕洪、通訊員 張治鵬;荊門促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N];湖北日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李全宏 本報通訊員  田瑞芳;澤州遠程教育花開果飄香[N];山西日報;2006年

7 蘇迅;滑縣遠程教育助農(nóng)致富[N];安陽日報;2007年

8 閆麗榮;淺談網(wǎng)絡教育[N];陜西日報;2003年

9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李志濤;中小學信息化水平如何評估?[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陳樹榮 王卉玲;廣州平均14個中小學生一臺電腦[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邢天添;中國農(nóng)村義務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估與優(yōu)化[D];南開大學;2009年

2 樂毅;學校評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常鳳霞;王陽明與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D];河南大學;2009年

2 吳志斌;高職與本科學生自我價值感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3 閻崴;當代我國成年儀式教育功能及其實現(xiàn)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吳海濤;中美教育行政組織比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河北大學;2004年

5 王磊;教育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及其基本要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6 曲樂;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文禮;“道法自然”與“以天性為師”[D];河南大學;2006年

8 顧靜怡;新課程背景下傳統(tǒng)教師行為與現(xiàn)代教師行為的辯證分析[D];蘇州大學;2009年

9 于書娟;傳統(tǒng)的反叛:中西方現(xiàn)代教育的思與行[D];河南大學;2005年

10 劉樹船;中美兩國學校德育教育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198719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8719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f89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