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兩難教育中的“他者”示范
發(fā)布時間:2021-07-01 16:37
道德兩難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兒童理解現(xiàn)實的兩難困境,并學會如何根據(jù)實際情況恰當?shù)卣{(diào)整道德原則之間的關系。"他者"示范作為一種引導方式,不只為了展示結構性的道德原則推理,更是為了呈現(xiàn)某種與具體情境、個人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的道德抉擇。兒童能夠從"他者"的抉擇中領悟?qū)嵺`智慧和超然生活態(tài)度。示范性"他者"不是任意選取的,而需要經(jīng)由正義的創(chuàng)作,其既應當蘊含普遍性價值觀念,又應當折射個人性象征意義,還應當容身復雜性生命情境。符合這些要求的"他者"可以從卓越的榜樣經(jīng)驗、良好的生活事例以及正義的文學作品中去探尋。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學刊.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道德兩難之教育引導
(一) “他者”示范的引導價值
(二) “他者”示范的引導可能
1.“他者”的可借鑒性
2.“他者”的超越性
二、示范性“他者”之創(chuàng)作規(guī)范
(一) 示范性“他者”蘊含普遍性價值觀念
(二) 示范性“他者”折射個人性象征意義
(三) 示范性“他者”容身復雜性生命情境
三、示范性“他者”之教育探尋
(一) 卓越的榜樣經(jīng)驗
(二) 良善的生活事例
(三) 正義的文學作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何謂“教育即引導”[J]. 曹永國. 教育科學研究. 2016(05)
[2]有軌電車的道德分叉[J]. 趙汀陽. 哲學研究. 2015(05)
[3]西方文論關鍵詞 他者[J]. 張劍. 外國文學. 2011(01)
[4]道德選擇、道德困境與“道德悖論”[J]. 盧風. 哲學動態(tài). 2009(09)
[5]論“道德悖論”作為一種悖論[J]. 劉葉濤.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3)
[6]中國古代經(jīng)權說的歷史演變[J]. 葛榮晉. 孔子研究. 1987(02)
本文編號:3259489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學刊.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道德兩難之教育引導
(一) “他者”示范的引導價值
(二) “他者”示范的引導可能
1.“他者”的可借鑒性
2.“他者”的超越性
二、示范性“他者”之創(chuàng)作規(guī)范
(一) 示范性“他者”蘊含普遍性價值觀念
(二) 示范性“他者”折射個人性象征意義
(三) 示范性“他者”容身復雜性生命情境
三、示范性“他者”之教育探尋
(一) 卓越的榜樣經(jīng)驗
(二) 良善的生活事例
(三) 正義的文學作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何謂“教育即引導”[J]. 曹永國. 教育科學研究. 2016(05)
[2]有軌電車的道德分叉[J]. 趙汀陽. 哲學研究. 2015(05)
[3]西方文論關鍵詞 他者[J]. 張劍. 外國文學. 2011(01)
[4]道德選擇、道德困境與“道德悖論”[J]. 盧風. 哲學動態(tài). 2009(09)
[5]論“道德悖論”作為一種悖論[J]. 劉葉濤.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8(03)
[6]中國古代經(jīng)權說的歷史演變[J]. 葛榮晉. 孔子研究. 1987(02)
本文編號:32594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325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