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的新視角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魏小娜;;反思與聚焦:探尋我國閱讀教學的本體[J];課程.教材.教法;2014年03期
2 史修永;劉靜;;語-圖關系視域中的文學理論教學創(chuàng)新[J];教育評論;2014年09期
3 錢夢龍;;語文導讀法的昨天和今天[J];課程.教材.教法;2014年08期
4 劉華;;美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跨學科讀寫教學及其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4年04期
5 陳晶;;經歷表格形成過程,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J];教學與管理;2014年14期
6 鄒曉明;;深度對話:語文課堂的本色追求[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04期
7 陳悅;;數(shù)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三個切入點[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03期
8 鐘斌;;基于反方立場的自我校準:提升論證的思辨性與周密性的有效策略[J];語文學習;2015年02期
9 王斌杰;;高中作文教學思維訓練的實踐與思考[J];語文學習;2011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周曉宇;;穿越多種邊界 推進課程改革[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年04期
2 袁遠輝;;格呂寧超級快速閱讀方法在中學閱讀課中的開發(fā)和教學[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3 張勇;;語用學視野下小學語文導讀類型的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年05期
4 韓吉旺;;反思:閱讀教學應該學什么[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4年08期
5 史修永;;淺談文學理論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文學教育(上);2014年12期
6 駱怡;;認知 情感 元認知——談“學會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年03期
7 盧衍黃;;整體閱讀與部分閱讀[J];浙江教育科學;2015年02期
8 周步新;;明晰與建構:小學閱讀聯(lián)系策略教學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年07期
9 徐飛;;不會過時的導讀法——品讀《錢夢龍經典課例品讀》[J];語文建設;2015年2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戴瀅;中美現(xiàn)行小學母語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D];揚州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章熊;21世紀語文教學的展望(上)[J];課程.教材.教法;1997年09期
2 魏小娜;;語文閱讀教學“流行語”的解讀與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2年09期
3 蔣軍晶;;語文課上更重要的事——關于單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年12期
4 趙憲章;;語圖符號的實指和虛指——文學與圖像關系新論[J];文學評論;2012年02期
5 張心科;鄭國民;;20世紀前期語文課程分合論——兼說“閱讀教學”的含義[J];教育學報;2009年06期
6 徐巍;;新時期語圖關系流變研究——以小說與電影為中心[J];學術月刊;2012年02期
7 彭萬俠;;明確教學內容,走出浮泛“對話”[J];基礎教育;2010年09期
8 郭偉;;“語-圖”關系認知考辨[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9 王崧舟;全然進入“人曲合一”的境界——《二泉映月》課堂教學實錄[J];語文教學通訊;2005年28期
10 孫紹振;;片面立論和語錄堆砌——從一篇高考作文“高分卷”談“名人開會,名言薈萃”應試作文模式的弊端[J];語文學習;2012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興祥;淺析語言能力和語言應用[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期
2 孟俊一;論英語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樂守紅;淺論兒童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起點[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張玲;如何培養(yǎng)民族學生的漢語言能力[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5年S1期
5 呂洋;;大學英語教學中語言能力到交際能力的跨躍[J];科教文匯(上半月);2006年04期
6 馬翠萍;;淺談護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7年09期
7 崔艷麗;閆晚姝;;大學生漢語言能力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8 陳安玲;;基于語言能力的話語評價[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李傳益;;語言能力觀對語言測試的影響[J];咸寧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10 張榮建;;語言能力標準中的兩個重要概念論述[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蘇力;;提升護士長的語言能力在工作中的作用[A];中國水利電力醫(yī)學科學技術學會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護理專業(yè)2008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梁玲;;如何促進語言能力的發(fā)展[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3 趙毓琴;李競業(yè);;文化底蘊與語言能力[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4 劉志紅;;淺談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5 申文龍;;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發(fā)展語言能力[A];2013年7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6 李可;;語言能力:再論合格科技譯者的首要素質[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7 杝淑娟;,
本文編號:25644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564468.html