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科教育論文 >

教學階段再認識:以事為本的學問思辨行——兼論王陽明與杜威教學過程思想的異同

發(fā)布時間:2018-11-08 21:14
【摘要】:陽明心學將傳統(tǒng)的"學問思辨行"教學過程統(tǒng)整為引導學生學習做事的有機過程:第一階段為"博學",其根本任務在于引導學生志立于求學,通過遍讀圣賢書、事上磨練、反觀內(nèi)省等方式廣泛搜集"所學之事"的信息;第二階段為"審問",其根本任務在于引導學生針對"所學之事",積極展開對圣賢書與對己的雙重批判,從而形成真問題與己見;第三階段為"慎思",其根本任務是引導學生圍繞"事",貫通各種學說,貫通學說與事物,貫通個別的事與普遍的理,從而使己見更完整;第四階段為"明辨",其根本任務是引導學生通過"省察"、"體察"和"公共辯論"等方式對己見進行精細考察,從而使己見更精確;第五階段為"篤行",其根本任務是引導學生通過"篤行"來驗證己見、深化己見和實現(xiàn)己見的社會價值。這種以事為本的教學階段思想與杜威的反省思維五步教學法既十分相近又與之差別甚大。
[Abstract]:Yangming's study of mind integrat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cess of "speculative thinking" into an organic process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and do things: the first stage is "erudite", whose fundamental task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set their minds to study, and to practice things by reading saints and sages. On the contrary, introspection and other ways to collect "learned" information; The second stage is "interrogation", whose basic task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criticize the saints and themselves in view of what they have learned, so as to form true problems and opinions. The third stage is "careful thinking", whose basic task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pass through various theories, theories and things, individual events and universal principles around "things", so as to make their own views more complete; The fourth stage is "discernment", whose basic task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examine their own opinions through the methods of "provincial inspection", "experience inspection" and "public debate", so as to make their own opinions more accurate; The basic task of the fifth stage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test their own opinions, deepen their own opinions and realize their social value. The five-step teaching method is very close and very different from Dewey's.
【作者單位】: 渤海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4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葛榮晉;“天地萬物一體”說與現(xiàn)代生態(tài)倫理學[J];孔子研究;199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姬堯;;高職英語教學“隱性”因素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2 王穎吉;;從哈佛思想到芝加哥學派——威廉·詹姆斯對美國早期芝加哥學派傳播學者的影響[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金瑛;;高校英語專業(yè)活動課的探索和實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4 黃小玲;;高職院校德育生活化探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5 陳泉蓉;;關于教育與哲學的關系問題的幾點思考[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邵彩玲;賈立平;李亞青;;教育政策視角下農(nóng)民工子女社會融入的困境與對策[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08年03期

7 周小李;;論生活德育理念及其現(xiàn)實困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李中英;;探析杜威的教育“無目的論”[J];河北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賀衛(wèi)國;;使學生樂學現(xiàn)代漢語的幾點體會[J];河池學院學報;2008年S2期

10 邵澤斌;構建生態(tài)式成人教育課程體系[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立華;;實踐教學的理論基礎及其現(xiàn)實選擇[A];2010北京高教學會高職研究會學術年會“金商祺”杯優(yōu)秀論文專輯[C];2010年

2 段會冬;;從農(nóng)村城鎮(zhèn)化看農(nóng)村教育的目標定位問題[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我讀《民主主義與教育》[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龍佳解;蔣曉東;歐庭高;;論杜威的科學劃界觀[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舒志定;;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質(zhì)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勁松;;杜威教育目的觀中的民主思想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學;容中逵;;論教育目的的生成性——基于杜威與懷特海的比較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高迎爽;;社會人的和諧發(fā)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種解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鄭玉飛;;理想與熱情的教育實踐者——三位美國教育家與設計教學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曹玉杰;;從主動作業(yè)到研究性學習——兒童、課程、社會聯(lián)系的紐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郝進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戰(zhàn)略管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6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鵬;疑難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規(guī)范性來源[D];吉林大學;2011年

9 李新月;我國大學公民教育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王洪席;過程課程觀的構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呂云濤;學校教育中不當懲罰問題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秋麗;基于探究性學習環(huán)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維的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徐明娟;科學發(fā)展觀與政府職能的生態(tài)轉(zhuǎn)向[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6 曲盛男;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倫理思想探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王泓硯;遼寧高職旅游專業(yè)“訂單式”人才培養(yǎng)的問題及成因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jīng)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胡斯源;大學生生命教育探索[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殷少萍;“3+2”分段制學生德育工作凸顯層次化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敏;;法國“教學階段”制度述評[J];基礎教育參考;2006年04期

2 ;[J];;年期

,

本文編號:231969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231969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802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