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審美化背景下小學古典詩歌美育調研
發(fā)布時間:2021-11-25 04:03
借助古典詩歌進行的審美教育應是一個主客體共同組成的審美過程系統。研究發(fā)現,在小學古典詩歌教與學的過程中,主客體卻是去審美的,缺乏審美張力的。一方面表現為教學及學習主體的去審美化及知識傳授與接受的情感差異。課堂教學的程式化、功利化現象嚴重,遮蔽了古典詩歌的審美光暈。較之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的古典詩歌教學情感卻差強人意。另一方面表現為,教學客體——古典詩歌的去審美化及專業(yè)鑒賞的欠缺,教學過程的去審美化及古今對話的困難。另外,互聯網+教育功能彰顯,《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綜藝節(jié)目及各種移動設備APP新媒體成為古典詩歌學習的重要途徑。
【文章來源】: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20,22(02)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提出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三)數據處理
三、結果分析
(一)主體的去審美化及教與學的情感差異
1. 教學及接受主體的去審美化。
2. 知識傳授與接受的情感差異。
(二)客體的去審美化及古與今的對話壁壘
1. 教學客體的去審美化及專業(yè)鑒賞的欠缺。
2. 教學過程的去審美化及古今對話的困難。
(三)《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綜藝節(jié)目及各種移動設備新媒體成為學習的重要途徑
1.《中國詩詞大會》收視調查。
2. 互聯網+教育功能彰顯,各種移動設備APP新媒體成為學習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兒童審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古典詩歌美育策略[J]. 楊翠娟.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9(07)
[2]兒童古典詩歌審美教育之非認知價值探究——以李白詩歌為例[J]. 楊翠娟. 教育觀察. 2018(22)
[3]古詩詞與中小學語文教育[J]. 顧之川. 中國民族教育. 2017(04)
博士論文
[1]認知科學視閾下的美育研究[D]. 于建瑋.吉林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小學高年段古詩詞審美化教學研究[D]. 劉翠花.南京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17359
【文章來源】: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20,22(02)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提出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三)數據處理
三、結果分析
(一)主體的去審美化及教與學的情感差異
1. 教學及接受主體的去審美化。
2. 知識傳授與接受的情感差異。
(二)客體的去審美化及古與今的對話壁壘
1. 教學客體的去審美化及專業(yè)鑒賞的欠缺。
2. 教學過程的去審美化及古今對話的困難。
(三)《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綜藝節(jié)目及各種移動設備新媒體成為學習的重要途徑
1.《中國詩詞大會》收視調查。
2. 互聯網+教育功能彰顯,各種移動設備APP新媒體成為學習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兒童審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古典詩歌美育策略[J]. 楊翠娟.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9(07)
[2]兒童古典詩歌審美教育之非認知價值探究——以李白詩歌為例[J]. 楊翠娟. 教育觀察. 2018(22)
[3]古詩詞與中小學語文教育[J]. 顧之川. 中國民族教育. 2017(04)
博士論文
[1]認知科學視閾下的美育研究[D]. 于建瑋.吉林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小學高年段古詩詞審美化教學研究[D]. 劉翠花.南京師范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173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51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