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讀學校學生人際信任現(xiàn)狀及其與普通學生的差異研究——基于上海市的調查
本文選題:人際信任 切入點:工讀學生 出處:《基礎教育》2015年02期
【摘要】:目的:了解工讀學校學生人際信任的現(xiàn)狀和特征,為工讀學校和工讀學生家長開展相關方面的教育提供依據,引起相關研究者對工讀教育這一邊緣教育領域的更多關注。方法:通過問卷、訪談、實地考察等方式對上海市7所工讀學校和2所普通中學的237名工讀學校學生和159名普通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工讀學校學生人際信任的群體內部差異較大,兩極分化明顯;且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降低;人際信任水平在性別、獨生與否、家庭完整度、家庭所在地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工讀學校學生的整體人際信任水平低于普通初中生,不信任感更高,對人性的看法更為消極。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ersonal trust among students in work-study schools,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relevant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parents, and to draw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rginal education field of work-study education.Methods: 237 students and 159 ordinary students in 7 working-study schools and 2 general middle schools in Shanghai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ocation of the family; the overall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of the students in the working school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ense of distrust is higher, and the view of human nature is more negative.
【作者單位】: 樂山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華東師范大學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課題“特殊教育教師職業(yè)準入標準研究”(編號:TER2014-007)
【分類號】:G4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丁芳;郭勇;王曉芹;;小學兒童心理理論、合作行為、“馬基雅維里主義”的關系[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3期
2 程麗;;青少年人際信任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期
3 陳福俠;張福娟;;工讀學校學生同伴依戀、自我概念與孤獨感的特點及其關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0年01期
4 張福娟;劉新學;;工讀學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及其教育對策研究[J];心理科學;2008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正懷;劉哲明;付麗;張娟;;工讀學校學生社會人格與家庭環(huán)境的相關研究[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0年05期
2 高曉龍;張學生;;工讀學校開展拓展訓練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2年35期
3 張景煥;李建全;鄭雪梅;張舜;劉桂榮;;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初中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影響: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4年02期
4 石軍;;中國工讀教育研究三十年:回顧與反思[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5年02期
5 范佳麗;葛明貴;;高中生人際信任與孤獨感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4期
6 尹貝;歐居湖;;工讀生親社會行為研究的新視角[J];學理論;2012年09期
7 翟紫艷;鄭曉邊;;一個問題少年的心理訪談報告[J];社會心理科學;2012年08期
8 劉勇;陳健芷;姜夢;李響;;大學生馬基雅維里主義信仰特點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J];社會心理科學;2012年Z1期
9 邵玉蘭;陸愛桃;黨玉曉;蔡思敏;胡慧清;鄭爽;;聽障青少年同伴依戀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孤獨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研究;2014年04期
10 李功連;;工讀學校的教學困境:問題、原因與對策[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1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簡福平;不同孤獨感農村留守兒童對親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劉新學;工讀學校學生執(zhí)行功能及其與攻擊行為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陳福俠;問題學生污名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超然;青春期艾滋病孤兒污名應對與創(chuàng)傷后成長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宋文霞;認知加工偏向下工讀學校學生攻擊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新榮;不同性質情緒對大學生心理理論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董佳羽;工讀學校學生學校適應及其與社會支持、自我效能感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1年
3 賀俊杰;大學生自我接納、領悟社會支持與社會自我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張燕舞;初中生心理一致感及其與依戀、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5 于海明;大學生孤獨感與自我概念、應對方式的關系[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6 田樂園;心理行為訓練對降低高中生考試焦慮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耐煩;初中生人際交往與自我概念關系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8 秦貝貝;兒童馬基雅維里主義量表(KMS)的修訂及初步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9 吳文明;小學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孤獨傾向、自責傾向的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呂紅霞;工讀學生人際沖突調適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安,吳艾希;對工讀學校學生的人格調查(MMPI)及其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年05期
2 張野,劉曉明;青少年自我概念研究及其對教學的啟示[J];教育科學;2002年02期
3 孔繁昌;周宗奎;;青少年人際信任發(fā)展的影響因素研究述評[J];社會心理科學;2008年Z1期
4 劉明,鄧賜平,桑標;幼兒心理理論與社會行為發(fā)展關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2年02期
5 谷傳華,張文新,秦麗麗;兒童期負研究的問題與前瞻[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1期
6 林崇德;;“心理和諧”是心理學研究中國化的催化劑[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1期
7 孫曉軍;周宗奎;;兒童同伴關系對孤獨感的影響[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7年01期
8 肖聰閣;陳旭;;農村留守初中生依戀與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9年01期
9 張福娟;工讀生不良人格和行為形成的原因及教育對策[J];心理科學;2002年04期
10 趙俊茹,李幼穗;交流方式對兒童青少年合作行為影響的發(fā)展研究[J];心理科學;2003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尚秀華;青少年依戀、自我概念與學業(yè)成就的關系[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鶴;劉海珍;;大學生人際信任現(xiàn)狀及成因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2 李龍輝;黃俊虎;;大學生情感孤獨與人際信任的相關研究[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劉雪珍;姚榮國;黃勇樽;李曉蘭;;民族地區(qū)高中生人際信任的調查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4 馬驪;李U,
本文編號:17067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70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