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下高校朋輩心理互助體系的構建及功能
本文關鍵詞:新媒體下高校朋輩心理互助體系的構建及功能 出處:《教育觀察(上半月)》2015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隨著QQ、微信等新媒體在學生群體中的廣泛運用,各高校需構建新媒體下的朋輩心理互助體系,充分發(fā)揮其宣傳、助人、準心理咨詢及提前干預的功能。而新媒體下高校朋輩互助體系一般由大學生心理協(xié)會、班級心理委員或信息員、朋輩心理咨詢員組成,他們需要掌握傾聽、共情、引導等技術。
[Abstract]:With QQ, WeChat and other new media is widely used in the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peer counseling in new media, give full play to its publicity, help others, quasi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early intervention function. And the new media under the peer support system is generally composed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lass psychological Commissioners or information staff, composed of peer counseling, they need to master listening, empathy, guidance and other technology.
【作者單位】: 南京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江蘇省哲社基金立項項目“朋輩心理咨詢在大學生發(fā)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14SJD254)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48
【正文快照】: 隨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發(fā)展,新媒體帶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已被高校學生廣泛運用,第35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6.49億人,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wǎng)民占比最高,達31.5%,這個群體基本以高校學生為主。同時,有調查顯示: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最先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路陽,謝安國;心理學理論在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2 戚瑞豐;繁榮與危機:透視國內心理健康工作[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3 韓曉寧;;淺談新形式下學校體育的社會化變化[J];才智;2012年01期
4 姜玉;;高校學生犯罪的特點、成因及其心理矯治[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9期
5 張大均;江琦;;《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適應分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2期
6 戴斌榮;柴江;;大學生社會適應性問卷的初步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1年03期
7 劉高升;周銳;;基于自我認同理論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7期
8 鄭國慶;認知調節(jié)情緒的策略[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廖全明,劉宗發(fā);我國中小學學生的問題行為及其干預——目前國內關于學生問題行為研究的文獻綜述[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10 陳正權;肖旭;;系統(tǒng)科學思想在心理咨詢環(huán)境方法提出和運用中的作用[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鄒本濤;;旅游情感新論[A];2011《旅游學刊》中國旅游研究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2 李偉;段培永;謝秀穎;王敏;;開創(chuàng)智能建筑專業(yè)的試點,推動專業(yè)發(fā)展[A];第6屆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3 孟四清;;中學生問題行為量表的理論構建與編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振韓;中國傳統(tǒng)設計思維方式與家具風格演變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2 高麗;中小學生自我調節(jié)特點及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趙伶俐;審美概念理解對審美感受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影響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楊秀君;學習成功感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夏祥偉;研究生體育鍛煉與健康問題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高穎;《大毗婆沙論》的修心思想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李佳川;體育鍛煉對降低大學生自卑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雪垠;著裝意象審美生成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9 鄒小勤;我國大學生學校適應研究[D];廈門大學;2013年
10 吳麗敏;文化古鎮(zhèn)旅游地居民“情感—行為”特征及其形成機理[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莉莉;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現(xiàn)狀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郎曉葉;高年級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及應對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何穎;理工科大學生心理素質問題分析及教育對策[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李貞;碩士研究生適應性、社會支持與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利華;高中生學校疏離感與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的關系及其教育啟示[D];河南大學;2011年
6 李利薇;大學新生安全感、心境與適應性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鄧婉君;泰國高中學生漢語學習自我效能感、學習適應性和漢語成績的關系[D];暨南大學;2011年
8 劉婕;中職生問題行為及其處理的審視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麗麗;網(wǎng)絡學習中問題學習行為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葛艷霞;心理咨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于秀麗;楊文新;;構建高校朋輩心理互助體系的新探索[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本文編號:13659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kejiaoyulunwen/136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