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低效性的多維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合作學習低效性的多維因素分析 出處:《教育學術月刊》2011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盡管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合作學習非常有效,但在日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一是合作學習的前期準備不足,師生缺乏合作學習的經(jīng)驗基礎,教師缺少系統(tǒng)的培訓,教學缺少充分的準備;二是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缺乏有效應用,教師忽視合作學習基本要素,缺乏對合作學習的內化創(chuàng)新、監(jiān)控指導和教學反思;三是合作學習各方的溝通不暢,缺乏有效合作。
【作者單位】: 江蘇技術師范學院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有效合作學習對小學生社會性發(fā)展影響的實驗研究”(10YJC880058)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G424
【正文快照】: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合作學習被看作是治療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中心這一“頑疾”的靈丹妙藥,而成為當前我國中小學課堂最常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合作學習的大部分研究都得出較為一致的結論,即合作學習既可以大規(guī)模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改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同伴關系、自尊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曾琦;合作學習研究的反思與展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03期
2 王凱,聶俊;論合作學習的局限性[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3期
3 譚頂良,周敏;學習方式的轉變:熱點冷觀[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虹良;;新教學模式下高校英語教師的角色探討[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S1期
2 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1期
3 宋曄;;教育共同體責任:校園倫理的目標定位[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孟凡菊;基于合作學習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J];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12期
5 李紅美;論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轉變[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6 王經(jīng)忠;高校班主任角色探討[J];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7 王秀麗;;我國大學生合作學習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6年11期
8 董淑花,曾誠;成人的學習特點與教學改革芻議[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9 田麗麗;國外教師合作概況[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吳潔;合作學習的“形”與“質”[J];教學與管理;2004年1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景煥;平等體驗的生成與班級教學共同體[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宋曄;校園倫理智慧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3 唐麗芳;課程改革中的學校文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志厚;教師校本學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奎明;建構主義視野下的教師素質及其培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江林;高師理科專業(yè)教育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劉玉靜;合作學習的倫理審思[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趙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朝輝;從管理走向領導[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周福盛;教師個體知識的構成及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永平;初一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2 茅雅琳;初中數(shù)學合作學習中的教師角色定位[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3 李紅燕;學習方式與學習風格匹配性對學習的影響[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張玉巖;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探索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鵬;基于網(wǎng)絡的中學生合作學習環(huán)境設計[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劉吉林;合作學習中積極互賴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蔣波;小學生競爭—合作學習與社會性發(fā)展關系的實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李朝輝;有效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余麗;反思性學習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作用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廖華紅;論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校本培訓[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郭德俊,,李原;合作學習的理論與方法[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2 譚頂良;從因循式教學到策略式教學——兼論教師繼續(xù)教育的目標與形式[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3 譚頂良,周敏;學習方式的轉變:熱點冷觀[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言邦;“合作學習”課堂結構初探[J];山東教育科研;1998年01期
2 王黎明;合作學習——一種有效學習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3年10期
3 宗志福;新課程教學中的不等式[J];山東教育;2005年Z2期
4 萬琴;論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黨史文苑;2005年20期
5 曹衛(wèi)平;;在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教書育人;2005年S7期
6 姜艷;;合作學習中教師角色的定位[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丁際群;;合作學習低效現(xiàn)象歸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19期
8 ;合作學習的幾個誤區(qū)[J];吉林教育;2009年Z2期
9 鄭亞君;;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J];成才之路;2010年05期
10 徐曉瓊;苗光林;;中學生合作學習的心理障礙分析及其對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麗紅;;歷史情境體驗型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2 彭杜宏;王秀麗;;大學生內隱合作態(tài)度與外顯合作態(tài)度的比較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江濤;劉儒德;;計算機中介交流(CMC)對小組合作成員學習卷入行為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瑤;江濤;劉儒德;;交流模式與任務類型對小組成員學習卷入行為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焦向紅;;網(wǎng)絡教育呼喚更深刻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宋大男;;“課堂討論”,要說愛你也容易[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7 呂桂娟;;“3+1”課堂模式改革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8 冷育茂;;運用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9 秦金亮;;競爭與合作經(jīng)驗對兒童利他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10 宋慶發(fā);;春天的落葉讓人迷離——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傾向[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孔凡蓮;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探索[N];濟寧日報;2009年
2 向亞英;提倡合作學習[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許曉川 盧紅;合作學習的理念[N];中國教師報;2003年
4 王凱 聶俊;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應該做些什么[N];中國教師報;2003年
5 臨澤縣板橋學區(qū) 張玉琴 程光輝;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N];張掖日報;2010年
6 滕衍平;合作學習前進一步真的很難嗎[N];中國教師報;2003年
7 黑龍江省教育學院 于鋼;合作學習:激發(fā)共同創(chuàng)造的火花[N];光明日報;2003年
8 宋敏芳;讓合作學習更具實效性[N];萊蕪日報;2009年
9 山東省章丘市教師進修學校 葉子麗;合作學習,從教師開始[N];中國教育報;2004年
10 馬 超;議開展合作學習的幾個誤區(qū)[N];中國教師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建華;Web環(huán)境下智能協(xié)作學習系統(tǒng)構建的理論與方法[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怡明;基礎教育均衡視域下異質化教學建構[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德林;教學個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衛(wèi)東;教育技術學視野下的未來課堂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冬梅;關于合作學習組織優(yōu)化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小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鵬;基于網(wǎng)絡的中學生合作學習環(huán)境設計[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楊志升;合作學習過程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5 林芳;合作學習:理論與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6 劉琳;計算機支持的合作學習:理論與實踐[D];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1年
7 童巧平;動機理論視野下的合作學習[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王麗芬;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春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及其比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10 周秀英;合作學習下個體責任感建立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369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33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