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教育的市場化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market is the core problem of social macro management and the key of 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The existence of public education investment does not necessarily exclude the market mechanism of education. On the contrary, over-reliance on public finance investment is precisely the root of the lack of vitality of education in China. On the premise of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welfare in public schools, it is the only way to reform Chinese education to fully stimulate the market potential of education and increase the corresponding investment subsidies for folk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沈陽師范大學教育創(chuàng)業(yè)研究中心;沈陽師范大學;
【基金】: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經濟轉型期遼寧高校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培育機制研究”(項目編號:L13DGL054)研究成果
【分類號】:G5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許明,胡曉鶯;當前西方國家教育市場化改革述評[J];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2 楊克瑞;謝作詩;;論教育的簡政放權[J];當代教育科學;2014年1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付索雅;;擴大招收來華留學生規(guī)模的戰(zhàn)略與策略[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2 朱家存;從限制到鼓勵:國外擇校政策透視[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3 陳超;;大學的專業(yè)建構范式及其效用[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盧乃桂;張永平;;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領域中的政府角色變遷[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5 盛冰;社會資本、市場力量與學校變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莫麗娟;王永崇;;大學市場化與高等教育質量保障[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7 汪桂琴;;西部高校實踐教學改革淺析[J];才智;2009年26期
8 藍潔;淺析高校與政府、市場的關系[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9 任初明;;推行教師聘任制的動力因素及動力機制分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年01期
10 王超;;我國高等學校實施問責制的可行性分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周金玲;;基礎教育制度變遷的經濟學分析[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吳開俊;;公立高!稗D制”問題研究文獻綜述[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姚蘭;;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市場競爭力研究[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俄羅斯高等教育經費籌措的市場化改革及對我國的啟示[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李晶晶;婁星;;教育券—促進我國義務教育公平的可行方式[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蔣鳳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工作亟須加強理論研究[A];和諧高考 陽光招生——《高校招生》雜志理論研究專輯[C];2006年
7 趙紅亞;;試論學習型社會大學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董國強;我國高校教師人力資本定價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3 周曉紅;教育代價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敬然;政府分權下大學自主的實現[D];吉林大學;2011年
5 師東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學思考[D];吉林大學;2011年
6 張征;新自由主義背景下大學制度變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房保俊;國家高等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徐高明;社會需求視域中的大學課程變革[D];南京大學;2011年
9 嚴智雄;高職院教育的認同危機及其后果[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高山;大學學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暉;國外高等教育營銷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謝階騰;我國大學學院運行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黃瑞平;我國民辦高校經營風險管理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培萌;高校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1年
5 孟凡瀛;我國免費師范生政策的效益分析[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汪麗娜;高校校園文化的社會功能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趙鴻宇;高校知識產權收入探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陳麗芬;“三角協(xié)調模式”下的高校債務危機化解途徑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高軍慧;我國東西部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差異及對策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1年
10 袁敏;近10年我國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顧與反思[D];中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克瑞;謝作詩;;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過度消費的中國教育問題[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2 李賜平;國外義務教育立法與我國《義務教育法》的完善[J];行政法學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中國入世教育市場[J];科技信息;2001年09期
2 胡瑞文;教育市場的利用與規(guī)范[J];求是;2002年23期
3 賈文勝;教育市場的規(guī)范性思考[J];科技·人才·市場;2003年06期
4 丁樂緒;;教育市場的開放與準入原則探析[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5年05期
5 毛勇;;教育市場之探討[J];高教探索;2008年03期
6 張長元;論教育市場[J];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05期
7 ;關于教育市場問題討論的綜述[J];教育與職業(yè);1994年03期
8 一足;;教育市場辯[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6年04期
9 韓敏;教育市場的性質與分類[J];江蘇高教;2000年01期
10 楊鑫,曹樹真;“教育市場論”辨析[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鐵明;;中國教育市場的特點及其啟示[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靳奕:這張“大餅”不簡單[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包冉;聯想的“教育新論”[N];計算機世界;2002年
3 湖南省省長助理 許云昭;開放教育市場應采取的對策[N];中國教育報;2001年
4 ;浪潮電腦走在教育信息化的前沿[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汪云;“租”進教育市場[N];計算機世界;2001年
6 丁乙乙;“有教無累”用電腦[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朱勤;靠創(chuàng)新激活教育市場[N];遼寧日報;2001年
8 記者 張茂武 通訊員 楊波;必須開放教育市場[N];中國經濟時報;2001年
9 芳菲;應重視對越南教育市場的投資[N];廣西日報;2010年
10 記者 郜云雁;教育市場欲掀群雄爭霸戰(zhàn)[N];中國教育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梁永昌;少兒讀經教育市場營銷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李爽;促進民辦高?沙掷m(xù)發(fā)展的教育市場培育策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年
3 劉江園;WTO:對我國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教育的沖擊及對策[D];上海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3210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32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