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習與清末江蘇師范教育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17-07-17 07:23
本文關(guān)鍵詞:日本教習與清末江蘇師范教育發(fā)展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日本教習 清末 江蘇師范教育 影響 衰落
【摘要】:清末新政(1901-1905)首次將創(chuàng)立師范學堂作為全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基于這樣的背景,江蘇籌建了近代中國第一所公辦師范學校,因此江蘇也是中國近代師范教育發(fā)展得最早地區(qū)之一。但當時江蘇各級各類學堂均面臨師資匱乏的大難題。而清末江蘇日本教習的引入,為近代江蘇早期的師范教育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起到了相當?shù)耐苿幼饔。而當時日本教習在江蘇的分布是除了直隸省及京師之外最多的一個地區(qū),其中在江蘇的日本教習有一半以上執(zhí)教于各級師范學堂中。1901年到1911年這十年時間,正是中國近代師范教育史上的初創(chuàng)時期,教學設備極其簡陋,教育環(huán)境也比較差,而最嚴重的問題便是師資的嚴重缺乏,因而日本教習的到來,及時補充了我國新式師范學堂的教育師資。在這種背景下,清末到江蘇師范學堂赴任的日本教習和顧問們,對江蘇師范教育的近代化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在江蘇的著名日本教習菊池謙二郎、松本孝次郎和藤田豐八,他們在參與新式學堂的創(chuàng)建與管理,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設置豐富的師資培養(yǎng)課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另一方面,日本教習在江蘇師范教育發(fā)展中也帶來了消極影響。最后因各方面的因素使得日本教習在江蘇開始衰落。本研究實際分為四個部分。首先對清末日本教習大量來蘇的緣由、概況及中國各階層對日本教習來江蘇執(zhí)教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然后以清末著名日本教習與江蘇師范學堂為個案來深入探析日本教習與清末江蘇師范教育發(fā)展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其中包括三江師范學堂的總教習菊池謙二郎、兩江師范學堂的總教習松本孝次郎和(蘇州)江蘇師范學堂的總教習藤田豐八。其次,重點分析日本教習對清末江蘇師范教育發(fā)展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最后,對清末江蘇在堂日本教習的衰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關(guān)鍵詞】:日本教習 清末 江蘇師范教育 影響 衰落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51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5
- 第一章 清末日本教習執(zhí)教于江蘇師范學堂的緣由、概況15-29
- 第一節(jié) 清末日本教習大量來江蘇的緣由15-20
- 一、洋務派、維新派的主張:以日為師16-17
- 二、日本政府派遣教習的目的17-20
- 第二節(jié) 清末日本教習在江蘇概況20-26
- 一、日本教習在華概況20-21
- 二、日本教習在蘇的人數(shù)和分布21-23
- 三、日本教習的遴選和聘請23-24
- 四、日本教習的資格水平24-25
- 五、日本教習的薪俸和待遇25-26
- 第三節(jié) 中國各階層對日本教習來江蘇執(zhí)教的態(tài)度26-28
- 一、清末政府官員26-27
- 二、士紳及學堂學生27
- 三、普通百姓27-28
- 本章小結(jié)28-29
- 第二章 清末著名日本教習與江蘇師范學堂29-50
- 第一節(jié) 菊池謙二郎與三江師范學堂29-39
- 一、三江師范學堂的創(chuàng)立及日本教習的引入29-33
- 二、菊池謙二郎的在堂貢獻33-38
- 三、菊池謙二郎辭教三江師范始末38-39
- 第二節(jié) 松本孝次郎與兩江師范學堂39-45
- 一、松本孝次郎的聘任39-41
- 二、松本孝次郎在堂的課程貢獻41-45
- 三、松本孝次郎的教學成果45
- 第三節(jié) 藤田豐八與(蘇州)江蘇師范學堂45-49
- 一、江蘇師范學堂的創(chuàng)立及日本教習的引入45-48
- 二、藤田豐八對江蘇師范教育改革的貢獻48-49
- 本章小結(jié)49-50
- 第三章 日本教習對清末江蘇師范教育發(fā)展的影響50-58
- 第一節(jié) 對清末江蘇師范教育發(fā)展的積極影響50-54
- 一、參與新式師范學堂的創(chuàng)建與管理50
- 二、編輯新式師范教育教材50-51
- 三、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51
- 四、創(chuàng)設教育學科課程51-52
- 五、豐富師資培養(yǎng)課程52-54
- 第二節(jié) 對清末江蘇師范教育發(fā)展的消極影響54-56
- 一、增加學堂負擔55
- 二、延緩教學周期55-56
- 三、喪失教育管理權(quán)56
- 本章小結(jié)56-58
- 第四章 日本教習在清末江蘇師范教育中的衰落58-67
- 第一節(jié) 國內(nèi)教育發(fā)展因素58-62
- 一、江蘇師范教育自身的發(fā)展58-59
- 二、學校經(jīng)費負擔過重59-61
- 三、大批留學生回國61-62
- 第二節(jié) 國際教育環(huán)境發(fā)展62-66
- 一、歐美爭奪在華教育權(quán)62-64
- 二、日本政府消極對待64
- 三、中日關(guān)系及辛亥革命的影響64-65
- 四、部分日本教習的惡劣表現(xiàn)65-66
- 本章小結(jié)66-67
- 結(jié)語67-68
- 參考文獻68-74
- 致謝74-75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及研究成果75
【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紅蘭;清末民初直隸師范教育研究(1902-1922)[D];河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525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55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